第844章 希望(第3/3页)

王源微笑道:“颜太守,我说话恐怕不合适吧,丰王爷在此,还是让丰王爷给百姓们说几句吧。他更合适。”

李珙心里很想答应,但他知道这里不是自己出风头的地方,自己要是站出去说话,便等于抢了王源的功劳和风头了。这样的事无论如何不能做,因为不久前已经惹恼了王源一次了,还是安分些的好。

“不不不,我哪里有资格?这次若不是王元帅力排众议率军来营救,哪里会有今日?就连我当初也是怀疑能否到达平原城的。再说王元帅是我大唐右相,您说话比我更适合。”李珙微笑道。

王源一笑道:“罢了,那便我去说。我也很想和平原城的百姓们道一声辛苦呢。”

颜真卿抚须微笑,当下众人簇拥着王源出了衙门大堂来到门前台阶上,王源放眼望去,衙门广场上黑压压一片全是百姓。数万双亮晶晶充满期待的眼睛看向这里,他们虽然一个个黑瘦如柴,但今夜像是吃了山珍海味一般的欣喜。

“诸位父老乡亲,今晚是咱们平原城迎来曙光的一刻。咱们终于迎来了朝廷的兵马。你们面前站着的便是来特地率军来营救我们的我大唐平叛兵马大元帅,当朝的王相国。现在请王相国给诸位说几句话。”颜真卿大声说道。

百姓们一阵骚动,他们没想到今晚来的居然是当朝的右相,本以为只是一名普通的将军而已,没想到朝廷居然派了相国亲自前来营救,足见朝廷对平原城的重视。

“多谢王相国,多谢王元帅。”百姓们高声叫道。

王源上前两步摆手示意,百姓们静了下来。王源环视全场数万百姓,面色沉静的拱手团团一揖,口中高声道:“诸位平原城的父老乡亲,请受我王源一礼。我代表朝廷,代表陛下,向平原城的父老乡亲们致敬。贼兵蜂起,天下皆墨之时,你们用你们的行动告诉当世之人,什么是气节,什么是无畏,什么是忠诚。你们是令人敬佩的,必将千古留名。”

百姓们雅雀无声,有的人再次热泪涌出,王源的短短几句话勾起了他们无数的心绪。无数个彷徨恐惧艰难绝望的日子里,他们都没有这般流泪,但却被这几句话说的泪流满面。

“你们在此坚守,朝廷一直没有忘了你们。然叛军攻势凶猛,一路攻下了长安城,朝廷被迫前往蜀地安定,故而没有能及时救援你们脱困,让你们吃了太多的苦。好在有颜太守在此,有诸位乡亲父老们的坚守,终于云开雾散,重见天日。你们想知道外边的情形是么?我可以简单的告诉大家。陛下自如蜀之后,龙体康健的很。朝廷各部衙门也都在成都立足,如今国事运转如常。从河北河东洛阳长安等地跟随陛下入蜀的数百万百姓们也得到了安置,均吃饱穿暖得到庇护。同时,我十三万平叛大军连战连捷,十八万叛军攻蜀,被我大军打的铩羽而归。如今以本人为主帅,高仙芝为副帅的十三万大军已经出蜀地挺进长安周边。在我来之前,我们已经横扫了长安周边几十座州府,夺回了大片的土地。长安城中的叛军龟缩在城中不敢出城交战,害怕的像地洞里的老鼠一般瑟瑟发抖。待我大军切断长安和洛阳之间的通道,不日便可夺回长安。之后便可夺回洛阳,将安禄山赶出洛阳,赶到北边去。总而言之,形势一片大好,很快便可收复两京平息叛乱。乡亲们,好日子就要来了,你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再也不用挨饿受苦了。”

“万岁!万岁!”百姓们听的情绪激昂,有人带头叫了起来,顿时全场高呼万岁之声不绝。也不知道是在叫谁万岁。

“诸位父老乡亲,我知道你们很高兴,但目前城外还有一两万的敌军,今晚虽然我们杀进来了,但却并没有脱离险境。不久后会有大批的敌军赶来。所以我们现在庆祝为时过早。我需要和颜太守商议御敌之计。而诸位也回去好好的睡一觉。听说你们都饿着肚子,我们带了些干粮来,明早就在此处摆开几十口大锅煮饭,管你们饱。但此刻你们要散去,若是不想睡的,可以去城头帮警戒也行,让守城的兄弟们也可以睡一会。总之,大家各自努力,咱们一定能脱困。”

王源微笑着结束了他的训话。百姓们纷纷叫道:“王相国说的是,我们不在这里添乱了,回家的回家,有力气的上城去盯着。”

不久之后,百姓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说,说笑着,纷纷散去。广场上瞬间变得空旷起来。

“颜太守,咱们进去吧,百姓都走了。”王源笑着对颜真卿道。

颜真卿静静看着王源道:“王相国,多谢你了,你刚才这番话,让颜某心里暖烘烘的,颜某这番坚持总算没有白费。颜某也感谢你经营剑南多年,大难之时朝廷终有存身之处,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请受我颜真卿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