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血夜(下)(第2/3页)

“朕有什么不敢的?朕为了大唐社稷,为了列祖列宗诛杀这些李家不孝子孙,保全我大唐江山。列祖列宗不会怪我,反而会夸赞我。”

李瑁提着滴血的刀一步步走向数步之外正吓得半死的李璲。李璲手脚被绑着,像一只蚕蛹一般在地上蠕动着,一边逃离李瑁的靠近,口中一边大声哭喊道:“十八弟,十八弟,我错了,我再不敢了。从此之后,我什么都听你的,你要我怎样便怎样,你要我如何便如何……啊……”

惨叫声中,长刀劈了下来,李璲的顶门被长刀劈开,鲜血汩汩奔涌而出。长刀没有将他的头颅劈成两半,而是卡在了颅骨之中。李瑁吃力的往外拔刀,甚至抬脚蹬着正抽搐挣扎的李璲的身体。鲜血喷到了他的脚上手上脸上,但他毫不在意,用力的拔着刀。

此情此景,已经将殿上的所有人都吓傻了,妇人们吓得昏了过去,平日娇生惯养的皇族贵胄们有的已经屎尿横流。大臣们也已经吓得昏倒了几个。

“畜生,你这个畜生,你这个畜生。”玄宗口中鲜血奔涌,语若游丝的嘶哑着叫道。浑身上下颤抖不息。

然而,李瑁根本看都没看他一眼,从李璲的头上拔出了刀,满身是血的提着刀走向了李璬。李璬没有像李璲那般的躲避,因为他知道今日已经没有活路,也根本逃不掉。所以他静静的坐在地上不动,眼睛紧紧的盯着李瑁,嘴唇紧紧的咬着。

“到你了,十三哥。你平日对我还算不错,起码没有像他们那样对我奚落排挤。本来,朕打算登基后对你委以重任的,让你和朕一起做一番大事的。可惜啊,你也跟着他们造反,带兵来打朕,朕只能杀了你了。”李瑁站在李璬身旁轻声说道。

“我知道,我起兵那日,便想到有今日了。还是二十七弟看的清楚,他在邠州上吊自杀了,免于了这断头之祸。哎,动手吧,多说无益。”李璬脸色煞白轻声道。

“唔,二十七弟很可怜,他只是个道士啊,你们干什么拉着他造反?这不是害了他么?罢了,十三哥,朕给你留个全尸便是,你还有什么最后的话要跟朕说么?或者说,是最后的请求。”

李璬想了想道:“最后的请求么?说了怕是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说说看,也许朕会应了你。”李瑁歪着头笑道。

“你杀了十二哥二十六弟和我,我们无话可说,我们起兵造反了,我们罪该万死。但是,这些人都是无辜的,我们的妻妾儿女,还有皇亲国戚们,他们都是无辜的。我恳请十八弟……陛下能念及骨肉之情,念及同胞血脉之情,饶了他们的命。你该不会连他们都要全杀了吧?”

李瑁怔怔的想了片刻,眼光扫向后方一大群黑压压的瑟瑟发抖的三位王爷的亲眷,以及公主驸马皇亲等人。他的目光看到哪里,哪里的人便缩着身子低着头躲避他的目光,仿佛他的目光是一把利刃会杀人一般。

李瑁呵的一声笑了:“你猜的对,朕不能答应你,这些人都必须死。他们一点也不无辜,因为他们都追随你们造反。谋逆造反是要满门抄斩的啊,这可是大唐律法规定的。朕可不能坏了法度啊。”

李璬呵呵冷笑,闭目垂首,再不发一言。

李瑁一刀挥下,李璬人头落地。他竟然连给李璬全尸的承诺都没有遵守。

连杀三人后,李瑁的似乎有些疲惫了,丢下钢刀走到椅子旁坐下。内侍黄安忙上前战战兢兢的道:“陛下,去沐浴更衣吧。陛下的身上……全是血……全是血。”

李瑁摆摆手,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将沾满鲜血指纹的茶盅放回桌子上之后,李瑁朝程度招了招手。

“陛下。有何旨意?”程度探过身子。

“将他们都杀了,一个不留,统统的,杀了。”李瑁哑声道。

程度半张着嘴巴,似乎要问话,但看到李瑁凌厉的眼神后,他闭上了嘴巴。转身来,程度一摆手,殿内殿外数百禁卫一涌而出。下一刻,殿内如炸了锅一般,嚎哭之声惊天动地,惨叫之声直冲云霄。刀剑起落,鲜血迸裂,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短短的盏茶时间内,手无寸铁的殿中皇室家眷宗亲以及数十名从成都跟随玄宗归来的官员都已经尸体横陈,鲜血顺着大殿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蔓延着,朝着殿门口的石阶外流淌着。

玄宗已经不能动了,他只能僵硬的瘫坐在椅子上,面色惨白如纸,身子急剧的抖动。张德全在旁边替他抹胸顺气,张德全自己的裤裆已经全湿了。

“畜生,孽障,畜生,孽障。”玄宗口中来回的骂着这两个词。

“父皇,孩儿做了本该你做的事情,你可满意了?”李瑁冷冷道。

“畜生,孽障。你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父皇,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怎么会杀了父皇?父皇对我这么好,儿臣该好好的孝敬您才是。您放心,儿臣不会杀你的,儿臣还会请御医来好好的替父皇调理身子,儿臣要父皇活着,好好的活着。这样,父皇便能看到儿臣是如何平定天下,如何励精图治振兴大唐的了。父皇便会知道,儿臣是如何超越您的。儿臣不但要超越您曾经达到的高度,还要将吐蕃回纥契丹西域全部纳入我大唐版图。儿臣要建立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唐帝国。父皇,您一定要活着,一定要亲眼看着,做个见证。”

李瑁纵声大笑起来,站起身来,踩着满地的尸体和鲜血,走出大殿。

玄宗全身僵硬,浑身无力,像一截枯木瘫在椅子上,双目直愣愣的毫无声息。他还活着,但他跟死了有何异?他就是一个活死人。

……

七月十七日傍晚,李光弼的大军抵达了宁州城下。轻松攻下庆州之后,全军士气大振,李光弼决定乘胜追击,趁机连续攻城,向成都推进。虽然不知道北边的战事的结果,但对李光弼认为,即便和回纥人的大战以王源胜利而告终,王源的兵马也将损失惨重,未必敢回援和自己交战。

李光弼的心态在这段时间有了微妙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每想到王源,李光弼都有一种沉重的压抑的感觉,每想到要和王源交战这件事,李光弼总是感觉底气不足。但现在,李光弼觉得自己已经摆脱了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他甚至有些渴望和王源交战,渴望打破这个笼罩在心头的这么长时间的块垒。自己打败王源之日,便是自己获得升华突破的时候,李光弼觉得他已经准备好了。

在李光弼看来,宁州城中的兵马也不会太多。短短几天时间,从庆州退到宁州的兵马也就那么七八千人,加上宁州城中原本的守军,也不过万余人罢了。这根本就不足以守住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