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先手(第3/3页)

凡此种种,有的没的,正经的不正经的,都成为蜀地男女们效仿的对象。大帅和他的夫人们俨然引领了蜀地的风潮,让蜀地的审美观和时尚观和外界完全的不同。这一切都说明了王源在蜀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何等的重要,而且何等的受到崇拜。

而王源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最终在安禄山起兵之后达到了最高峰。当叛军铁蹄横扫河北京畿之地,当天下百姓颠沛流离朝不保夕之时,蜀地的百姓们在惊骇之余却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因为在大帅统率的蜀地之中,所有人的生活都很安稳。当然,在史思明率十八万大军攻蜀地之时,百姓们心里也是极为忐忑的。但他们的大帅没让他们失望。六万兵马在通州击溃十八万来犯之敌。从那一战之后,大帅便在蜀地军民心目之中彻底封神。

蜀地的百姓们是骄傲的,大唐皇帝带着众皇子皇族仓皇逃到蜀地之中避祸,这些高高在上的皇族都要靠着大帅来庇佑,这足以说明大帅比他们都强。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蜀地的百姓们心中只有王源而无李唐,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对于外界传言的关于王大帅要造反的消息也并不感到惊讶,相反还觉得理所当然。一个如丧家之犬一样的皇帝,数十万兵马像豆腐渣一般被一击而溃。丢了大唐两座都城的皇帝,还有什么资格值得百姓爱戴?更何况这天下的大乱正是缘起于朝廷的愚蠢。就算王大帅真的要造反当皇帝,那又如何?

正因有着这些微妙的民心的变化,在蜀地之中,百姓们一直都站在王源这边。在朝廷偏安于成都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王源和朝廷的矛盾之中,百姓们一无例外的都为大帅忿忿不平。而李唐的贵族们在成都的所作所为也让他们的形象更进一步的被百姓们厌恶。百姓们心里甚至都开始希望王大帅能骑兵造反,夺取天下了。这也是在多次公开场合中,百姓们做出跪拜王源高呼万岁的举动,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表达。

然而,正当蜀地所有军民们都以为大帅骑兵夺取天下是顺理成章之事时,却听到了大帅要保太上皇复辟的消息,这便像是一瓢水倒入了热油锅,一下子便炸裂沸腾,难以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