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4/9页)

李二虎是达智桥一带的地痞,此人自幼在街头耍青皮,好勇斗狠,手下还纠集了不少流氓无赖,在南城达智桥、菜市口一带颇有些名气,这一带的商家都按月给他送“保护费”,不然生意是做不成的。这一来二去就把李二虎给惯坏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脾气也渐长,如今四十岁出头,能让他看得顺眼的人还真不多。

中秋节那天,白连旗早早就发出了帖子,吃完晚饭就摆好了桌子,车行里收车早的几个伙计被孙二爷打发去接客人,车夫们自然都乐意去,因为除了车资,客人们还少不了给些赏钱,赶上大方的主儿,随手赏个一两块钱的事儿也是有的。此等好事文三儿自然是不会放过,他被吩咐去达智桥接李二虎。

李二虎刚吃完晚饭,他一边用牙签剔牙一边大模大样地上了文三儿的车,文三儿偷偷看了一眼,发现这位爷谱儿挺大。他留着中分式发型,头发上抹了发蜡,显得油光水滑。身上穿着一套黑色“香云纱”裤褂,敞着怀,腰里系着三寸宽的软牛皮板儿带,硕大的黄铜扣上还刻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龙,一根粗大的金制怀表链子垂在胸前,他手下的两个“碎催”捧着蛐蛐儿罐儿跟在车后面一溜儿小跑地伺候着。

李二虎上了车就没说过一句话,他阴沉着脸似乎是不大高兴。达智桥到南横街不算远,文三儿从菜市口的米市胡同穿过去,到达黑窑厂的“同和”车行只用了二十分钟,他跑得急了些,出了一身臭汗,正眼巴巴地等着李二虎给赏钱,谁知李二虎连个屁都没放,跳下车就和刚刚赶到的陆中庸抱拳寒暄起来,硬是把文三儿晾在了一边。

陆中庸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他成了《新民日报》的总编辑。陆中庸不在乎戴上个汉奸帽子被人戳脊梁骨,反正他是个小人物,留芳千古也好,遗臭万年也罢,他都无所谓,犯不上去琢磨。

陆中庸没有当亡国奴的感觉,他认为国家和民族从来就是个虚幻的概念,作为一个小人物,国家也从来没给过他任何好处,既然没给过好处,那他凭什么要给国家卖命呢?北平这地界儿,谁爱来谁来,谁有能耐谁就是爷,不管是蒋委员长还是日本人,都他妈的差不多。都说蒋委员长抗日最坚决,那也是应该的,因为蒋委员长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成天吃香的喝辣的,可日本人不让他过好日子,想把他的好日子夺走,那老蒋能干吗?他当然要和日本人拼命,由此说来,事情就很清楚了,打仗是老蒋和日本人之间的事,关他陆中庸屁事?

其实,《新民日报》总编辑的工作很简单,主要还是写些社论、评论什么的,比如日本军队为什么要来到中国?这个问题老百姓们可能不大理解。这不奇怪,愚民都是这样,大多数都是稀里糊涂一脑袋糨子,这就需要告诉他们,他们生活的这块地方叫做亚洲,咱们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块地方,而那些白皮肤高鼻子、一脑袋黄毛的西洋人总想到这里来找便宜,所以亚洲人应该团结起来,揍那些不要脸的西洋人,把他们赶走,日本军队就是为了这个目的才来到中国的。做这样的宣传工作对于小报记者出身的陆中庸来说,可谓轻车熟路,顺手就干了。

犬养平斋本不认识孙二爷,是陆中庸引见的,像这种“乐战九秋”的活动,犬养平斋已经参与过多次,他不大在乎输赢,对他来说,斗蛐蛐儿不过是他了解北平民俗的一个手段而已。

陆中庸为有这样一个日本朋友感到很有面子,他认为日本人很懂得礼貌,不说别的,每次他和犬养平斋见面,人家都是规规矩矩地鞠躬问候,哪像中国人?一点儿也不懂礼数。如今的北平,日本人是真正的爷,可人家日本朋友一点儿架子也没有,他和犬养平斋吃过几次饭,每次都是人家结账,陆中庸不是没争过,有一次为了抢着付账还差点儿和犬养平斋急了,可到底也没争过他,这也就是日本人,换了中国人哪有这么仗义?

陆中庸和李二虎寒暄了几句,又将犬养平斋介绍给东四“永盛”杠房的吴掌柜、“拉房纤儿”[4 ]的胡六儿,这两位也是蛐蛐儿迷,在北平也算是个玩家。

孙二爷是急性子,又是个粗人,本不善寒暄,他认为这些老北京的礼节纯属扯淡,二爷我今天又不是办堂会,闲扯什么?既然大家是来斗蛐蛐儿的,那就少废话,来了就斗,输了就掏钱,哪儿那么多说的?

孙二爷不耐烦地清了清嗓子,大声说:“我说各位爷,大家扯够了没有?要是没扯够我先回屋睡会儿,等你们扯够了再叫醒我,我记得咱今天好像不是来扯淡的吧?”

吴掌柜说:“您瞧瞧,孙老板都等不及了,人家装银子的口袋都备齐了,只等着赢钱哪,不扯啦,不扯啦,咱们开始吧。”

李二虎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孙二爷最近可是脾气见长啊,您消消火儿,别吓着我,咱可胆儿小。”

孙二爷盯着李二虎不说话,李二虎也斜视着孙二爷,两人的目光中都带着毫不掩饰的不屑和敌视……

位于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原是明、清时的社稷坛,是明清皇帝祭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因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拜殿中,所以1928年被国民政府命名为中山公园。

方景林和罗梦云的接头地点选在社稷坛,罗梦云已经先行赶到,她见到方景林嫣然一笑,很自然地挽住他胳膊,两人就像一对恋人一样朝拜殿方向走去。方景林的呼吸有些急促,罗梦云温软的身子紧紧地贴着他,使他感到很陶醉,他长这么大还没有和年轻女性有过任何肢体接触,他盼望这种亲密接触的时间能尽量延长一些。

罗梦云依偎着方景林像说情话一般轻声道:“景林,军统方面对王克敏进行了一次刺杀行动,他们干得不太漂亮,只打死了王克敏的日本顾问山本荣治和几个卫士,王克敏倒是死里逃生躲过了袭击。但据我们内线情报,王克敏被这次刺杀行动吓破了胆,他现在深居简出,连伪政府的公务也不过问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人尽管还活着,但对日本人的价值已经不大,军统方面不会再采取什么行动了。”

“徐金戈为这件事找过我,你那个同学杨秋萍参与刺杀行动被捕,徐金戈托我打听一下她的关押地点,看样子军统方面有营救杨秋萍的打算。”方景林回答。

“有这个可能吗?”

“可能性微乎其微,杨秋萍是在受伤昏迷后被俘,日本人为了取得口供把她送到协和医院抢救,杨秋萍因失血过多已经快不行了,被大量输血后才抢救过来,现在日本宪兵对杨秋萍的病房设置了严密警戒,没有人可以接近,武装突袭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