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外(第4/8页)

[19]

贝克的演讲在大学发表,演讲的大部分内容——对一个从敌人变成盟友的欧洲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援助——以及最后支持自由和民主的言辞让人不禁想起44年前另一位国务卿乔治·马歇尔的演讲。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宣布了一项大型援助计划,旨在重建被二战蹂躏的欧洲,同时确保欧洲的民主走向并与美国结成联盟。历史似乎正在重演。贝克在8月政变之后于1991年9月访问了莫斯科、圣彼得堡和阿拉木图,开始宣扬为新兴民主共和国提供大型经济援助的计划。当时,他写信给布什总统,其中说道,在濒临崩溃的苏联应强力支持民主派领导人及其推行的政策。他在莫斯科写道:“这与德国和日本作为民主联盟的战后复兴一样重要,只是这次是经历了长期的冷战,而不是一场短暂的热战。”他对两次战争之后的情况进行了类比,暗指美国应该以相似的方式应对。[20]

乌克兰公投后,贝克的国务院助理制订了推动一揽子重要经济援助的计划。贝克在12月4日与布什会见时用的讲话稿中写道:“关键一点:我们必须帮助民主人士取得成功,接下来几个月会决定他们的命运。我们不能让别人觉得我们袖手旁观。这不能是单方面的努力,需要激励并鼓动其他人一起行动。”贝克在助手写的“民主人士”上加了“共和国”几个字。他还在计划为解除苏联核武器投入4亿美元的地方加了个评注:“我们在过去40年里花了几万亿美元。这对我们的安全来说只是个不大的投资。”

12月4日贝克与总统的会面成功与否不得而知,但是他在12月11日与布什会见的讲话稿中有一段话,焦急地呼吁后者支持一份重要的经济援助计划,认为这会在民主改革者活跃的地方,如由索布恰克治理下的圣彼得堡,建立一个“成功之地”。贝克的一个助手草拟了这段话,用美国在二战和冷战中取得的胜利作类比来阐述他的观点。奇怪的是,这个观点被认为是戈尔巴乔夫的经济顾问格里格利·叶维林斯基说的。

我看了您的珍珠港演讲,有一句话让我很震惊。您说:“我们打败了极权主义,然后,我们帮助敌人建立了民主。我们向欧洲和亚洲伸出援手。我们把敌人变成朋友,我们帮助他们愈合了伤口,同时升华了自己。”我震惊是因为,我想我们今天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和平地赢得了冷战的胜利。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决定,正如叶维林斯基所说,我们该如何对待被我们打败的人……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危险。

讲话稿的作者试图说服布什效仿杜鲁门的所作所为——让曾经的对手走向美国,向他们推销一个新的重大对外经济援助计划。“你们通过了前两个试验——解放东欧和科威特——但是现在历史学家会把这些看成您应对当前危机的注脚,”讲话稿想引起布什的历史共鸣,“您需要向美国人说清楚为什么是国际主义,而不是孤立主义,是通往和平和繁荣的道路……他们需要知道,您作为总指挥,尽了最大的努力确保核武器不会扩散。核武器让人民恐惧。他们相信您会针对这个问题做些努力。”[21]

如果说贝克的呼吁曾以讲话稿的形式送到了布什的面前,那也是收效甚微。1991年,布什政府拨款近40亿美元的出口担保,将食品和农产品运往苏联。但是,美国依然落后于欧盟,尤其是在直接资金援助方面。苏联所获援助的70%来自西欧。到了1992年初,仅德国就划拨了近450亿美元用于对前苏联的经济援助,其中一大部分用于帮助前苏联军队撤离德国领土。贝克主张的(也是俄罗斯改革派希望的)新马歇尔计划没有成为现实。因为一系列原因,布什政府没有效仿杜鲁门及其顾问,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和金融困境。1947年,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繁荣的浪潮下乘风破浪,占世界GDP的35%。到了1991年,这一比例降到20%,而美国经济则跌落至经济衰退的谷底。[22]

20世纪40年代中期,杜鲁门和马歇尔的大规模援助计划得到了国会两党的支持,布什政府却没有这种支持。美国政客和人民都不认为苏联崩溃会像二战后苏联崛起那样,对美国构成威胁。1991年秋天,美国经济深陷衰退之中,所以政府不能随心所欲地花钱。许多美国人期待冷战结束会带来金融“和平红利”,而不是对经济的又一次打压。即使那些坚定支持增加对前苏联援助的人,也很谨慎地对待给予超过人道主义的援助。因此,贝克敦促所有西方国家共同努力,帮助前苏联各共和国。11月13日《纽约时报》上刊登了托马斯·弗里德曼撰写的文章,标题是——《贝克提出援助苏联转型的步骤》,副标题进一步明确,“但是他没有提到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收益”,这番话打消了读者的期盼。[23]

贝克在12月13日和总统会谈前准备的讲话稿就大大降低了调门。即使希望还在,讲话稿的作者显然已没有了热情。讲话稿写道:“您可能想讨论下一次出访,尤其是为我们将来需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做好准备。这包括军事物流和供应。”贝克的助理显然对白宫的态度很不满意。丹尼斯·罗斯是国务院政策规划部主任,也是贝克普林斯顿演讲的起草者,他曾交给国务卿一份将于12月6日发表的演讲稿,贝克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唐突的讲话稿”。讲话稿不仅主张转变遏制政策,不再将戈尔巴乔夫当作苏联政治的关键人物,还表达了对其他政府部门的失望。“很少有人理解这个重要性,”在一份贝克早期的回忆录中有一段被删掉的文字,其中提到罗斯曾写道,“我们在过去三个月里的好点子几乎都被他们扼杀了。”[24]

贝克的普林斯顿演讲正是为了开启他访问即将瓦解的苏联之旅,他在莫斯科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首都都有停留。访问旨在于乌克兰公投之后表明美国的政策,但是当地局势瞬息万变,所以要对演讲稿进行最后的修改。当贝克最后准备从中央转向各共和国之时,建立独联体的消息让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弄清楚独联体到底对苏联的未来、各共和国的独立和苏联核武器的命运有什么意义,成为他出访的主要任务之一。贝克在回忆12月14日前往莫斯科前夕的想法时,写道:“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在这个陷入混乱的国家中找到任何可靠的立足点。”[25]

局势确实混乱不堪。贝克后来回忆说,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到处寻找汽油给汽车加油。美国国务卿抵达莫斯科郊外的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这是苏联少数几个还在运营的机场之一:许多机场因燃料不足而关闭,还有许多机场的大多数航班都被取消了。12月13日,《纽约时报》在A24版大幅刊登了贝克的普林斯顿演讲稿,并在第一版刊登了一篇题为《莫斯科的苦痛》的文章。文章记述的事件发生在叶利钦的家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现在更名为俄国革命之前用过的名字——叶卡捷琳堡。“本周在乌拉尔山的叶卡捷琳堡机场,”文章写道,“‘人们等了24小时,已经精疲力竭,坐不住,又没东西吃,也得不到机场方面的消息。’一架飞机已经晚点几个小时,机场命令机组人员飞往克里米亚。”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陷入混乱,日常生活必需品短缺,不缺的是核武器和充斥着暴力和无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