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财匮(下)(第3/3页)

玉蜻她们几个已经回到府里,虽说玉蜻那边也有曹颂的一些私房银子,但是到了遇到正经事时,却是有些嫌不够了。偏巧哥哥又不在,也不好跟嫂子开口,他心里正着急。

虽说这笔钱,等哥哥回来,少不得要使人还了完颜家,或者是置办了差不多的回礼,但是曹颂还是决定拿来应应急。

曹颂出了府,骑马到了前门,挑了家最大的药铺,买了好大一包东西。什么老参、燕窝、冰片什么的,花费了将近百两银子。

墨书捧着满怀的东西,低头看了看,直咋舌,道:“二爷,这滋补之物,也不是米粮,咋还能十斤八斤的买?这要是补大发了,可咋办?”

曹颂见他拿着费劲,将上边的两包自己个儿拿了。

他出门,原是有两个长随的,只是今天他有要事,不想让人晓得。因此,他便寻了个由子,将两个长随打发走,身边只带了墨书一个出来。

主仆两个,带着大包小包上马,没有回曹府,而是往方家胡同去了。

这边胡同里有处旧宅子,是觉罗氏昔日的陪嫁房产,一个有些破旧的二进小院。

原是觉罗氏身边容养的老嬷嬷一家住,那老嬷嬷前些年已经过身了,这边只剩下儿子、媳妇、小孙女,已经放出籍来,并没有在董鄂府当差。

那嬷嬷的儿子叫常贵,三十来岁,同媳妇成亲十多年,只有一个姑娘,因是腊月里生的,小名就叫腊月儿,今年十三。

见老主人来了,这一家三口让出后院正房,搬到前院来。除了觉罗氏同静惠外,住进来的还有沈嬷嬷一家同静惠的丫鬟春儿。

噶礼家产,除了觉罗氏名下这宅子,已经全部入官,家人也要官卖。曹颙打发管家,将沈嬷嬷同春儿的手续给办了,因晓得沈嬷嬷还有儿子媳妇在那头,也一并花钱买下。

结果这边的宅子,上上下下的就住了十多口。

沈嬷嬷在觉罗氏身边侍候,她媳妇还有常贵家的在厨房,春儿同腊月在静惠身边侍候,沈嬷嬷的儿子同常贵两个就是看家、护院、加上门房、采买什么都算是了。

虽说收拾起来,这边宅子也有些过日子的模样,但是自打端午节开始,这边却是不太平了。

这京城习俗,各大宅门的采买,有时候并不是支付现银,多是记账,逢“三节”,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时上来结账。

噶礼家被抄家,籍没,这外头的债务可是没清。

虽说老太太儿孙都没了,晚景廷可怜的,但是也没几个人同情。要是这老人家不捉夭,怎么会把家给败了?

头一回告状,断送了儿子的顶戴;再一回告状,却是儿子、媳妇、孙子都送了命。

虎毒不食子,对待自家骨肉能这般,这老太太有什么可同情的?

再说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就算是儿孙都没了,老太太也是董鄂家的人,哪儿是那么好赖账的……

于是,自打端午节后,什么绸缎铺啊,肉铺啊、果子铺,各自打发收账的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