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下注(三)(第2/3页)

因看到韩江氏的马车,所以曹颙问了一句,才晓得静惠要临盆,紫晶在这边招待。

不想路过时,正听韩江氏提及铜钱兑换之事,引得曹颙驻足。

稻香村收入颇丰,一年多半成的利,也有几万两。但是朝廷有《钱法》,私铸、流通、收藏都有限制。

铜器虽利润丰厚,可是朝廷有律令,民间铜器不得超过五斤重,超了就算违法,要使用到匠人都要问罪的。藏钱过多的,也要以违制论罪。

“左右也不差那几个钱,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再说,收钱之人,到底是锻造铜器,还是锻造其他的,也不得知。除了民生用品,武器上也用铜。要是牵扯到上面去了,保不齐引出什么祸患。”曹颙进了屋子,对韩江氏说道。

韩江氏不是傻子,不过是一时被利益蒙蔽,听了曹颙这番话,也明白其中轻重,点头道:“曹爷说的是,是小妇人短视了。”

“想要多半成的利,也不是没有别的法子。”曹颙说到这里,沉吟片刻,道:“除了钱贵,这几年因为粮食价格涨价,肉菜也贵。从城外买个农庄,使人专门饲养生猪与鸡鸭鹅等家禽,供铺子里使用。同理,郊区麦田、果园,用得上的米面果品,也如此例,原料价格就会降下来。”

韩江氏已经听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

曹颙还要赶着出去,说完就没有再耽搁,让紫晶陪客,自己回内宅换衣服去了。

韩江氏这边,心里甚是羞愧。

这几年在京城,虽遇到几起风波,但生意也算做得风生水起,韩江氏心里不无得意,却是张狂起来,失于算计,差点就要惹上麻烦。

紫晶见韩江氏神色讪讪的,怕她心里不自在,笑着说道:“照我看,韩奶奶说的也是好法子。别说是韩奶奶,就是我遇到这样的事儿,指定也是愿意的。丁点儿事不费,就多了半钱银子,谁不心动?只是我家大爷的脾气,打小就是如此,性子谨慎,又最不爱沾麻烦边的,韩奶奶也体谅些。”

“还是我想得不周全。”韩江氏看看外头天色,起身道:“今儿小妇人就先回去,方才曹大爷说的,也劳烦姑娘转告大奶奶。若是大奶奶那边点头,我便使人去京郊筹划。”

紫晶应了,亲自送韩江氏出来,见她上了马车,才转身回府。

韩江氏坐在马车里,想着曹颙方才侃侃而谈的模样,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她轻轻扶了自己的额头,阖上眼睛,只觉得满身疲惫。

行了一刻钟,就听到外头传来吵闹声,马车已经停下来。

韩江氏睁开眼睛,小福已经探出头去相问。

原来是街东头一户人家死了人,因没有儿子,几个侄子借着奔丧为名,上门来争家产,争执不小,引起械斗。

已经有人报了衙门,差役们正拘拿人,跟前的街坊邻居都围着看热闹,堵塞了马路。

韩江氏听了,想到自己身上,心浮气躁,叫小福吩咐车夫绕道。

这一耽搁,用了大半个时辰,韩江氏才到家里。

还没进二门,就见蕙儿探出小脑袋瓜子,往外瞅着。

瞧见韩江氏的那刻,蕙儿脸上绽放笑颜,奔上前来,拉了韩江氏的衣襟,笑着道:“娘亲回来了。”

“不是跟你说过,不要跑,小心跌倒么?”韩江氏板着脸说道,声音却柔和许多。

蕙儿已经不似刚来时那样胆怯,小声回道:“蕙儿想娘亲了……”

韩江氏听了,心中一暖,牵了蕙儿的小手,柔声道:“进去吧。”

蕙儿却不肯走,仰起头来,小声道:“娘亲,往后蕙儿跟小福姐姐、小喜姐姐似的,侍候娘亲,娘亲别卖蕙儿。”说到最后,小嘴一咧,已经开始掉眼泪。

韩江氏听着不对,蹲下身子,皱眉道:“谁跟你说的我要卖你?这都哪里听来的混帐话?”后一句,却是看着蕙儿身后的小喜说的。

小喜也不晓得缘故,忙道:“姑娘,没人同小姐说。小姐今儿乖乖的识字来字,没有出去玩耍,也没人进来跟她说这个。”

小喜是韩江氏的贴身丫鬟,自然是信得过的。

韩江氏转过头,伸手给蕙儿擦了眼泪,道:“你是我的女儿,我卖你做什么?蕙儿听话,跟娘亲说,好好的,怎么想起这个?”

蕙儿抽泣着,半晌才小声回道:“姨母不喜蕙儿,蕙儿没跟姨母抢娘亲……”

韩江氏闻言,不由失笑,拉着蕙儿的小手,道:“姨母没有不喜欢你,那是你姨母逗你的,你也当真?下回见了姨母,蕙儿也同她说,不喜欢七格格,谁让七格格同你抢姨母来着。”

蕙儿见韩江氏这般说,破涕为笑,搂了韩江氏的胳膊,道:“蕙儿喜欢七格格,不同七格格抢姨母。只要娘亲在就好,惠儿只要娘亲。”

瞧着蕙儿依恋的表情,想着这几日因她不是自己血脉而产生的疏离,韩江氏羞愧不已。

自己是怎么了,为何要想着让自己也羞愤之事?

韩江氏伸手将蕙儿揽在怀中,喃喃道:“娘亲也只要蕙儿……”

……

什刹海,银锭桥旁,会丰堂。

这是京城最好的馆子之人,今儿蒋陈锡包场,在这里宴请客。曹颙回去换了衣裳,就过来赴宴。

有几位在山东就任过的官员,与曹颙也有些私交。因此,曹颙就在那边寒暄。

六部九卿,差不多都有人到了。

不仅仅是给蒋陈锡面子,还跟他弟弟有关。

他弟弟蒋廷锡同其兄一样,都是进士出身,早年入了翰林,现在是侍读学士,前途不可限量。

来客中,曹颙虽官职不是最高,但是还有和硕额驸的身份。能比他位高的,也没有几人。因此,就有不少人上前逢迎。

对于那些阿谀之词,曹颙听得直掉鸡皮疙瘩,但是仍笑着应对,甚是谦逊有礼。

如此一来,倒是越发引人侧目。

曹颙见自己有喧宾夺主之势,忙寻了个由子,避到后边来,顺着游廊,不知不觉,到了后门。

会丰堂后门,正对着一个鸟铺。

屋檐底下,摆着好几个半人高的鸟笼子。里面装了几十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曹颙带着几分好奇,踱步上前。只见这里面的鸟既不是八哥、鹦鹉,也不是画眉什么的,而是麻雀。

什刹海沿岸,有不少大饭庄子,经常有富贵人家包堂子办喜宴或者寿宴。这鸟雀铺子,就是应运而生,专门卖给客人放生用的。

看铺子的是个老头,见有客人驻足,忙上前道:“这位爷,买些雀儿放生吧。积善修德,添福添寿。”

即便是麻雀,也不愿束在笼子里吧?

“多少钱?”曹颙瞅了眼这个巴掌大的铺子与眼前这个满脸风霜的老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