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几番思量(第2/3页)

虽说韩江氏没有说什么亲昵的话,乌恩却瞧出她样样上心,给预备的嫁妆,都是真金白银,值钱的物件。

平白受这么大的恩情,乌恩如何能安?

就算晓得这其中有文绣姐的情分,她也不敢厚颜承受,开口婉拒。

无奈,韩江氏却不容她拒绝,只说这干系曹家的体面,让她安心受着就是。

感激的话,乌恩不会挂在嘴边,心里却是将这恩情牢记。如今就要出阁,这一拜却是不能免的。

心里浮出一个人影,若是文绣姐还在世……

思及此处,乌恩已是红了眼圈。

韩江氏扶起她,微笑着说道:“虽说外头都说哭嫁,但是咱们却要免俗,妹妹还是欢欢喜喜第出嫁,往后也欢欢喜喜的过日子。”

“谢姑奶奶吉言。”乌恩点点头,道。

蕙儿穿了身粉色小袄,跟着韩江氏身边,笑嘻嘻地说道:“小姨要做轿子了,蕙儿要吃糖。”

韩江氏摸了摸女儿的头,道:“等会新郎倌来了,就有糖了。要是不给糖,咱们就将新娘子藏起来。”

“嗯,嗯。”蕙儿点着小脑袋瓜子应了,乌恩已经臊红了脸。

婆子又来催,小喜、小福带着蕙儿,出去为难新郎去了……

……

内务府,本堂。

见到难得的稀客,十六阿哥心里已经都生不出欢喜来,面上却笑得灿烂。

“四哥这是来寻弟弟?有事传个话,让弟弟过去请安就是。早就想着四哥府上的素席,就是晓得四哥这些日子忙,怕饶了四哥,弟弟才没有上门。”十六阿哥一边让了座儿,一边笑着说道。

见四阿哥坐了,他又吩咐人将刚收来的好茶沏一壶上来。

四阿哥倒是不啰嗦,开门见山道:“我是有事儿求十六弟来了。”

十六阿哥闻言,心中暗暗叫苦,脸上却不显,亲手从下人手中接过茶壶,给四阿哥斟了茶,笑道:“四哥说笑了,弟弟是个大废材,混吃等死的料,哪里当地上四哥一个‘求’字?有什么吩咐,四哥就开口。”

四阿哥听到前面,还以为十六阿哥要推脱,脸色有些难看;听到后边,才转过来。

“还能有什么?兵部银子用的多,户部供不上了,总不能老从皇阿玛的内库支。十六弟要是可怜哥哥糟心,就帮衬哥哥一把,将银行的银子支些借户部先使。”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虽说是“借”,但是谁不晓得户部这几年是入不敷出。

就算到时候有税银入库,也顾不得银行这边。真要从银行支银子出去,怕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但是四阿哥瞪着眼睛看着,十六阿哥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心里飞转了一圈,道:“四哥用多少,弟弟前些日子刚看过账,银行的银库中有小两百万的存银,铜钱也有几十万贯。户部要是用,就拿去使。只是这银行虽挂在内务府,也不是弟弟能做主的,有宗室们看着……”

说到这里,他有些为难地看着四阿哥道:“当初宗室股东们,生怕京城各衙门打银行的主意,就早早地定下一条,不管是什么衙门,从银行支银子,利息能最低,这质押物却不能少了。不为别的,就是防了坏账,损了他们的股。”

四阿哥闻言,面上带着了薄怒,冷哼了一声,道:“这个时候,倒是显他们聪明。一帮酒囊饭袋,除了算计银子,再没有半点出息。”

十六阿哥苦笑道:“若不是为银子,他们也不能跟着入股办银行。”说到这里,他想起一事儿,道:“四哥,怎么有风声出来,说是户部也要办银行?这银行虽能敛银子,却是最容易出纰漏。要是户部真要办,四哥就从这边挑些老人过去把着,要不然让小人钻了空子,私吞了银子,坏了银行招牌,连内务府的生意也受牵连。”

四阿哥点点头,道:“是有人张罗,我给压了下来。且等等看,你这边才一年多,利弊如何一时还看不清,还是再等两年看看。”

十六阿哥闻言,露出几分担心,道:“这样一来,虽稳当了不少,怕那些人又要把四哥给怨上。这明白点的,晓得四哥是为朝廷好,省了办砸了,损了朝廷颜面;糊涂的,只当四哥拦着他们发财。”

四阿哥脸上露出讥讽,道:“怨上又怎样?说我不好的又少了?用百姓的银钱、朝廷的颜面换那声好,我还不稀罕!”

十六阿哥见他如此,反倒是不好说什么,怕说不妥当引得他越发恼,就点头应和两句。

四阿哥这会儿已经恢复平静,沉吟了半响,道:“若是你这银行想要办下去,户部却是不能平白支银子。这次要支五十万两银子使,我先回去,查查三库那边,看看有没有质押之物。前几日内务府发的那个帖子,就是干系这质押之物的吧?”

“正是银行也一年多过了还款期限的质押物。其中有不少良田房产,八旗的败家子真不少。四哥打发两个管家来吧,若是真有好东西,不要白不要,省得便宜了旁人。”十六阿哥回道:“这些日子,不少人寻弟弟,想要占这个便宜,先挑的。弟弟想着与其卖人情,还不若板起脸来,宁可得罪人,也给皇阿玛的银库里多添些银子。这眼看年底了,总要让皇阿玛手头宽裕些。”

四阿哥边听边点头,道:“难为你这份心。如此最好。尽可着这些人家卖,已是便宜了他们,不能再助长他们的贪婪之心。”

虽说这银子,没有痛快拿到,但是四阿哥倒是没有怪罪十六阿哥的意思。

瞧着十六阿哥当差精心,四阿哥也甚是欣慰,看着十六阿哥道:“还是皇阿玛慧眼识人,这内务府交到十六弟手中,最是妥当。”

十六阿哥苦着脸,道:“四哥可别夸我了。不过是咬牙硬撑着,前几日去看曹颙,那才是悠哉日子。不过是皇阿玛上了年岁,咱们做儿子的,怎么也要尽些孝心。”

听到“曹颙”二字,四阿哥道:“不是说前些日子在昌平侍候庄稼么?没提土豆种得如何?”

十六阿哥闻言,笑出声来,道:“真让四哥说着了,那小子是拉着我念叨了半日土豆经。听说使人在直隶划了各样土豆种,明年还要接着种。那家伙,就是心慈。不晓得听谁说的,这个土豆要是种好了,亩产过千斤,就琢磨起这个来。他的意思,若是往后各地都种土豆,赶上旱捞天灾,用这个撑着,也能少饿死几个人。除了这个,还有苞谷,今年也种了。记了厚厚一打子笔记,说要种两年,整理出来,要交到户部。”

四阿哥虽晓得曹颙侍候庄稼,却不晓得这其中详细打算。听了十六阿哥这番话,不觉有些动容,嘴上却说不出好来,念叨一句:“不务正业,妇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