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元和中兴,大唐的回光返照

中兴之君的登基之谜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李诵的长子李纯即位,史称唐宪宗。李纯即位之后,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取得了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朝廷统治的威望,可以说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李纯因为父亲唐顺宗李诵的禅让而即位,但是他登基的过程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团。

李纯幼年的时候,长安城发生了泾师之变,李适仓皇出逃前往陕西,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安排,宫中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宗室子弟,全部死在了叛军的手上,李适听说后内疚不已。一年以后,李适回到了长安,发现年仅六岁的皇长孙李纯被宦官藏了起来,幸运地活了下来。李适喜出望外,对李纯格外宠爱。李纯经常被祖父李适抱在膝上玩耍,李适问他:“纯儿,你是谁家的孩子呀,怎么被我抱在怀里啊?”李纯天真无邪地回答说:“我是第三天子。”这一回答使李适非常诧异,作为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李纯就能按照祖、父、子的继承顺序进行回答,无不显示出他的早慧,李适不禁对怀里的小皇孙刮目相看,认为他有天子之相。后来,李适封当时只有十一岁的李纯为广陵郡王。

李纯作为广陵郡王的这十几年中,一直深居内宫,在宦官和老师的陪同下刻苦学习。虽然他是祖父心目中的继承人选,但是却不被父亲重视,迟迟没有被立为太子。直到李纯二十八岁的时候才被立为太子。册封仪式之后仅仅三个月,李纯就开始监国,总揽朝政。

早在李纯被立为太子之前,朝臣陆质就借着侍读的机会,向李纯进言,建议他不要总是埋头读书,应该早日为自己以后的前途进行谋划。李纯义正言辞地说:“父皇让先生为我传授知识,没有让您扯其他的事情。”那时的李纯是一个不问世事的郡王,没有人能窥探他的内心。

就是这样一位与世无争的太子,忽然得到了父亲的传位禅让,从一个郡王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巅峰。在李纯登基这一年中,朝野上下发生了很多不寻常的事。曾经向唐顺宗李诵建议让太子李纯监国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荆南的裴均、河东的严绶也不约而同地给李诵发来奏章,内容和韦皋的提议几乎一模一样。剑南、荆南、河东三地的节度使相距千里之外,却在同一时间内给皇帝上了同一奏章请求太子监国,实在是有些蹊跷。

在唐顺宗李诵在位的时候,最看重的是舒王李谊,很多宫中的宦官和朝廷重臣都与李谊有密切的往来,但是就在李纯登基当年,舒王李谊莫名其妙地病死了。

除了这些,最可疑的就是唐顺宗李诵的死了。李纯曾经率领文武群臣为太上皇上尊号,他下诏宣称太上皇的旧病没有完全治愈,向全天下宣布了太上皇的病情。但是在这之前,没有丝毫的信息显示李诵生病,在李纯宣布病情的第二天,李诵就死在了兴庆宫,迁殡于太极殿发丧,这一切都充满了疑点。当时朝中有大臣提出了太上皇其实早就死了,之所以向天下通报病情,就是为了掩盖李诵被害死的真相。这位大臣不久之后也莫名其妙地病逝了。

其实,如果把这些疑点串联起来,不难发现,从李纯被立为太子,到监国摄政,再到后来的登基为帝,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像是阴谋篡位。李诵在严密的控制之下,完全丧失了自由,违心地禅让了皇位。协助李纯篡位夺权的就是那些宦官,其中最为恶名昭著的就是权倾一时的俱文珍。

唐顺宗李诵即位之初,翰林学士王叔文等提倡革新,为了打压宦官和藩镇势力,发动了永贞革新,宫市制度被强行取消,相当于断了俱文珍等宦官的财路。不仅如此,王叔文等人还计划从宦官手中夺回禁军兵权。俱文珍见事情危急,和李纯结成党羽,阴谋发动了政变,逼迫李诵让太子监国,又让更为志同道合的袁滋、杜黄裳等人当宰相。

李纯即位后,群臣讨论给他上尊号时,一个宰相主张加“孝德”二字,另一个宰相认为“睿圣”的尊号已经可以包括这个含义,不必再单独加了。李纯听了之后,勃然大怒,把这个建议不加“孝德”的大臣贬谪了。李纯对这两个字如此在意,从侧面说明了他心中有鬼,很有可能参与了当初囚禁唐顺宗李诵逼宫,并杀死亲生父亲的一系列事情。

元和中兴,打响削藩之战

元和中兴是指唐宪宗李纯在位执政期间,因为治国有方,使得唐朝的政治统治一度回到了正轨,由于李纯在位时用元和作为他的年号,因而得名。

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力衰微,全国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唐宪宗李纯登基后,从元和元年(公元805年)到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为削平割据势力,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削藩战争。

李纯是一位励精图治的贤能君主,他即位后,熟读贞观和开元年间的事情,把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当作效仿的榜样。为了一改朝廷日益衰弱、藩镇权力日益膨胀的局面,他提高了宰相的权力,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

当时,因为夏绥银节度使韩全义入朝,所以他想让自己的外甥杨惠琳担任节度使。但是唐宪宗李纯却任命左骁卫将军李演为夏绥银节度使。当李演来到夏州时,杨惠琳便公然叛乱,李纯下令让河东和天德的军队前去平乱,兵马使张承金斩杀了杨惠琳,至此夏州杨惠琳之乱被平定。

李纯又下诏讨伐刘辟,他任命高崇文为左神策行营节度使,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等人强强联手。高崇文手下的士兵个个战斗力强大,而且高崇文一直带兵打仗,作战和用兵的策略上都很高明。刘辟畏惧高崇文,决定先和别的节度使交手,他攻陷了梓州,抓住了剑南东川节度使李康。高崇文前去搭救,攻克了梓州,又在接下来的几次战役中打败了刘辟。在攻克成都后,高崇文活捉了刘辟,将他押回长安,刘辟和他的儿子被诛杀,剑南西川叛乱顺利平定。

蜀地被平定后,很多藩镇都心中恐惧,要求入朝,镇海节度使李琦也提出了这样的请求,但到了入朝的时候,他又说自己得了病来不了,在润州叛乱。李纯立刻削去了李琦的宦爵和属籍,派出军队讨伐李锜。镇海军兵马使张子良和润州大将李奉独等人抓住了李锜,朝廷将李锜诛杀,又没收了他的财产,赐给百姓,至此淮海之乱也被平定了。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了,他的儿子田怀谏当了副大使,当时田怀谏只有十一岁,军心不安,李纯试图借机控制魏博。当时魏博三军共同举荐田季安手下的大将田兴执掌大权,将士们想要进行兵谏,田兴知道后,跪在地上请求士兵们,但是将士们已经下定决心,田兴无可奈何,只能请求他们不要伤到田怀谏,将士们答应了,杀了蒋士则等十余人。李纯下诏封田兴为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和魏博节度使,赐田兴名弘正,田兴以魏博六州归顺朝廷,李纯就这样成功收复了魏博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