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第4/5页)

大顺纳闷:“那我打小就听人说书,百姓送万民伞给清官,皇上知道了,越发重用这个清官,那都是假的呀?”

陈廷敬说:“历朝历代,也有相信这种假把戏的皇上。”

大顺问:“那老爷您说,那些皇上是真傻呢,还是装傻?”

陈廷敬笑笑,说:“大顺,皇上才聪明哪!这个话,不能再说了。对了,大顺,你不要老乱说我有皇上尚方宝剑,你看见了?那都是戏里头唱的!”

大顺嘿嘿地笑着,替老爷铺好床,下去了。

陈廷敬才要上床睡觉,忽听得外头大喊抓刺客。陈廷敬忙披上衣,抓起身边佩剑,直奔门口,却被大顺拦住了。外头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得厮杀声、叫骂声乱作一团。

不多时,人声渐稀,马明跑进来回话:“老爷,我刚从外头回来,正好撞见有人摸着黑往那儿去,像是要杀那姑娘。”

原来马明同恒泰记那边说好了,刚回到行辕。陈廷敬问:“抓住人了没有?”

马明说:“他们有四五个人,天又黑,跑掉了。”

陈廷敬把衣服穿好,说:“去看看那姑娘。”

大顺搬来张凳子,陈廷敬坐下,问:“姑娘,你知道是什么人要杀你吗?”

姑娘冷眼望着陈廷敬,不开口。

陈廷敬说:“姑娘,我在替你担心哪!你不说出真相,我们救了你一次,不能保管救得了第二次!”

姑娘像块石头,大顺忍不住气道:“你这个姑娘,真是不知好歹!钦差大人现在没问你为何行刺,倒是担心你的性命,你还不开口!”

姑娘冷冷一笑,终于说道:“如此说,这位大人就是位好官了?笑话!”

大顺说:“咱钦差大人可是青天大老爷!”

姑娘说:“同富伦之流混在一起的能是青天大老爷!”

陈廷敬点头道:“哦,原来姑娘是位替天行道的侠女呀!”

姑娘怒视陈廷敬:“你别讽刺我!我是侠女又怎么样?”

陈廷敬说:“那么姑娘是在行刺贪官了。”

姑娘说:“你不光是贪官,还是昏官、庸官!”

大顺喝道:“休得无礼!咱钦差大人可是一身正气,两袖什么来着?”

马明笑笑,说:“两袖清风!”

陈廷敬朝大顺和马明摇摇手,对姑娘说:“你说说,陈某昏在何处,庸在何处?”

姑娘说:“你进入山东,明摆着那些百姓是官府花钱雇的,你却乐不可支,还说谢乡亲们呀,真是傻瓜!”

陈廷敬笑了起来:“对对,姑娘说对了,陈某那会儿的确像傻瓜。还有呢?”

姑娘又说:“百姓真有粮食送,推着车送去就是了,敲什么锣,打什么鼓呀?又不是唱大戏!你呢?还说多好的百姓啊!”

陈廷敬又是点头:“对,这也像傻瓜!我更傻的就是称赞义仓里的粮食!”

姑娘说:“你最傻的是看见富伦同百姓们相对而跪,居然还很感动!你那会儿好惭愧的吧?以为自己不该怀疑一个好官吧?”

陈廷敬说:“我的确听山东百姓说,富伦大人是个好官、清官。”

姑娘愤怒起来:“哼,你不光贪、昏、庸,还是瞎子!”

陈廷敬又问:“姑娘说我昏、庸,又是瞎子,我这会儿都认了。可我这贪,从何说起?你见我收了金子,还是收了银子?”

姑娘说:“要不是富伦把你收买了,你甘愿做傻瓜?”

陈廷敬笑道:“好吧,依姑娘的道理,贪我也认了!”

姑娘白了陈廷敬一眼,说:“你的脸皮真厚!”

陈廷敬并不生气,只说:“姑娘,我佩服你的侠肝义胆。可我不明白,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女子,哪来这么大的胆量?你独自游侠在外,家里人就不担心你?”

哪知陈廷敬一说到这话,姑娘双眼一红,哭了起来。

陈廷敬问:“姑娘有什么伤心事吗?”

陈廷敬这么一问,姑娘反而揩了把眼泪,强忍住不哭了。

马明说:“姑娘,你误会了。咱们老爷正是来查访山东百姓自愿捐粮一事的!”

姑娘冷冷地说:“知道,钦差大人已经查访过了,他见到百姓敲锣打鼓自愿捐粮,见到义仓粮食堆成了山,很高兴啊!我说你可以回去向皇上交差了。你多在济南待一日,就得多吃三顿饭。那饭钱,到底还是出在百姓头上!”

陈廷敬说:“姑娘,我陈廷敬不怪你,恕你无罪!不过你得先待在这里,过了明日,我会给你个交代!”

大顺听了心里不服,忙说:“老爷,您怎么能这么同她说话?向她交代个什么?”

姑娘又冷笑起来:“钦差大人别抬举我了,你回去向皇上交代吧!”

陈廷敬却是正儿八经说:“不,姑娘是百姓,我是朝廷命官。做官的干什么事情,也得向百姓有个交代!”

姑娘鼻子哼了声,说:“冠冕堂皇!这话你们做官的都是挂在嘴上的!”

陈廷敬不再多说,起身而去。姑娘仍被带回小屋,门外加了人手看着。不多时,外头传来幽幽琴声,那是陈廷敬在抚琴。姑娘听琴良久,突然起身,过去敲门。门开了,姑娘问门外看守:“大哥,你们钦差大人真是位清官吗?”

看守说:“废话!咱钦差大人,皇上着他巡访山东,就是看他为官正派!”

姑娘说:“可我怎么看他煳里煳涂?”

看守说:“你是说,只见他同巡抚大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不见他查案子是吗?”

姑娘说:“他除了待在行辕,就是让富伦陪着吃饭喝酒,要么就是四处走马观花,他查什么案子呀?”

看守笑了起来:“傻姑娘,钦差大人查案子要是让你都看见了,天下人不都看见了?”

姑娘低头片刻,突然说:“大哥,我想见钦差大人!”

看守说:“都快天亮了,我们老爷这几日都没睡个囫囵觉。”

姑娘苦苦哀求,看守听得陈廷敬还在抚琴,只好答应了。过去报与陈廷敬,把姑娘带了去。谁知姑娘到了陈廷敬跟前,扑通就跪下了,哭喊道:“钦差大人,求您救救我爹吧!”

陈廷敬甚是吃惊:“姑娘起来,有话好好说!你爹怎么了?”

姑娘仍是跪着,细细说了由来。原来这姑娘姓杨,小名唤作珍儿,德州陵县杨家庄人氏,她家在当地算是有名的大户。陵县这几年大灾,多数百姓饭都没吃的,县衙却要按人头收取捐粮。珍儿爹爹乐善好施,开了粥厂赈济乡亲,只是不肯上交捐粮。县衙的钱粮师爷领着几个人到了杨家庄,逼着珍儿家交捐粮。珍儿爹只说以赈抵捐,死不肯交。师爷没好话说,气势汹汹地就要拿人。村里人都是受过杨家恩的,呼啦一声围过百十人,把那师爷打了。这下可把天捅了个窟窿,师爷回到县衙,只说杨家庄闹匪祸了。第二日,师爷领着百多号人,刀刀枪枪地涌进了杨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