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豺狼的末日(第3/6页)

但是见鬼的辽国人却突然间没消息了,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再杀过来。宋朝庞大的集团军只能虚悬在边境线上,时刻警备。这很消耗力量,说起来也多少有些尴尬,但这就是现实,主动攻击辽国,或者出兵报复,已经是非常遥远的往事了。

边境危机,国内继续出事死人。先是田锡死了,这是个无可弥补的损失,他是当时宋朝公认的最强硬、最尖锐、最敢说话的一位谏议大夫。

翻开史书,田锡的谏议面遍布农业、商务、军事、政治,几乎国家的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件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有他毕竟只是言官,只能提建议却没法定决策,所以在国家大事中才没有出现他的名字。

这就是中层干部的一种遗憾,事情几乎都是他们做的,可是上层建筑里没有他们的名字,基层的老百姓们也不认得他们,尤其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都只是河床底部的鹅卵石,只有在某个特定的时刻里,河水突然变清澈了,我们才会偶然间看到他们。

下面出事的就是位顶级的大人物,宋朝史上第二位三任宰相的吕蒙正,他突然间病倒。

是在五月间,望都之战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吕蒙正“暴中风眩”,马上就支持不住了。这一年他五十七岁,在古代已经是高危人群,赵恒非常紧张,马上就去探望。

这位老宰相一生中的确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不像当年的赵普那样威震朝廷,但是他的资历,尤其是严明刚正的气节,是这时风雨飘摇的宋朝的一根定海神针。这时他再突然间倒了,让赵恒措手不及。

而且让人更担心的是,另一位宰相李沆的年岁也和吕蒙正一样,都年近六旬,这样的年纪,谁敢保证他就永远健康?

赵恒的苦难日子到了,外战良将遇难,内政重臣病亡,焦头烂额,但这仍然只是个开始。再四个月之后,西北边疆突然传来了警报,李继迁集结了全族的人马,这一次大张旗鼓,目标直指宋朝境内的环州、庆州,要一举拔掉宋朝边疆的重镇,让它们成为第二个、第三个灵州!

消息传进开封,宋朝的大臣们一片惊恐,他们建议立即向西线增兵,甚至不惜动用北方防线的骑兵,去紧急增援。

与辽人的战争都发生在宋朝国境之内,这时再被党项人打进来,那就真的四面漏风,国将不国了!

但是赵恒的反应却出人意料的平静,他只说了一句话——李继迁在耍诈,他的目标是西边。

西边?大臣们摸不着头脑,赵恒却拒绝解释,他的关注点远远越过了环州、庆州,甚至以前的灵州,到达了遥远的河西走廊。

六谷部,潘罗支。

李继迁一定是声东击西,去偷袭吐蕃。因为潘罗支已经是宋朝的朔方节度使、灵州四面都巡检使。并且声称自己准备好了六万名士兵,随时都等待和宋朝配合,去干掉那个党项野种李继迁。

那么也就是说,潘罗支是随时都在备战的,李继迁应该没有什么空子可钻才对……赵恒坐在自己的宫殿里,不停地计算着西北边疆之外到底会发生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时整个东亚都是一盘棋,千里之外的风吹草动就足以决定另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但是他却注定了无能为力,开封府和西凉城(今甘肃武威)的距离让人绝望,河西走廊上发生的事,至少要两个月之后才能传过来,他根本就没法抢在李继迁的偷袭之前,去警告潘罗支。

回到当年,赵恒有理由乐观。从唐朝、五代开始,吐蕃人的实力就一直凌驾在党项人之上,何况还是以逸待劳。

可是谁能相信,李继迁竟然成功了。他率领着全族人马先向南,然后突然转身向西,对西凉城千里奔袭。吐蕃人被打懵了,战争突然临头,他们才发现一直以来都把李继迁给想错了!

弱小的民族又怎样?名不见经传的蕃种土包子又怎样?吐蕃人忘了,几百年前,比党项人还落后还荒蛮的沙陀人就在他们的眼皮底子逃生,一跃成了中原北方的主人,那么现在的李继迁就注定了只是个小毛贼的命吗?!

迟钝和傲慢是犯死罪的,西凉城在第一次攻击中就宣告陷落,连宋朝的灵州城都不如。潘罗支和自己的族人只能选择逃亡,河西走廊就这样被李继迁一头撞了进来,咬下了最肥的一块肉。

河西走廊,是指现在的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北山之间,东西约长一千二百公里,南北约宽一百到二百公里的广袤区域,历朝历代都是中原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之间最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就是现代也是内地和新疆之间的主要干道,战略意义无比重大。

好了,现在也是李继迁的了。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不仅夺下了世世代代限制党项人发展的灵州城,并且让灵州四通八达的作用短时间就发挥了出来,党项人真的有了自己的翅膀!

这时李继迁就面临了选择。是就此满足,先把西凉城消化掉;还是乘胜追击,把吐蕃人赶尽杀绝,彻底肃清河西的敌人,在最大的真实程度上成为这里的主人。

前者是慢工夫,得移民,或者加派重兵,逐步地巩固势力,把党项人的基因牢牢地刻在西凉大地上。后者就干脆利落了,手起刀落,一劳永逸,只要干掉潘罗支的六谷部,还怕有什么后患?这本就是最原始也最有用的占领方式。

那还等什么,就算让李继迁的马去想,都只有一个可能。

十月份攻占西凉城,十一月李继迁就带人冲出西凉城,向更西边杀了过去。他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抓住潘罗支,把吐蕃人的势力连根拔起。但是事情从这时起,就变得诡异了,李继迁再次面临了选择。

是要“好”,还是要“更好”呢?要以一搏一,本本分分地赚老实钱,还是要以一搏十,在瞬息之间就让实力暴涨,立即得到向宋朝,甚至向契丹人叫板的实力呢?

这真是个问题,突然迎面扑来的富贵,骤然升级,本来不敢企及的梦想,竟然一下子就要成真了,这让李继迁也为之痴迷疯狂,他的人生在向他招手,又一次蜕变的时机到了……

潘罗支竟然宣布投降。

落差太大了,本来铆足了劲准备举刀砍人的党项人觉得脑子有点缺氧。晕哪,这样就都搞定了?堂堂的吐蕃最强部落六谷部就这样完蛋了?

不会吧……大家都是吃这碗饭的,拜托你骗人也要高难度些好不好?诈降也是门艺术,你这样太生硬了!但是李继迁却不管这些,面对赤裸裸的欺诈,他选择立即跟进。

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草原上讨生活,这样的事可遇而不可求,完全是个惊喜,傻子才不要!想想部落之间的合并和反复有多频繁吧,在当年为了一把青盐,李继迁本部的弟兄们都能抽出刀来砍他,那么这些吐蕃们就算真心投降了,难道就不防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