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衣冠南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3/20页)

《晋书》将祖逖与刘琨同列一传,并且都给了他们很高的评语。所谓国乱显忠良,他们就是活脱脱的标本。二人征战北方,在敌人肆虐之地,始终抗争,坚决不屈服,赢得千古令名。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真不愧少年时的一番承诺: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羝羊触藩

祖逖一死,东晋朝野再也没有大将军王敦的对手了,王敦早已等得不耐烦,他立刻积极备战。

他的性格倒也不失豪爽,既然打算跟朝廷对着干,就挑明了拉拢人才。他开始把中央有名望的士人,都软硬兼施延聘到自己幕府中,比如大名士羊曼、谢鲲,比如大名士、大诗人、大学者、大易学家、风水学的祖师——郭璞先生。

郭璞时任著作佐郎,相当于国史馆副馆长。322年春正月,郭璞被逼做了王敦的记室参军——类似办公室主任。当时,王敦的另一名谋士陈述(字嗣祖)刚好逝世,郭璞前去吊丧,大哭着说:

嗣祖,嗣祖,焉知非福!

有时候,能死,也是一种福气。

郭璞太牛了。

首先他是个大诗人、大文学家,他的游仙诗在中国历史上是开了先河的,其文赋辞藻清雅,是两晋交替之际最重要的文学家。其次,他还是大训诂学家、大学者,他给《周易》《尔雅》《楚辞》《穆天子传》《山海经》这些上古时期晦涩难懂的典籍,都做了通俗易懂的注解,直到今天我们读《山海经》《尔雅》,都得用他的注释。

但是,他更为有名的,是在易学史上对术数学的贡献——那简直是宗师级的人物。比如今天非常流行的“堪舆之术”,说白了就是风水学,就尊郭璞为祖师。

郭璞有一本《葬书》,乃风水学的奠基之作,书中不仅讲了如何选择地势,还第一次明确提到风水的概念: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就是说,风水讲究“气”这个概念。气怎么看呢?乘风则散——风太大的地方,气就散了,所以选房子不能选风口;界水则止——碰到水,气就停住了,所以好风水一定离不开水。那么古人找理想的环境,就是要找那种能聚气不散的、流动的气也能停止的地方。得气失气,关键在于风和水的配合,所以这门学问就称之为“风水”。

郭璞的《葬书》还有一个观点,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那就是所谓的“葬先荫后”——埋葬先人,可以福荫后人。所以,很多人在父母生前不孝顺,父母死后却脑袋灵醒,突然变成“大孝子”,要给父母找最好的坟地,花再多钱也在所不惜。

郭璞的神奇事迹,在当时广为流传。

相传郭璞渡江后,曾经给自己的母亲找过一块墓地,人们都认为这块墓地距水太近。郭璞说:“没关系,这一带很快就会变为干地了。”并且写了一首诗作为预言:

北阜烈烈,巨海混混;垒垒三坟,唯母与昆。

大意就是,北山高大险峻,大海波涛滚滚,许多年后,这里就只会剩下累累三座坟墓,就分别是我母亲和两位哥哥的。后来,这里果然水势退去,坟墓前几十里地都变为农田。

晋元帝司马睿也懂风水,有一次,他听说郭璞给人看了一块地,自己就打扮成平民前去察看。但是看后大怒,因为这家人把坟墓埋在了“龙角”的位置上。葬在龙角,意味着后代是要出天子的,这就触着了皇帝的逆鳞。

他就责问这家人:“你们怎么能把墓选在龙脉的龙角上呢?这可是犯了大禁,要被杀头的!”

这家人却回答说:“先生有所不知,这墓地是大名士郭璞选的。他说这块地不是‘龙角’,是‘龙耳’。葬在龙耳,三年之内,就会引来天子观看询问。”司马睿听罢大为佩服。

郭璞的易学水平名震当时,王导也时常请郭璞占算,多有神准。有一次,王导又摇了一卦,请郭璞看自己最近的运气。郭璞看后,脸色不好,对王导说:“这个卦不吉利,丞相可能会有雷击之厄。”王导一听吓了一跳,连忙请教该怎么办。

郭璞说:“坐车西行,到某某某地,能看见一棵柏树。你截一段和你一样高的木头,回来放在床上,就没事了。”

王导依计而行,果然见到了那棵柏树,截了木头放自己床上,自己睡别处。几天后电闪雷鸣,木头被击得粉碎,亲友们都去为王导庆贺。王敦对此大为惊讶,说:“你居然能把灾厄推诿给木头!”

可能也是因为这事,王敦就把郭璞招致麾下为自己效命。

郭璞精于占卜,他知道王敦一定会反,自己被逼为记室参军,肯定没有好下场。但是身陷时局,也没有能力逃离避祸,所以非常郁闷。他的游仙诗,写了大量的神仙世界,表达自己对神仙的渴慕。这里面,除了信仰的自然呈现之外,又何尝不是表达厌恶世俗、希望能逃离凶险政局的心情呢?

钟嵘的《诗品》就说郭璞的游仙诗“乃是坎壤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郭璞的《游仙诗》现存十四首,诗里对神仙世界的描写具体而优美,可谓杰出的山水描摹,对后代影响很大——李白就是典型。当然,这些诗,更多的和左思的《咏史》一样,借古喻今,借神仙以说现实。《游仙诗》(其一)写道: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

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开篇两句直接点题,说京城潇洒放浪,不如山间隐遁;豪门富贵,不如蓬莱求仙。说出了自己的心志,在求仙不在凡间。

接着,就是对仙境进行优美地描摹——可以在水源头撩拨清水,在山间采食赤灵一类的仙药。在美景如灵溪的地方完全可以隐居,何必非要登云梯升天求仙呢?

接下来“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两句,用了大量典故,来说明自己心中诉求。“漆园有傲吏”一句,说的是庄子。庄子曾做过漆园吏,楚王请他做官,他傲然拒绝。“莱氏有逸妻”指的是春秋隐者老莱子妻的故事,楚王请隐士老莱子做官,老莱子许诺了。他的妻子却说:“你要做官,就必然领取俸禄,这样就受人所制了。”老莱子听后,就坚决隐居了。

“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这句有点不好理解,分别用了《周易·乾卦》和《周易·大壮卦》的卦辞。《乾卦》用“龙”来比喻事物的发展顺序,其中第二爻的卦辞中,有“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句子,意思是“龙”飞跃在田地上,利于大人出来做事,象征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崭露头角。《大壮》卦,则用“羝羊”来比喻事态发展,其中第六爻的卦辞为“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象征一个人进退两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