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一日朔方一日战,能得几人见州城(十二)(第2/2页)

“三十五日……”柴克宏呢喃一声,若有所思。

“将军,求援吧!”卢绛悲声相劝。

“求援?”柴克宏看向卢绛,笑容里的意味难以言状,而他说出来的话,犹如寒冬里最刺骨的寒风,“根本就没有援军。”

“甚么?”卢绛一愣,没有反应过来。

柴克宏复又看向城外,语调慢得可以反复触碰,“本将受命守卫定远城时,节使就跟我说明了,不会有援军驰援定远城。”

“甚么?”卢绛这回是震惊得无以复加,“为何会这样?”

“守卫定远城四十天,这就是节使给本将的军令。”柴克宏缓缓道,目光里无悲无喜,“以定远城防线,拖住定难军四十天,这是朔方军守卫灵州战略的一部分……往大了说,这也是朝廷此战战略的一部分。”

卢绛无法理解,顿了良久,他问道:“朔方军兵力是不多,但朝廷有禁军二十万,兵精器良,为何不及早来援?”

“禁军二十万,兵精器良,那又如何?”柴克宏反问,“河西、西域,二十万大军要征战多久?契丹、鞑靼部,朝廷要不要抵御?禁军来了,就一定能胜,就一定能大胜,就一定能速胜?”

卢绛沉默下来,他是聪明人,很容易就能想透其中的深意。

柴克宏声音低沉道:“就算契丹、鞑靼部都不足为虑,只要朝廷发军征战,战则必胜,那又如何?古往今来,抛却那些运气滔天的战争不谈,哪一场大胜尤其是惊天大胜背后,没有世人看不到的牺牲?细作之争,五间之争,斥候之争,哪一个不要人头落地?”

半晌,卢绛道:“可这,太难了。”

柴克宏摇摇头,“高审思孤立无援,面对大军围攻,能守寿春逾年,我就不能守定远城四十天?”

卢绛张了张嘴,哑口无言,半晌后叹道:“高审思,此番就在西南抵御河西贼军。”

柴克宏道:“朝廷派遣你我这些人来灵州,为的就是这一战。”

城头,吴生坐靠在城墙,午后的阳光落身上,依然烤得人发烫,他脑海里的景象有些恍惚,在刺眼的阳光中,他好似看到了年幼时在夕阳下的奔跑,过了不知多久,浑身是伤的吴生掏出一封染上血的信件,递给身旁的吴春,血污密布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这信,还请伍长帮我交给阿爷。”

吴春沉着脸,“你这是做甚么,你自己带回去!”

吴生无力的摇摇头,“事到如今,伍长还避讳甚么?我已经回不去了……”

“吴生!”吴春怒斥起身,正要喝斥几句,触及到吴生悲凉哀求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给生生咽回去,良久,他不得不收了吴生的信,重新一屁股坐回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怕吗?”不知过了多久,吴春问吴生。

吴生笑了笑,“不怕……只是觉得有些遗憾。”

吴春又沉默了许久,“是该遗憾,你还没及冠,还没去洛阳……”

吴生摇了摇头,“不是遗憾这个。”

吴春望着他。

吴生嘴唇动了动,末了道:“是遗憾没能让阿爷看到我衣锦还乡的样子……”

这一刻,吴春恨不得生吃了所有定难军。

呜呜的号角声乍然响起。

闻听此声,吴生就像给针扎了一样,猛地起身,抓起横刀就扑倒女墙后,紧紧盯向城外。

看到如此模样的吴生,吴春忽然想到一句话。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

五日后,柴克宏带着定远城仅存的两百多人,趁夜突围南撤。

吴春背着重伤的吴生,跟在大队人马中步履蹒跚。

在吴春三度跌倒后,吴生泪流满面的劝道:“伍长……放下我……你这样,咱俩谁也走不掉……”

吴春额头上冷汗直冒,却咬着牙爬起来,喝道:“闭嘴!”

吴生挣扎着去解把两人拴在一起的绳子。

吴春抓住吴生的手,不曾回头,但语调格外坚定,“给我消停点!此番要么都死在这,要么我就把你背回去!”

吴生哽咽道:“何苦如此,你会死在这的!”

吴春脚步停了停,这让他能一口气说完接下来的话,“大丈夫顶天立地,何惧一死?某把守边关,为国之长剑,血战沙场,为尔之手足,不惧一死,唯惧死而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