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枭》第一部 骗枭 三(2)

开封最明显的宋代遗物当属几处名胜了。一天之内,卞梦龙跑了几处。相国寺塔位于开封东北隅,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平面呈八角形,十三层,塔身用不同形制的琉璃砖砌筑成各种仿木结构,有图案五十余种,雕工精细,神态生动,为宋代琉璃砖雕艺术的佳作。他来到塔下,见塔基已淹埋于地下,这是饱经黄河泛滥之故。登上塔顶眺望,古城尽收眼底,想及该塔历经地震、河患而仍屹立,他念及这是宋朝艺匠冥顽不退致使古城既雄踞于此又日渐残败的象征。晌午时分,他登上了西北隅著名的龙亭。这里原是宋代皇宫后御苑的一部分,其实高台上是清代建筑的重檐配山式正殿。殿顶覆盖琉璃瓦,荧光耀目,金碧辉煌,四周雕栏围绕。殿虽是宋代后所建,殿内放置的雕龙大石礅却相传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御座,仿佛这位宋元子仍在此俯察全城。下午,他流连于东南部的繁塔。它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为开封所有最古的建筑。同样是饱受黄河泛滥之害,其实塔基已没入地下甚深。塔原九层,明初摧毁,只遗三层,三层壁面上嵌砌着数十种佛像砖雕,为宋代砖雕艺术佳作。入塔内亦有不经及损施人姓名,几近千年过去了,当年捐资建塔的宋人姓名却留了下来。薄暮时登上塔顶远望,云雾固执的稽留使黄昏成了昏黄。深莽的黄河横在不远处,夕阳把它揉碎了,晚岚如同河面上腾起的焦烟。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柱从西面打过来,普照在曾被历史当做一团发面搓来揉去的痛苦的开封,卞梦龙这时才体会到,在这座陈旧脏腻的城市的底部,仍波荡着宋人的无以剔除的神魅。这是时光和洗劫碾过时留下的深深的辙印,是岁月所擦拭不掉的。

深入街巷转转,他感到亲近。杭州有很多地方与开封相似,这个念头如蚯蚓般凉凉地滑过脑际。

宋室从汴梁南渡杭州后,杭州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从汴梁继承了很多东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汴梁化了。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徽宗崇宁年间开封有户二十六万一千多,加上常驻的几十万禁军,故城市实际人口当在一百五十至一百七十万之间,为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宋室南渡后,将杭州改名为临安,由于北方的官僚地主及士民大量南渡来此避难,城市人口激增,城市规模与汴梁大致相同。

人有一种惰性,即便外迁后,也愿意找一个与自己原有的窝巢相似之处居住。宋朝皇帝也不例外。平时到处建行宫,一旦迁都了,也挑了一处与汴梁相似的杭州。汴梁依傍黄河,承大运河之便;临安临钱塘江,亦承大运河之便。汴梁城内河道较多,号称“四水贯”,城墙设水门七个;临安城内有七条以上河道,城墙设水门五个。汴梁围四十余里,散外一圈为罗城;临安城垣围三十六里,五代时便建有罗城。汴梁人口比唐长安多,面积却只有长安城的一半,人口密度很大,共设八十余坊;临安在人口激增时城市范围并无大的扩展,人口居住拥挤,共六十八坊。汴梁宗教多,佛寺有相国寺等五十余处,道观有朝元万寿宫等二十余处;临安城内同样,有寺院五十七处,道观二十余处。由于以上的相似,加之皇室及官僚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带着南渡,因此早就有历史学家指出,临安的城市生活及城市面貌与汴梁十分相似,城市生活保留了许多汴梁的习惯,如商旅繁盛,人口流动量大,许多商业通宵营业,街上有许多茶坊、酒肆、米面店、供投宿及储存货物的塌房,店前建欢楼、挂彩画和花架。同时,市内各处均有技艺杂耍的瓦子。临安的瓦子数尚略超于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