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枭》第六部 骗枭 五十三(1)

和一个雅典人握过手后,要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头。这是流行于欧洲的一句谚语。

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雅典人的话,那就会产生三个政党。这也是流行于欧洲的一句谚语。

约翰?宋想着这两句话,翘起嘴角微微一笑。全欧洲都说雅典人善于玩手腕,可实际上希腊公元前辉煌过,现在则只是南欧一个贫穷的小国。手腕和头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财富。

雨丝从窗户中飘洒进来,拂在脸上凉丝丝的,好不快意。他坐在一张八仙桌前,用宜兴泥壶给自己斟上一杯绿茶,一仰脖子灌下。当他用手帕擦拭顺着下巴流到脖子上的茶水时,四下看了看,老城隍庙的这间茶馆里坐了不少茶客。有的人边喝茶边打量这个金发碧眼的西洋男子。他觉得,所有投向他的目光都是畏葸的。这在他来讲已经习惯了。东方人似乎只配这么偷偷摸摸地打量西方人。

他又给自己满上一杯,仍旧一口吞下。这么小的杯子也就够一口的。哪能像身边那些中国人一样,一小口一小口地品茶,最后一口还用嘴唇“吱儿”地嘬出一声响来。

他喝不出这茶有什么好赖,却认为比周围那些有滋有味地品茗的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上古的中文中没有“茶”字,先秦古籍中只有“荼”。中唐以后始见“茶”字。唐代陆羽的《茶经》中说:“一曰茶,二曰槚,三曰伐,四曰茗,五曰荈。”就这么一个茶,闹出了五个名字。茶原只是清热解毒的饮料和僧人坐禅时用以醒神的,至唐宋时即已国中皆饮。风流了大半辈子的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把制茶工艺细分为二十条,可见从皇帝那里就反映出了中国人的繁琐,就像德国人那样善于啰啰嗦嗦地在流程上动脑子。唐宋时饮茶用的是茶饼,饮时需烹煮;元代始用散茶;明代才有“妙青”制法,改为开水冲饮。在茶上充分反映出中国人有时比日耳曼人还日耳曼。如饮茶讲究水质,《茶经》中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谓。还有各地水分高下之说,如楚水为第一、晋水为最下,甚至共分为二十等。饮茶还讲究煮法。《茶经》有“其火用炭,次用劲薪”之说,又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以上水老,不可食也。”谓煎茶只可三沸,否则就火候太过。此外,饮茶用的容器也讲究产地、瓷质与瓷色。这里更有一大套。

茶只是一种饮料,茶道却反映出中国人的精微和对事物品质追求的韧劲。可这又有什么用!东方人纵然再有脑子,也只能抱守一片贫瘠。和希腊人一样,在度过自己的全盛时期后,空有灿烂的古代文明,空有一整套从古代沿袭至今的权谋,却只能在一片四分五裂的国土上痛苦地喘息,并在这肮脏残破的茶馆中边喝着茶边觊觎着他这个西方人。

无须张嘴,也无须使眼色,他抬起手,只钩钩食指,跑堂的马上跑过来送上一壶新沏好的茶。他背后没长眼睛,但心里清楚,跑堂的正惶恐地盯着他,生怕招待得不周。

送上来的又是绿茶。自清代起,中国的茶分成了红茶和绿茶两大系列。绿茶是不经发酵制成的。著名的有杭州龙井、旗枪,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四川的蒙顶茶等。著名红茶有祁红、滇红、宜红、川红等。他喝不来绿茶,像绝大多数英国人一样,习惯于喝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