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邹忌,让齐国崛起的“奸臣”(第2/3页)

齐国的崛起道路,在齐威王在位的中后期逐渐变成了现实。按照《战国策》的说法,虽然齐威王执政前期,通过广开言路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使得韩赵魏等国家纷纷派使者前来朝见,收到了“战胜于朝廷”的结果。但是国家的力量博弈,“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战国年代是不现实的,强国的地位,还是要在沙场上见真章。

齐国这时期面临的主要对手是魏国,在齐威王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主要对手,是魏国的第三代君主魏惠王。这正是魏国的由盛转衰期。

魏惠王之前,魏国经过魏武侯长期的扩张,既四面树敌,又形成了其横扫天下的威武。公元前369年,魏惠王派兵与秦国激战,击败了进攻西河的秦穆公,迫使秦穆公撤兵。但在这场战斗胜利之后,魏惠王改弦更张,并未乘胜追击攻灭秦国,相反主动迁都大梁,对西面的秦国,改为防守为主,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魏国当时严峻的外部形势。作为四战之地的魏国,其国力势必承受不起四面作战的消耗,要想巩固霸主的地位,就必须有的放矢,对其中的一面强敌采取防守政策,集中力量对付相对较弱的对手。在魏惠王眼里,秦国虽然屡次败给魏国,但是其民风彪悍,战争潜力强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平定的,所以抓住机会,先挑相对弱小的对手下手,才是最好的争霸手段。

魏惠王眼中的比较弱的对手,就是曾是魏国盟友的韩国和赵国。在魏惠王时期,原本韩赵魏三国的铁杆关系,早已经基本破裂。而魏惠王也把统一三晋大地,兼打压齐国作为这时期的战略重点。这以后,魏惠王一度暂停了对外用兵,在西面修筑长城抵御秦国进犯,严守国门,在国内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积累力量。自魏武侯时期开始,魏国生产破坏严重、民力疲敝的局面得以改变,魏国的实力持续增强。在此期间,经过励精图治的齐威王,已经成了魏国最主要的敌人。

齐威王与魏惠王的较量,是以失败开始的。魏惠王东迁大梁后,和齐国发生了多次战争,这时候的齐国虽然经过了整顿军队,战斗力大为提升,却依旧不是魏国的对手,长期南征北战的魏军,在作战经验和战斗素质上远远高于齐国人,何况他们还有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庞涓。这样强悍的军队,除非有神人帮助,否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败的。

而似乎老天爷也在眷顾齐威王,数次败北于魏国的齐国军队,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可以扭转他们命运的“神人”——孙武的后人孙膑。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兵家,孙膑今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和魏国统帅庞涓的那段恩怨纠葛,也是后人恒久讨论的话题。孙膑和庞涓最早都师从于战国兵家鬼谷子,孙膑更得到了鬼谷子代为传授的祖先遗产——《孙子兵法》。作为孙膑师兄的庞涓,因为妒忌孙膑的才华,假意邀请孙膑来魏国发展,事后又翻脸诬陷孙膑通敌,结果害得孙膑被处以“膑刑”,挖去了膝盖骨,成了终身残疾。孙膑凭借他的隐忍,更靠着齐国使臣的帮助,终于逃到了齐国,在得到了齐威王赏识后,被委任为齐国的军师。

说孙膑是扭转齐魏战争战局的关键人物,不只因为他的才能,更因为他的作战方式,恰恰切中了魏国的“死穴”。在齐魏两国军队战斗力差距暂时不能拉开的情况下,战胜魏国的办法,也就只有一个:必须要用高出对手一筹的战略眼光,牵着对手鼻子走,想尽办法分散敌人兵力,集中自身优势打歼灭战。可魏国的主将不是莽夫,而是同样足智多谋的庞涓,这个狡猾的统帅外加这支彪悍的军队,也只有孙膑能够对付他。

孙膑到达齐国后,虽然成为军师,却很少抛头露面,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训练军队,提升军队战斗力上。这时期的魏国,在东面挫败齐国,西面阻遏强秦后,开始放心大胆地攻打周边的赵国和韩国。特别是对于赵国,他更志在必得,如果占有了位于中原北面的赵国,对中原诸侯,魏国就会形成“坐北朝南”的优势战略地位,当年的晋国就是凭此称霸江北的。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举进攻赵国,赵国无奈之下向齐国求救,在经过了多年对魏国的隐忍后,这次齐威王决定出手还击了,他以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率领8万精锐火速驰援。就是在这一战中,孙膑拿出了他独特的“围魏救赵”战法,不去救援赵国被围困的都城,相反率军直扑魏国都城大梁,以攻其必救的战法牵着魏国鼻子走。魏国果然被牵了鼻子,近10万魏军撒丫子玩命赶,在赶到桂陵的时候,被以逸待劳的齐军包了饺子。士气高昂的齐军碰上人困马乏的魏军,自然猛虎下山,战斗没有了悬念,齐国大胜!

桂陵之战是齐国崛起道路上的重要一战,齐国通过此战酣畅淋漓的胜利,不但打破了自身多年的“恐魏症”,更向列国诸侯昭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但魏国的元气并没有因此遭到损耗,就在桂陵之战结束2年后,以为魏国元气大伤的秦国、韩国、赵国、楚国组成联军,赵楚韩三国将魏国主力包围在襄陵,秦国主力大肆攻打魏国西河边城。战斗起初进行得很顺利,多线作战的魏军力不能支,陷入到苦战之中,而秦军在西线的进展也顺利,一路收复沦陷多年的西河失地。但绝境之下的魏军,再次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魏国先是在襄陵大破三国联军,接着火速西进,击退秦国的入侵,短短数日奔波南北,将两线的强敌打了个稀里哗啦。齐国魏国之间的争霸,这时其实还没有分出胜负。

在桂陵之战结束后的十几年间,齐国和魏国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公元前342年之前,魏国通过连续对外战争的胜利,再次确立了他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而齐国却在韬光养晦,静看魏国嚣张。公元前342年,魏国又发动了对韩国的进攻,齐威王火速出手,再次派遣田忌和孙膑为帅出兵救援,这次孙膑故伎重演,再次故意进攻大梁,迫使魏国回军,但庞涓也学乖了,他们并不急于追击,而是慢慢尾随在齐国军队身后,静静等待着机会到来。机会终于到来了,庞涓发现,齐国军队每天扎营后用的炉灶一天天减少,早习惯军旅生活的他立刻做出一个自信的判断:齐国人在崩溃,在逃跑。得到判断的庞涓火速行动,企图一举将齐国军队尽歼,他带领轻骑兵追杀到马陵道时,却发现再次上当了,这里埋伏着大批的齐国士兵,用弓弩不断地射杀魏国军队。痛悔无比的庞涓感叹:“没想到,我还是让孙膑这小子扬名于诸侯了。”感叹完毕后,他主动冲向齐军阵营,壮烈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