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天城”之争

在1915年那场入侵中国的战争以失败告终后,寺内正毅等日本政界高层人士改变了原来强硬蛮横的对华政策,改为软的一手,以金钱和平渗透的方式图谋在华竖立代理人,控制中国政府,从而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这一政策是早就确定下来的,但刚才西原龟三却从胜田主计的话里,听出了浓浓的血腥味。

“我们的计划,现在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胜田主计看出了西原龟三心里的疑惑,解释道,“支那对日本来说,太大了,现在的支那政府,还不足以号令全国,所以我们控制支那政府只是实现吞并支那的一个方面。”

“我知道,您的意思是,一个分裂和动荡的支那,才更加符合日本的利益。”西原龟三明白了胜田主计的意思,“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要征服支那,必须征服满蒙。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支那的分裂,才是日本得到满蒙的最好机会。”

“这也是寺内君生前为什么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非要出兵西伯利亚的原因。”胜田主计说道,“可惜,国内偏偏有那么多愚蠢的家伙,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不愿意看到这一点。”

想到寺内正毅的才略和远见,西原龟三又不由自主的叹息了一声。

“现在的支那,正处于分裂的边缘。”胜田主计说道,“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对,以我对段祺瑞的了解,就是他能完成支那的统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那政府,那时的他,恐怕就不会轻易的接受我们的控制了。”西原龟三说道。

“正是这样。”胜田主计说道,“我们和他本来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他非常清楚这一点,在这方面,他要强过他的儿子。”

“段祺瑞对支那海军的影响力有限,但他对支那陆军的影响却超过了那个杨朔铭,支那和日本不同,不是海军国家,海军对政府的影响远远比不上陆军。”西原龟三说道,“但那个杨朔铭,财力雄厚,又有美国人的支持,而且手中也有一支强大的陆军,他们之间的争斗,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只要他们斗起来就好。不管最后谁是胜利者,实力都会有非常大的损耗。到那时,支那政府将没有力量反抗我们。”胜田主计阴沉着脸说道,“现在支那海军已经构成了对日本的真正威胁,日本海军需要时间得到更加强大的战舰来对付它们。”

“是,我们有强大的造船工业,有优秀的设计人才,而支那人没有!他们可以从美国买来这样的战舰,但他们自己想要建造这样的战舰,却是不可能的!”西原龟三说到这里,脸上突然现出了无比自信的光芒,“有些东西,不是用钱就可以买来的!”

而此时此刻,在日本舰政本部第4部的一间设计室里,两个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从我们现在了解到的数据来看,支那海军的战列巡洋舰设计是非常先进的,几乎可以算作是一种快速战列舰了!”刚刚来到舰政本部第4部任职的藤本喜久雄指着桌子上的一张张简图,说道,“这种设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那些简图所描绘的,正是中国海军的“光荣”级战列巡洋舰。

“支那人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采用的都是三联装主炮的设计,虽然有利于加强防御,但其射弹散布界过大,命中率很受影响,这一点已经在欧洲的海战中得到了证明!”计划处主任平贺让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气,“我们的最新一级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绝不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

听到平贺让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藤本喜久雄不由得十分恼火,但他还是强压住了心头的怒气,没有发作。

对于舰政本部有名的“平贺不让”,初来乍到的藤本喜久雄算是领教了。

藤本喜久雄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平贺让对已经经过凯尔特海大海战的战斗检验的这种成熟设计的优点视而不见,非要采取“纯英国血统”的双联装炮塔布置方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发生的历次海战中,从福克兰海战、多格尔沙洲之战到英德日德兰大海战,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被证明具有很大的价值,日本政府修改了自1907年起公布的新的帝国国防方针,提出了新的“八八舰队”规划案,按照这个方案,日本海军不仅将经历战舰数量的巨大变化,也将经历海军造舰技术上的革新和飞跃。

早在1911年2月,英国便将“金刚”号战列巡洋舰的全套图纸交给了日本,日本方面遂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本国建造“超弩”级舰的工作。9个月后,第一艘日本本国建造的超弩舰“比睿”号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为了培养民间造船厂的经验,后续的“榛名”号和“雾岛”号也分别交给了川崎神户造船厂和三菱长崎造船厂,这也是日本民间船厂第一次建造主力舰。

从1909年到1911年,搭载5座双联装14英寸炮的“纽约”级战列舰和搭载三联装炮塔的“内华达”级战列舰陆续出现在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中,英国海军则在建造搭载5座双联13.5英寸炮的“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铁公爵”级战列舰。各国的战列舰都出现了大型化、航速增加、主炮强化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日本方面利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图纸,将其“战列舰化”,建造了前所未有的搭载12门主炮的4艘“扶桑”级战列舰。在建造“扶桑”级战列舰的时候,日本海军曾向英国维克斯公司征询意见,在维克斯公司提供的方案中,便有三联装主炮的设计方案。如果这一方案能够得到实现,“扶桑”级战列舰将在日本海军中首度搭载三联装主炮。采用三联装主炮的优点是可以强化防御,但是射弹散布界过大,命中率不高,因此被日本海军部否决。经过日本海军舰政本部的反复讨论,最后决定采用14英寸主炮、6座双联装炮塔、沿舰体中心线配置的方式。然而舰政本部没有考虑到的是,随着炮塔数目的增加,需要加以防御的装甲带也要随之延长,而且挤在中部的三号和四号炮塔及其弹药库占用了一部分锅炉和主机的空间,导致“扶桑”级战列舰的航速过低,需要防护的部位过长。象“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主装甲带只占水线长的33%,而“扶桑”级战列舰竟然占到了60%,而且“扶桑”级还比“金刚”级要短9.2米,由于主炮塔配置得过于密集,“扶桑”级战列舰在齐射的时候,炮口爆风会覆盖全舰,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尽管后来舰政本部对“扶桑”级战列舰又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盲目追求炮塔数目的“扶桑”级战列舰和后来的“伊势”级战列舰仍然属于不成功的设计。而舰政本部之所以明知其缺陷而仍追求主炮塔的数目,是与其主要假想敌美国的造舰进度有关的。因为从第一级搭载14英寸主炮的“纽约”级战列舰起,美国海军以平均每年两艘的速度建造新舰:“内华达”级2艘(1911年计划),“宾夕法尼亚”级2艘(1912-1913年计划),“新墨西哥”级3艘(1914年计划),“田纳西”级2艘(1915年计划)。日本造船工业根本不具备如此强大的造舰能力,因此日本海军才想以“质的凌驾”来弥补“量的不足”。然而只凭借多搭载主炮的方式来与美国海军抗衡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而在大正三年(1914年),日本海军又开始探讨将战舰主炮再度升级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