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圣墓”的终结(第2/3页)

“由于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较长,列宁尸体已出现了一些变化。脸和手出现了黑色斑点和褶皱,嘴唇、眼睑等处开始出现微小的错位,皮肤呈土灰色,耳部干瘪,整个身体和手部均出现大面积灰绿色尸斑沉着。1月26日,列宁尸体已呈现‘危机状态’,一些专家认为不立即采取措施,尸体保存计划就可能泡汤。”

“苏联政府专门委员会在对尸体进行检查后还做出这样的记录:‘……鼻头,主要是下部表面和鼻翼有轻微色素沉着,呈革状,变薄。上眼睑下垂,眼球凹陷。眼睑肤色,特别是下眼睑呈严重土灰色。左眼下眼睑软骨边缘以下变形,眼睛微张。耳轮干化,向内部和前方卷曲。’就在26日当天,专家开始对列宁尸体进行紧急处理。专家先用含有醋酸和过氧化氢的溶液对尸体内腔进行处理,然后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使防腐药剂能够深入皮肤和骨头内部。一星期后,尸体再浸入酒精溶液中。列宁尸体经过处理后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皮肤的颜色也大大好转。”

“俄罗斯专家是在列宁墓地下进行这项工作的,当时条件和设备均很简陋,工作间温度接近零度。刚开始,工作人员对自己的防腐结果并没有太大把握,因此,他们昼夜观察,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尸体。直到腐化得到根本控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列宁墓建成后,遂成为全苏联的一个圣地,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苏联民众到这里瞻仰。当然,也有许多‘反革命分子’鱼目混珠,夹杂在民众队伍中试图搞破坏活动。”

听了林毓英略带揶揄的话,很多人都笑了起来。

“这说明,俄国人还真不都是被洗脑了的。”杨朔铭点头说道。

“有一次,一名游客在经过瞻仰大厅时,突然冲出群众队伍,把一把锤子投向列宁棺柩,锤子击碎了棺材上的玻璃,砸在列宁胸部。还有游客曾两次向列宁尸体投掷汽油瓶,一个瓶子打中棺材,并起火燃烧。还有一次,一名参观者冲到棺材前,用脚踹碎了玻璃,玻璃渣落到尸体脸部,造成损伤,列宁墓被迫关闭几天,对尸体进行修复。”

“30年代,一位来自集体农庄的名叫尼基金的社员冲进列宁墓,准备向列宁尸体开枪射击,但被安全保卫人员当场发现,这位社员当场自杀。这起事件后,苏联逐渐认识到列宁墓安全保卫的重要性,便把原来的普通玻璃棺材换成了防弹玻璃,列宁墓进口处也设置了安全门。”

“1934年1月,在列宁逝世10周年纪念日时,苏联政府还组织专门委员会对列宁尸体保存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正在大学最后一年级学习的兹巴尔斯基也经父亲推荐、委员会批准正式进入列宁墓工作。”

“此次战争期间,苏联专家对列宁尸体再一次进行了全面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尸体防腐程度。专家还选择了最佳滤光镜,让柔和的光线照在暴露在外面的脸部和手上,列宁犹如死而复生。”

“1942年1月,由于包裹尸体的纱布消毒不够,尸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霉变,苏联专家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及时控制了细菌的扩散,使列宁尸体避免了腐烂。”

“6月29日,苏联政府委员会在阿布里科索夫院士领导下再次对尸体防腐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论为:‘列宁的遗体与以往检查相比处于最佳状态。在新的棺柩中,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就像正在熟睡一般。’”

“苏联最高领导人看到这一鉴定结论非常高兴,决定重奖为领袖尸体保存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兹巴尔斯基的父亲因此被授予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得列宁勋章,兹本人也获得红色劳动勋章。”

“就保密性而言,列宁墓不亚于政府的空防设施,列宁的尸体安放在水晶棺内,棺内保持16摄氏度常温,由中央控制系统的仪器监视,各种指数都非常精确,甚至比医生要求的还要高。每天中午1时,列宁墓关闭。每逢周一和周五,列宁墓不开放。这是医护人员作例行检查的时间。他们打开水晶棺,对尸体进行认真检查后,给死者的面部涂上特制的药液,然后再将水晶棺重新封上。此外,他们每隔18个月要对尸体进行一次专门护理。这时,要用专车将尸体从瞻仰厅运到护理室,将其放进一个池子,用专门配制的药液浸泡一两个星期。然后,专业人员再重新给列宁换衣、化妆,把尸体安放好,呈‘安睡’状态。一切整理就绪后,尸体又被送回瞻仰厅。”

“保存尸体是个巨大的科学难题。事实上,列宁死去一个月后尸体便开始迅速腐烂,苏联的科学家们一筹莫展。而后,兹巴尔斯基教授用自己的防腐办法暂时遏制了尸体的腐烂。此次战争期间,列宁尸体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1943年底,列宁的尸体又开始腐烂。于是列宁尸体的一条腿和部份左肢被截去并安上人造假肢。去列宁墓参观的人都发现,列宁象是显得年轻了。”

“1944年,为了防止被我军轰炸,斯大林曾下令将列宁的尸体运出莫斯科,当列宁的尸体被从列宁墓搬出后,便又开始腐烂。此时,兹巴尔斯基教授因为得罪了一位高官,已经被送往前线当炮灰了,他的接班人在尸体紧急防腐处理方面经验不足,于是斯大林同医务人员商定,将暂时尚未腐烂的头部同躯干分开。同时决定制作人体模型代替原来的身体。手术进行得相当成功,列宁的躯干则被火化,秘密运回家乡埋葬。头部则被安装到一个人造躯体上。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参观者丝毫没察觉。”

“那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其实只是一个头?而不是一整条腊肉?”杨朔铭听到这里,明白了过来。

“是的。”林毓英听到杨朔铭竟然用“腊肉”一词来形容列宁的尸体,既惊讶又好笑。

“做这么一条腊肉,费用恐怕是很高的吧?”陪同杨朔铭前来的徐元锦元帅也让杨朔铭的一句“腊肉”给逗笑了。

“据那位兹巴尔斯基教授说,每一年,光尸体的维护费用,就不少于100万卢布。”林毓英说道。

“得花这么多钱?”徐元锦吃了一惊。

“把钱花在这方面,却宁可让老百姓饿死,这就是所谓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制度的优越性。”杨朔铭冷笑了一声,“明明让人们生活在地狱,却偏偏能说成是天堂。果然是优越的很啊!”

“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如此而已。”周冠笙叹息道。

“谎言终究是谎言,真理永远是真理。”陈乾声摇了摇头,说道,“谎言终有被戳穿的一天,如同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