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替我见证(第2/3页)

“此外,俄舰队已经进入旅顺港,正在炮轰炮台,目前已经有两艘俄国运兵船靠岸登陆,同时俄舰队已经做出分兵,两艘重巡和两艘轻巡,已绕至青泥洼(今大连湾),目前激战依然在持续,此外据我们一艘在金州湾的侦察船报告,那里也发现了两艘俄国军舰,其中包含了一艘战列舰。”

随着张作霖的声音,整个指挥室内鸦雀无声,当一位参谋将代表俄舰的两只木船模型分别放到了金州湾和青泥洼外海,每位在场的军官们,都仿佛心里突然被堵上了什么东西,沉甸甸的!

金州湾和青泥洼遥遥相望,中间只隔着一道细长如颈脖般的陆地,只要俄国人迅速拿下中间的制高点南山,那么北洋将彻底被清缴一空!

两年前,北洋也面临危机,但那时是太平洋军打败了日本人,使他们最终逃过一劫,但这一次即便是现在就派陆军强行登陆,恐怕……也为时完了!

陈平身子抖了一下,脸青的都有些发黑了,身边的参谋连忙扶住了他,搀扶着慢慢座到了椅子上。

“我没事。”陈平推开参谋,从兜里掏出香烟,火柴划出一道美丽的明焰后,冉冉青烟顺着指缝慢慢升腾而起。

用力吸了两口烟后,他的脸色才缓和一些,继续问道:“俄国陆军有消息了吗?”

张作霖飞快的翻开了第三份电文:“四师侦察连报告,俄国主力已经于傍晚时分抵达长春,依克唐阿部猝不及防,全线溃败,目前俄军已经进驻长春补给休整,如果速度快的话,三天后即可抵达奉天、兴京一代。”

“旅顺方向情况也很不妙,督则旅顺防务的总办龚照玙趁北洋与俄国舰队决战之极,带领鱼雷艇率先逃离,此外金州守将赵怀业也已经连夜坐船逃走,目前驻在那一带的两万清军绿营已经是群龙无首。”张作霖继续汇报道:“我们预测,最多还要一天,俄国就能基本控制旅顺和金州了。”

“这么说,到明晚这个时候,俄军就能全部控制金州和旅顺?”赵龙抬起头,快步走到了沙盘前,眯起了眼睛,望着金州的位子,两眼冒着红光。

“参谋长,军长,要不让我提前带一师出发,先卡住金州后的三十里台,把俄国人堵在旅顺半岛内没法北上再说!”见形势紧急,军长和参谋长又都面色不悦,一师师长洛风立刻喊道。

“不行,即便是现在出发,等到一师抵达也需要两天时间,谁也不知道两天内俄国人会打到哪里。”张作霖要了要看,看着沙盘眉头紧皱:“而且我们的舰队主力都不在,若是没有护航便强行登陆,代价将会很大!”

众人纷纷点头,舰队主力不在,光靠几艘小驱逐护送些小股部队还行,但要一次投送万人的部队,那和送死没什么两样。

“龙国章到了那里?”目光中,陈平掐灭烟头缓缓站了起来,走到了沙盘前。一位海军参谋连忙汇报:“两个小时前舰队来电,他们即将通过津轻海峡,预计明天傍晚可以抵达海参崴。”

陈平手指在津轻海峡点了一下,大致丈量了海峡到海参崴的距离后,忽然回过头:“少爷知道这些了吗?”

张作霖摇摇头:“少爷正在接待刚抵达的梁敦彦和唐绍仪两位,说不让打搅。”

“给我吧。”陈平从张作霖手中接过电报,停顿了一下后咬着牙下令道:“告诉宁小川,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必须确保镇远和靖远平安抵达琉球,立即去安排维修船和拖船出发,就算是用拖,也给我把它们完整的拖回来。”

“赵龙,你随我一起去见少爷。”陈平顿了一下后,咬着牙继续说道:“另外,立即把这里的消息全部发给舰队,告诉龙国章。”

陈平一边和赵龙快步向外走去,一边咬着牙狠狠吐出了几个字,明亮的灯光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参谋长那张狰狞的脸庞!

“什么都别留下!”

……

霸海别墅内,李默歪着嘴角笑得合不拢嘴。

一位是留美华童中,唯一对金融颇有心得,曾在耶鲁大学攻读法律,而且因为父辈久居南洋,以经商起家的影响,选修了金融,这在当时的留学华童中极为罕见,这主要是收他父亲曾经在南洋经商的影响。

而另一位更厉害了,唐绍仪,历史上的北洋总理!

但如果让李默二选一的话,恐怕他还是会先考虑梁敦彦,因为目前檀香山最急缺的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外交官,而是懂金融的人。

尤其在文人自古以来就看不起商人,官员更鄙夷弃之,即便是很多书生都不愿意沾染铜臭的年代,一位熟悉西方金融体系的人,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无论是李恩富还是严复,让他们处理政事绝对是顶呱呱的,可要谈到钱,却一个两个愁眉苦脸,现在好了,终于有这么一位懂理财的人到手里了,怎么可能把他放走!

所以李大少爷一开口就把政务院的财政大权交给了他,让这位刚刚加入的新人,惊喜的差点要发疯!

有句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不过最幸福的是,他此刻根本不用考虑选择谁,无论是梁敦彦还是唐绍仪,在琉球呆了几天后均被这里欣欣向荣的气氛感染了,全都答应留了下来。

新茶飘香,气氛热烈,三人围坐在一起,不时爆发出一连串的笑声,谁都没有注意到,两个身影已经推门走了进来。

听到推门声,李默连忙转身,见到陈平和赵龙,刚要为他们介绍新的伙伴,但看到两人严肃的表情后,心头猛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兆,连唐绍仪和梁敦彦两人也缓缓站了起来,大感不妙。

此时此地,能够让这位太平洋军总参谋长如此严肃,恐怕也只有远东如火如荼的这场战争了。

“北洋水师完了!”

“俄军主力已经推进到了长春,依克唐阿部已经溃散,大概在需要几天,就能继续南下了!”没等李默询问,陈平继续汇报道,递上情报,声音冰冷的毫无感情。

李默眼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两下,虽然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天,可当他真的来临时,却还是觉得胸口仿佛被什么东西锤了一下!

北洋水师,这个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终浓墨重彩的一支军队,一支高级指挥官大都有留洋背影,一支基层军官大都出自沿海贫苦家庭,操守训练完全西化,并拥有一定战斗力,雄踞远东十年的军队,号称大清脊梁的雄狮,终于垮塌了。

这不是士兵,也不是军官的问题,更不是水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大清目前的情况造成的,帝后一党粉饰太平,挪用军费办万寿宴,修颐和园。后勤补给,各地机器制造局也均有他们的人把持着,炮弹掺沙也仅仅是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