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结婚礼物:装甲营(第2/3页)

剩下的半数坦克二百多辆在战略预备队手里,一百多辆在首都卫戍军手里。不用说,他们也是尽量平均分配。最大的单位就是坦克连,一连有15辆、20辆的样子。就这样,还是有的师有坦克,有的师没有坦克。

战略预备队将近100万人、首都卫戍军10万人,都才各有一二百辆坦克,你人民卫队1万人,要是一下配上一百来辆坦克,不用说,那会像年三十的礼花一样炫。

现在向小强要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话,就应该把坦克全让出来,因为无论战略预备队和首都卫戍军,都比人民卫队更需要坦克。因为他们需要用野战击溃清军,而人民卫队不过是打巷战而已。

但对向小强这个装甲战粉丝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就算把这一百多辆坦克全给别人,别人也会平均分配,拆成连、排,拆成每公里只有几辆的程度。那和没有也差不多。

这样还不如集中在他向小强手里,保卫南京。

向小强和朱佑榕谈了谈看法。朱佑榕倒是有心把所有坦克都给人民卫队的,但向小强让她知道,尽管把全部坦克集中在人民卫队手里能发挥最大作用,但现实不能这么干。

于是,朱佑榕对向小强“顾全大局”的精神,有了很深的印象。

最后向小强很无私地“让出去”一半坦克,自己留下一半。

“臣准备先组建一个坦克营,”向小强拿着笔在纸上写画着,这也就算顺便给朱佑榕上装甲部队编制课了,“目前无论明军还是清军,最大编制都还是坦克连,因此我们的坦克营将会有压倒性的优势。一个坦克营最好是一个营部、一个通信排、一个修理排、一个侦察排、三个轻型坦克连和一个中型坦克连。每个轻型坦克连编四个排,每排五辆坦克。中型坦克连编三个排,每排也是五辆坦克。这样一个营就是60辆轻型坦克,15辆中型坦克,正好75辆,正好是一半。”

说完向小强扔下笔,一阵激动再次传遍全身。自己有坦克了。大明陆军真正的装甲化,就要从人民卫队开始了。

……

第二天,1月19号,大年二十六。临近除夕,大街上却没一点“年味儿”。往年这个时候,街上早就到处爆竹声声了。但是今年因为打仗,为了不与枪炮声混淆,所以长江沿岸都禁止放炮。街上冷清清的,过年的气氛被战争破坏殆尽。要不是留守的市民贴上了春联,简直感觉不出马上就要过年了。

向小强的心情却十分澎湃。他坐在车里,要去检阅自己的装甲营了。朱佑榕一道圣旨,各部门一溜绿灯,效率奇高无比。一百多辆坦克刚从平板火车上开下来,就按向小强的要求选出75辆,开到位于城东孝陵卫的人民卫队兵营了。坦克兵都是从陆军坦克学院选拔的最优秀毕业生担任,又从首都卫戍军的坦克部队里,选了二十几名最有经验的军官,来担任连长排长。

最近接连好几天都没出太阳,从昨天夜里起,雾气就重了起来,到了今天上午,雾已经很浓了,尤其是出了城,过了月牙湖,从路左边紫金山的树林里弥漫出浓重的雾气,一片白茫茫,路右边的农田更是看不出十几米去。

前天送来的大雾警报还是很准的。想必现在长江上大雾更是浓。烟雾是进攻者最好的朋友。清军要是想突破长江防线的话,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向小强的两辆轿车驶入几道关卡,进入人民卫队的主营区。路两边一排排的营舍在浓雾中时隐时现。

……

最后驶过了一道机枪碉堡把守的大门,没有营舍了,好像进入了一片开阔地。

浓雾中,一辆辆铁灰色的大东西时隐时现,隐隐露出装甲板、炮管、履带、编号……

每一个“东西”的前面,都笔挺地站着两名年轻的黑衣士兵。还有一人从顶上露出半截身子,也站得笔直。

两辆汽车停了下来,向小强抑制着激动的心情钻了出来。李根生也从后一辆车中钻出来。作为机动队的队长,装甲营的直接上司,他恐怕比向小强还激动。

“立正——”

一声整齐的皮靴声,坦克场地上齐刷刷地立正。

坦克营长带着全营军官在车下列队敬礼。

向小强缓缓把手举到头边,神色坚毅地向他们还礼。

营长高声命令道:

“全体——打开车灯——”

霎时间,浓雾中现出两排雪亮的车灯,整齐地排列两侧,标示出每辆坦克的位置。

然后,他一个原地转身,面对向小强,中气十足地吼道:

“司令大人,人民卫队机动队第一坦克营营长石胜利,参见大人!现全营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向小强略一点头,营长一个转身,高声喊道:

“检阅——开始!”

路尽头的政工队军乐团早已排列整齐,指挥漂亮地耍了一下指挥棒,嘹亮威严的军乐响彻场地。

向小强裹了裹黑色披风,轻扶着佩剑,在军乐中缓步向前走去。一行军官跟在身后。

“一连全体官兵,向长官——致敬——”

每走过一辆坦克,这辆坦克的乘员就“啪”地敬礼,目送着向小强走过,再“啪”地放下。

向小强一手扶着佩剑,一手举在帽边,雪白的手套,向身边的坦克乘员还礼。微微颔首,向他们报以赞赏的微笑。

“二连全体官兵,向长官——致敬——”

“三连全体官兵,向长官——致敬——”

“四连全体官兵,向长官——致敬——”

……

向小强向左右弟兄敬礼,也在观察他们身后的坦克。

这些坦克并没有后世坦克、甚至也没有二战中坦克的那种威风凛凛的样子,都是个头都不大,身材五短,只有两米多高,显得又单薄又瘦弱,感觉比面包车大不了多少。直来直去的身板,很少有弧形或斜面,小炮塔上伸出一段短短的小炮,像猪鼻子一样。

向小强不禁微微皱眉。尽管他早有思想准备,知道这时候的坦克都是什么东西,昨天也看过了资料,但乍一看到实物后,仍然是一阵下意识的失望。丑,太丑了。

没办法,二战中虎式、豹式、T34、JS等漂亮的形象在他心中的影响太深了。眼下三十年代中期的坦克,活像一只只丑小鸭。

唯一看得顺眼点的地方,就是它们和欧洲同期的轻型坦克相比,身材还要低矮一些,底盘宽大一些,履带也宽出三分之一的样子,看样子整体重量散布的比较好。这应该是考虑到南方多山、多雨的特点,便于它们在丘陵、泥泞地带越野的缘故。

目前明军现役坦克主要有四种,轻型坦克“闪电-1”型和“闪电-2”型,中型坦克“闪电-3”型,重型坦克“雷鸣-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