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英国还是德国(第2/3页)

接着朱佑榕跟他说明了情况,基本上就是十四格格预先告诉他的样子。然后朱佑榕有些犹豫地说:

“挺之,我请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想请你帮我拿拿主意。因为如果我们要是派人去的话,我觉得你比较合适。你是军界的,对政治、外交事务参与度不高,不像派大臣、或者派外交官那么显眼。而且你的地位又够高,足以代表我。最关键的是,这次一定要是非官方的,而你刚刚完婚,可以以私人身份去度蜜月。”

向小强是很希望跟德国有限合作的。因为他知道德国已经把手伸过来了,这时候如果握住,肯定会有很大油水,比从英国那里得到的大得多。大明跟英国混,得到的好处太虚了,还老得像个小弟一样。这次大明有难,英国就抄着手在那里看,事实已经摆出来了。

但现在跟德国交往,首先是地位平等的,甚至大明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德国需要大明,比大明需要德国更迫切。大明将会得到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向小强知道,希特勒这个人不小气,为达目的,是很舍得出大价钱的。

向小强没把这些理由说出来,而是先让朱佑榕谈谈看法,他先听听。

出乎他意料的,朱佑榕分析起国际关系来,条理清晰,很有见解,完全不是她平时不工权术的样子。向小强这才知道,朱佑榕虽然处理人的关系上比较单纯,但处理国家的关系,真是很有一套。她也许不是个好领导,但看来却是个不错的外交家。

几十年以来,大明的“公主外交”一直是很成功的。朱佑榕也是从小就被重点培养,由最优秀的外交家教导,又跟着父皇母后出访世界各国,整日在外交活动中历练,后来又独自频繁出访,可以说,已经是一位颇合格的年轻外交家。

向小强原以为朱佑榕也有意接触德国,是被内阁的老头们忽悠的呢,原来她自己也对里边的利弊看得很清楚。

“这几天我又细细研究了一遍三十年来的重要外交文档,”朱佑榕托着额头,轻咬着羽毛笔,皱眉说道,“我有种感觉,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英国正在渐渐地抛弃我们……到了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际上已经把我们抛弃了……大明,也不再是十九世纪那个大明了,英国,不再是十九世纪那个英国了。三十多年中,英国的注意力日渐从全球,渐渐缩回欧洲。到了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已经不愿为了盟友出头了。”

向小强盯着朱佑榕,点点头。这妮子分析的太精辟了,一眼就看透了。和向小强在后世、在二战之后看到的史料分析一样。“战争恐惧症”和“软骨症”牢牢扼住了英法,希特勒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不断用“打仗”来讹诈,屡屡成功。只不过那是战后,怎么说都是事后诸葛亮。朱佑榕却是在战前好几年,就把英国看透了。

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王室成员都云集伦敦,出席葬礼。那时候南明德永皇帝也跨越重洋、不远万里的去了。

而这一次,1936年1月20号,也就是不到一个月前,英王乔治五世去世了,朱佑榕就没去,只是发了唁电。当然,那个时候大明正在忙南京保卫战,朱佑榕有很充分的理由不去。但是,明清战争结束后再品味一下,总能品出一种味道来,似乎这就是一个信号,明、英两国将由此疏远。

向小强心中一个念头闪过,笑道:

“沈阁老什么看法?”

朱佑榕脸微微一红,有点担心向小强这么问,是以为这些都是沈荣轩教给她的。她解释道:

“唔,沈阁老也是同意我这个看法,他也觉得英国盟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了。尤其是这次明清战争,全世界都看到英国袖手旁观,坐视我们险些破国。那么今后我们手中的英国牌,连装装样子、吓唬人也做不到了。但是沈阁老好像并不看好德国。他倒是主张你到欧洲走一趟,多走两三个国家,最好到莫斯科去试探一番。他觉得和德国相比,苏联的作用就大得多了。……不过,我总觉得苏联不地道,和它打交道要谨慎。”

向小强暗暗佩服沈荣轩。沈阁老真不愧是一国首辅,情势看得那么请,一石二鸟也玩得那么好。的确,在这个时候,德国的处境很难让人看好。这倒不是水平问题,而是希特勒后来那一连串外交胜利,运气的成分太大了,简直是老天在帮他的忙。在1936年初,不看好德国才是稳妥的、负责任政治家的表现。那些看好德国的,不是天才就是赌徒。

那么除了德国,最值得大明去拉拢的国家是谁呢?只有苏联了。交好苏联,就可以在北边对满清形成战略包围,大大减轻南明面临的危险。也就是说,在现在的一流政治家看来,带苏联玩,才是实实在在的,甚至比跟着英国玩还实在。而带德国玩,那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苏联现在处在政治孤立中,也很希望打破这种孤立。而满清直接和苏联远东边境接壤,有和日本走得那么近,苏联卖它几件武器倒可能,跟它结盟,不可能。

但是,苏联是那么好拉的吗?向小强知道,斯大林是个比希特勒更难对付的老狐狸。你跟他讨价还价,绝对别想占到一点便宜。对希特勒,向小强心里还有点谱,知道他的痒痒肉在什么地方,知道怎样顺着他的毛捋。对斯大林,向小强是一点信心也没有。这老家伙隔着几百公里就能闻出你有求与他,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然后会在谈判桌上敲骨砺髓,把你吃的渣都不剩。

对于斯大林,没一个人能从谈判桌上讨到便宜。希特勒不行,后来的罗斯福、丘吉尔也不行。……向小强自然知道自己也不行。朱佑榕也不行,沈荣轩也不行。

朱佑榕这女孩大概也是外交天才,凭着感觉就能说出苏联“不地道”,不好打交道,很是难得。向小强凭着后世的大量知识资料,看问题才和朱佑榕大致持平。

向小强像一个老师看着学生一样,很满意地望着朱佑榕微笑点头,然后又随口点出了几点,都是朱佑榕说不出来的,比如希特勒的性格和斯大林的性格,他俩分别须习惯怎样看问题,等等。这凭着后世知识的随口几句,立刻让朱佑榕佩服不已,立刻觉得向小强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国际政治上有独到的见解。

两人谈了一上午,决定拍板,向小强以私人身份去欧洲度蜜月,时间在一个月到四十天,主要目的地就是德国和苏联。向小强先去德国探探路,如果德国那边谈的很理想,双方可以确定“恋爱关系”的话,朱佑榕随后就会正式出访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