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海军准将邓尼兹(第2/4页)

“怒发冲冠,凭澜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两人扯着嗓子嚎完,又是一仰脖子,把杯子里的白兰地灌下去了。不过这次的酒是警卫倒的,就那么一点。要不然向小强非趴在这儿不可。

起初只有几处稀稀拉拉的掌声,然后很快,叫好声和跺脚声几乎把大厅天花板给爆了。德国军官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调子、这种醉酒后放声而歌的粗犷感觉,再加上每人脑子里的酒精刺激,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腾起一股热血,高举酒杯,又“吼”起来。

德国人不愧为离不开音乐的民族,军人们也不例外。几杯酒下肚,大厅里又唱起了《莉莉·玛莲》。

这首歌太著名了,一战时候就广泛传唱于双方战壕内,到了二战,又被双方士兵疯狂喜爱。以至于后来纳粹的“广电总局”以扰乱军心为名“封杀”了这首歌,女主唱Lale·Anderson和相关人员也被关进集中营。但好作品从不会因为独裁政权的“封杀”而消失。《莉莉·玛莲》反而在德国越唱越响,最后见证了纳粹政权的灭亡。

“曾经在雄伟的兵营大门旁!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最爱的,莉莉玛莲!最爱的,莉莉玛莲!……”

满大厅德军军官们兴高采烈,举着杯子、跟着节拍跺着脚,摇头晃脑地大声唱着,那么一首哀婉缠绵的歌,被这些人扯开喉咙,唱得跟军歌一样。

……

酒过三巡,闹得差不多了。这时候灯光突然全灭了,整个大厅一片黑暗。

就在军官们在黑暗中抱怨的时候,远处出现了一处微弱的火光,摇晃着越来越近。到了近处看清了,那是一只大蛋糕,上面插着二十几支蜡烛,用一个小车推着过来。

军官们都释然地大笑起来,回头找向小强。向小强也开心之极,在几个将军的簇拥下围到蛋糕旁边。

弗立契和雷德尔都是上将,又各是陆海军总司令,今天这里他们两位地位最高。德国陆军又在海军之上,因此弗立契代表第三帝国军界将领们,祝大明帝国的向将军生日快乐,祝两国的友谊地久天长。

乐队又演奏起《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曲子。向小强听着很亲切,他不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写的,反正看样子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很流行了。

紧接着向小强弯腰一口气吹灭了25根蜡烛。

……啊,这是穿越过来第一个生日啊,而且还是跟一群纳粹军官一起过的……向小强不禁想到了他在后世的家人、朋友,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但他马上就一笑释然:在这个时空一年,在那边只有一天。现在那边只过了几个小时而已。哈哈。

大厅里重新灯火通明,侍者捧上餐刀,请向小强切蛋糕。

向小强低头一看,只见这个桌子般大小的蛋糕上面图案很是雷人——两面巨大的旗帜交叉,一面是德国的卍字旗,另一面是大明的蟠龙旗。在两面旗帜下方,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奶油精致地绘出了陆地和海洋的轮廓,还有各主要国家的边界形状。

整面图案勾勒精美、细致,透着德国工艺的一丝不苟。这些德国人,连做奶油蛋糕也像做汽车发动机一样。

向小强和将领们围着蛋糕欣赏着,都为图案的精美做工和巧妙构思啧啧赞叹不止。

他突然想起来,欧美国家的世界地图和中国的不一样,中国的总是把太平洋放在中央,而欧美总是把大西洋放在中央。但是,今天这只德国造蛋糕地图上,却是把太平洋放在了中央。

而且,在太平洋的右下方,有一行黑色果酱的德文字,下面还有一个签名。

警卫告诉他,这行文字是:

祝向将军生日快乐。——阿道夫·希特勒

向小强突然明白了把太平洋放在中央的原因。这不是为了照顾中国的习惯。一般人也想不了那么细。

他抓过餐刀,看了一眼横在正中央的苏联,微微一笑,一刀劈下,从乌拉尔山脉把苏联划为两半,然后继续往下切,餐刀向左拐了一下,绕过中国的新疆、西藏部分,然后继续向左偏,把中东地区也包括在右边,接着向右拐回来,在印度洋中央一刀拉下,把欧洲和非洲都切到了左边。

向小强抬起脸来看了一圈周围的德国将领,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这块大蛋糕。尤其是海德里希,密切注视着向小强手中的餐刀。

向小强微微一笑,又开始了第二刀:从白令海峡切下,然后向右绕了一个大弧形,把夏威夷群岛、大洋洲都归到左边,一直切到南极洲。

这两刀,把整个亚洲和整个大洋洲都切了进来,把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切了出去。

向小强哈哈一笑,扔下餐刀,把下面的细部工作交给了警卫。

海德里希显得很兴奋,点着头,呵呵笑起来,率先鼓起了掌。紧接着,那些党卫军官也跟着鼓起掌来,最后,大厅里掌声响成了一片。大部分靠后的军官们都没看到怎么回事,一边鼓掌还在一边相互询问着。

……

大家象征性地吃了几块蛋糕后,开始上大菜了。向小强不懂西餐,吃不出来这次的菜肴和上次戈培尔家的哪个档次高。不过这次是冷餐会,基本没有热菜,大家都是站着托着盘子,像自助餐那样,用夹子选菜吃,一边聊着天,自由走动,跟自己感兴趣的宾客接近。

向小强自然成为了宴会的中心,总是被好几个军官围着,身边的警卫不停地翻译来翻译去,忙得晕头转向。德国军官几个人同时跟向小强说话,警卫却只能翻译一个人的,弄得向小强经常回答的驴头不对马嘴,最后警卫不得不看对方的军衔,只翻译军衔最高的,其他人则扔在那里。

向小强没想到远在有着骄傲传统的德国陆军,自己也有了这么多追星族。不过他注意到,主动围着自己的都是一些年轻军官,主要都是些校官,还有党卫军。而自己想接近的将军们,却散在远处,三三两两地互相聊天。

向小强早就看准了一个海军准将。那个准将四十五六岁,并不像其他将军们那样眉飞色舞,而是站在那里,和身边的两个海军军官探讨问题,左手托着酒杯,右手一左一右地比划着什么。

卡尔·冯·邓尼兹,现在的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未来的海军元帅、海军总司令、德国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