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的汉语学习(第2/2页)

1935年底费正清离开北京时,他的汉语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升,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博士论文资料的收集和初稿的写作。1936年费正清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哈佛执教。在此后的40多年中,费正清以哈佛为基地,将自己开创的“地区研究”(regional studies)模式推广到全美,乃至全世界。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地区研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关注近现代中国,服务于现实需要;二是在语言技能之外更强调学术训练,特别是各种社会科学方法(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训练;三是在学科分工的基础上强调跨学科研究。其中第二点是费正清反复强调的。如果说19世纪的传教士仅仅凭借长期生活在中国、汉语熟练就可以成为汉学家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随着学科的发展,没有专业训练就显得远远不够了。

1991年费正清去世后,余英时先生在《开辟美国研究中国史的新领域》一文中给予高度的评价:“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美国的中国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动力;哈佛大学历史系正式把中国近代史包括在课程之内是从他开始的。他的逝世象征着这一学术领域的一个时代的落幕。”(《西方汉学家论中国》第2页)其他很多学者也纷纷写文章,回顾费正清的丰功伟绩。在赞美肯定的同时,也有不止一人提到,费正清的汉语水平并不如他的研究和活动能力那么突出,特别是口语水平比较一般,他也很少开口讲汉语,这应该和他早年没有受过系统的科班训练有关,当然也是因为他把更多功夫花在了学术研究方面了。英国人常说,懂英语并不等于就懂莎士比亚。在费正清看来,这句话无疑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语言和学问。

原载《书屋》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