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问鼎之志(第2/2页)

也是赵无恤在鲁国内部的雷霆手段,压服了所以反抗者,才让齐人无机可乘。

既然齐人暂时消停了,眼见农忙结束,赵无恤的幕府却要开始行动了。

过去几个月,县制在组织春耕,调集县兵防御齐人上都显示了其优越性,有了县制后,原本一盘散沙的鲁国像是治好了风湿的病人,变得手脚灵活起来。

这让那些反对者无话可说,于是鲁国便准备设置第二批新县,首先是曲阜及其周边城邑合并为鲁县,此县人口近十万,是鲁国人口最众的县。北部的阳关、龙邑、龟阴、博邑组成了梁父县,这里山势崎岖,邑落狭小,人口不足四万,是人口最少的县。

再就是位于东地和西部交界的费邑、东阳、武城、颛臾等处将组成费县,这里是赵氏幕府控制东地诸大夫的枢纽,也是南下邾、滕、薛等小国,东进莒国海滨的必经之路,在赵无恤的战略布局上是重中之重!

然而,就在设置费县的过程中,却有一个邑公然反抗,他们拒绝交出邑兵和政权,还将那僚吏扔下城墙!

“颛臾不服大将军,武装抵抗设县!”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无恤没有恼怒,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直畅通无阻,有一个反抗者跳出来也好,正好能杀一儆百。

他迅速召集幕府僚吏来商议此事,如今鲁候的朝廷已经完全成了摆设,幕府成了唯一一个说话算数的行政机构。

幕府中沿袭了家臣制度,有家老、家司马、家祝、计吏、工正、马正、车正、仓吏,乃至于宾客、诸吏等。

这些人是向赵无恤个人委质效忠的晋、鲁人士,很受信任,赵无恤让他们预闻政事,托为心腹之臣。但是他们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平时只是没什么权力的僚佐,但却有机会被赵无恤任命为县吏,亦或是率军出征的将帅,称之为“加官”,这些僚吏在任官时可以领取相应俸禄,但随时可以撤换。

在鲁国各县基层,世卿世禄就此宣告终结。

通过这些僚吏,赵无恤的幕府窃取了曲阜朝廷的政权,让鲁国在他的意志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连孟氏、季氏两家都只能老老实实趴着,此时若有人敢反抗大将军的意志,只有死路一条!

颛臾的命运将如何,那些入幕府商议的僚吏们已了然于心。

碾平!堕毁!

但管礼仪的公西赤却有些心忧地等在大将军府邸门口,一旦任官,僚吏们便职权分明,丝毫不可逾越,他没有资格参与军议,便在冉求入内时一把将他拉住。

冉求疑惑地看着他,“子华,何事如何失措?”

公西赤焦急地说道:“子有,你可知晓,夫子现在还在颛臾逗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