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谁是真命天子(第2/2页)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刘欣只好征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政君王太后,但没有恢复其官职。

不过没有关系,刘欣本人因纵情声色,生殖系统透支,身子被彻底掏空,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戊午日(8月15日),驾崩了,时年二十五岁。

和汉成帝刘骜一样,刘欣也没留下子嗣。

太后王政君收回了传国玉玺,下诏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

这时的朝廷已经被董贤之流搞得乌烟瘴气、不成样子。

应群臣举荐,王莽再度出任大司马之职,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

王莽上任,迅速稳定了乱局,拥立刘欣的堂弟、时年九岁的中山王刘衎登基,史称汉平帝。

刘衎乳臭未干,人事不更,一切的政务都由王莽代理。

这回,谁也浇灭不了王莽那一腔安邦定国的豪情和壮志了。

站在权力巅峰上的王莽傲视天下,仰天长啸。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首先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集权班子,培植直接听命于自己的“马仔”,其中,援引大司徒孔光为盟友,增加班子的战斗力,再以堂弟王舜、王邑为腹心,为自己出谋划策;以甄丰、甄邯为亲信,负责弹劾、审判等司法工作;以平晏、刘歆为党羽,平晏掌管机密的军政大事,属于国防部高层;刘歆专门撰写文告、掌控舆论,负责宣传工作。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春,云南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献了一只白毛野雉,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天降祥瑞,纷纷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堪比霍光,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待遇。

王莽断然拒绝,他上书宣称,自己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共同定策的,奖励的话,就先奖励他们,至于自己,以后再考虑。

瞧瞧,真是大圣人啊!

整个王朝沸腾了。朝野所有人员无不肃然起敬,对王莽佩服得不行。

有人上书说,其实王莽的功德已远超霍光,只有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可以与之相比,而周公获得了公爵的封号,朝廷也应该按照周公的标准,授予王莽“安汉公”的称号,增加其封邑,才能上应天意,下顺民情。这封奏章一出,拥戴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强烈要求朝廷授予王莽“安汉公”的称号,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

民意难违,王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坚决不受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

“安汉公”为了不空负“安汉”之名,很快就出台了一系列“安汉”政策:一、大加封赏诸侯王和功臣后裔;二、封赏在职官员;三、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四、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共创美好生活。

不久,王莽又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建设基金会,同时号召百官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是青州,境内的百姓四处流亡。

王莽忧心如焚,急得直掉眼泪,每天只吃素食,不用酒肉,祈求上天保佑百姓渡过难关。

行动上,他积极布置各郡县全力赈灾,动员二百三十名官民献出土地住宅救济灾民。此外,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灾区减免租税,大力抚恤灾民。

他还将皇家设在安定郡的呼池苑撤销,改为安民县,用以安置灾民。在长安城中也专门为灾民建了一千套住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民尽欢颜!

在他的努力下,西汉王朝终于化险为夷,平安渡过了这次天灾。

而他也因此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国家哪个地方发生了些什么灾难,他都要斋戒吃素。

于是,又有大臣上表赞颂他的功德,说他就是当代大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