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字圣”许慎

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

这一年,除了邓太后病逝、蔡伦自尽外,一部伟大的作品问世了——即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说文解字》。

之所以说这部作品伟大,是因为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系统的专著,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必不可少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事实上,《说文解字》不仅是文字学巨著,也是语言学、音韵学巨著,是词汇史的要典,同时还是一部百科全书,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书的作者,是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人许慎,其子在《上说文解字表》里说:“慎博问通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六艺群身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此语,当是《说文解字》最绝妙的评论。

许慎,字叔重,性格纯笃,自小博学“五经”和诸子百家、医药、天文、历算等经籍,深得马融等大儒推崇,人称:“《五经》无双许叔重。”

许慎最初被郡守选拔为郡功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公务,后举孝廉入太尉府任南阁祭酒,师从经学大师贾逵,专攻古文经学,学业大进。

前文说过,今、古文经在篇章、文字上都有较大出入,因而产生两大学派之间的争论。

两大学派的最大分歧在于对经文的解说:今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所谓圣人之言,字字珠玑,其里面寓含着丰富的政治理想和思想精华,不可辩驳,可以经世致用,甚至垂教万世,所以解经多着意于阐发其中的“微言大意”。

古文经学家认为“六经皆史”,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圣人,六经不过是他将前代史料加以整理,作为传授弟子后人的教科书而已,所以解经应该根据字的意思,重视语言文字的研究,树立它在经学上的崇高地位,侧重于说解章句训诂、名物典章。

许慎通过对古文经的学习钻研,就觉得世上本应先有文字,才有五经,文字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而今文经学家曲解了文字,就不可避免会违背经艺的本意,甚至背道而驰。

为了纠正这一点,许慎认为必须要写一部书,一部字典,让人们弄懂文字的结构、读音的意义,还古文经的本意,提高古文经的地位。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始着手撰写《说文解字》。

这一写,就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

其间,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波澜和曲折,许慎始终不为所动,坚持着将书写完。

早在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书的初稿刚出,许慎马上饮誉京都,但他并不满足,精益求精,大量查阅诸子百家著作,深究天文地理,不断补充和完善。

安帝元初六年(公元119年),全国有42处发生了大地震,还伴有大风冰雹、干旱,朝廷为了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就挑选三府属下有能力的官员出补州官县令,在东观校书十余年的许慎被选中,受命任洨县(今安徽省固镇县)的县长。许慎一心致力学问,无意做官,以年老体弱多病为由,告老还乡,力争在有生之年将书完成。

这一年(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历经无数次的推敲、修补、校正,《说文解字》终于定稿。

许慎遣子许冲将书献于朝廷,此后,在家乡及附近村庄授经教书,平平淡淡,终老一生。

《说文解字》问世之后,便为历代学者所称引,并给以极高的评价。人们认为“读遍天下书,不读《说文解字》,尤不读也”。

其不仅在体例上和过去的启蒙识字的字书不同,在所收字数上,也远比这些字书多,共收单字9353;重文1163,分于540部。而汉初的《仓颉篇》不过3300字,西汉末的《训纂篇》不过5340字,东汉初的《谤喜篇》虽然多一些,有7380字,但与《说文解字》比,还少了1973字。

另外,其所创造的字典式体例,被称为字典的鼻祖;采用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以偏旁分中的编制方法,成为了编字典的主要体例。

其还创造了“六书”的定义,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并将之具体化,从而保存了研究汉字发展历史和规律的资料。

其总结小篆线条的规律,同时保存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通过对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还囊括了《尔雅》对汉字的训诂、《方言》对汉语方言的研究,及《释名》的音训、《切韵》、《广韵》的声韵等,使之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两千年来,《说文解字》也因此成为了后人阅读古籍、探讨古代文化、研究古文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从这一点来说,许慎是伟大的,他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历史业绩将彪炳千古,受到世代人民的敬仰。

许慎被后世称为“文宗字祖”、“字圣”、“无双”,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