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夺雄改制

刘保即位,将孙程等十九个宦官全部封侯。

东汉政权,一下子又从外戚手中转到宦官手中。

当年的汉和帝不过封了宦官郑众一人为侯,如今,刘保竟一口气封了十九个!

宦官势力由是大增,将朝廷闹得天翻地覆,久久不得安宁。

一个猛人彻底被激怒。

这个猛人就是我们熟悉的老朋友虞诩。

虞诩曾经因为一点小过失,被免职在家。

刘保即位后,又将其重新起用,出任司隶校尉之职。

司隶校尉位高权重,其职责之一就是督察百官。

虞诩上任之初就连续奏免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举朝震惊,百官侧目。

中常侍张防徇私舞弊,玩权弄法,经常收受贿赂,贪污腐败。

虞诩马上查办此事,多次向上面打报告,均如泥牛沉海,毫无答复。

虞诩急了,他出了一个狠招:命人把自己捆绑起来,自投廷尉狱中。然后上书说:“昔年孝安皇帝任用樊丰,朝政大乱,社稷几亡。现在张防复弄威柄,国家大祸将至,臣不忍与张防同朝,请批准臣告老辞职,不致落到杨震的下场。”

看到虞诩表现这么疯狂、这么激动,张防害怕了,他充分利用自己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资源优势,大讲特讲虞诩的坏话,并派人恐吓和威胁虞诩,劝他自尽。

虞诩大怒,他凛然拒绝道:“我宁愿挨刀以警示世人。”

太生猛了!

生猛得连张防的同类——已被封浮阳侯的大宦官孙程也被感动了。他坚决地站到了虞诩的一边,入宫对刘保说:“陛下刚开始与臣等造事之时,常常厌恶奸臣,恨其误国。现在你已经登上了帝位,却又寄信这帮奸臣,和先帝有什么不同?司隶校尉虞诩尽忠为国,常侍张防陷害忠良,请赶快将张防交送牢狱,释放虞诩,交还他印绶,以伸张正义。”

有了孙程的倒戈一击,张防彻底完蛋。

虞诩不但平安从狱中出来,还升了官,先为议郎,数日后,又升任尚书仆射。

在任尚书仆射期间,虞诩向刘保推举一个人出任尚书令,一个对中国文化发展史有着极为深远影响的人由此闪亮登场——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科举制度就源于此人。

此人姓左,名雄,字伯豪。

虞诩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有“忠公之节”,在荐疏中写道:“现在的公卿以下,大多恭顺沉默,以建树私人恩信为贤,以忠于朝廷为愚,他们之间相互‘鼓励’对方说,‘要像白璧那样清白是不行的,而彼此包容则多有后福’。我读了议郎左雄数次上奏封驳的诏书,他竟敢引皇上身遭困厄的事实以作警戒,既有大臣忠直不阿的气概,又有周公辅成王的高风。如果能擢为喉舌之官,必有匡扶国家之益。”

左雄因此被拜为尚书,不久,迁尚书令。

左雄,汉南阳郡涅阳县(今邓州穰东镇)人。少有大志,聪明好学,知识渊博;品性笃厚,善助邻里,誉满郡县。

安帝时举孝廉,迁冀州刺史。

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曾奏请皇帝惩治贪官污吏,连二千石之郡太守也不放过。一时,贿赂之风被遏止,左雄名声大震。

出任尚书令后,更是忠义奋发,不遗余力地匡正时弊,屡屡上书,提出改革意见。

历史上著名的阳嘉改制就是由他发起的,所以又称左雄改制。

这次重要改革的重点在于改革吏治,实现手段是考试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封建制,即封国土,建诸侯,选士是世袭制度。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海内皆为郡县,实行郡县制。汉袭秦制,在选士问题上则在董仲舒的建议上创造性地发明了察举制,即每年由郡国向中央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些人,或是孝敬父母、品行高洁的士人,或是廉洁自守的官吏,大都先授郎中,然后根据其表现进一步擢用。才能优秀者,称秀才;孝敬廉洁者,称孝廉。这种制度刚开始还不错,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就变质了。

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有些地方官员就徇私舞弊,致使许多被荐者名不符实,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才怯如鸡”的不良现象。

为了将选士方案制度化,左雄多次上书,建议实行考试选官制度。

他说,举荐制度由举荐人的好恶而定,往往会有“言善不积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构检者离毁”的现象发生,以致“朱紫同色,清浊不分”。要避免由举荐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就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家法(即必考孝悌之类的传统知识)和奏章,先去公府考,端门复试,考其虚实,观其才能,再由考卷评定审核,以成绩取官,从而改良社会风气。

他还提出严惩在考试中舞弊者的种种规定,要求朝廷依法治罪,以严肃考纪考规。

左雄根据孔子“四十不惑”的观点,要求每年由郡国举荐到朝廷的孝廉必须满四十岁,而且要经过公府课试,以观其能。同时,又做出了“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的补充。

这么一来,确实堵住了许多欺世盗名的不法分子的晋升之路。

有一个名叫徐淑的孝廉,由广陵郡举荐入朝,可是年龄不符。

负责审核的官员诘问他时,他竟以诏书里说的“如是颜回一类英才,则不拘于年龄大小”的话进行狡辩。

审核官员无以为对。

左雄一旁听了,问他:“昔颜回闻一知十,孝廉闻一知几?”

徐淑一听,哑口无言,灰溜溜地退回了郡里。济阴太守胡广等十余人也因谬举孝廉被免。

这此察举,只有汝南陈蕃、颍川李膺、下邳陈球等三十余人得拜郎中。

从此,州郡牧守畏栗,没人再敢随便推举孝廉了。至永熹年间,“察选清平,多得其人”,官员素质有了很大的改善。

左雄还提出,对那些直接与百姓接触的官吏,“用儒生而清白从政者”,欠的口钱,不追逼,增加他一些俸禄,干满一岁,宰府州郡方可征召推举。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断绝作威作福的路子,扫除弄虚作假的现象,减少送往迎来的劳役,堵绝横征暴敛的根源。

他说,依法治理的官,能够教化大行;四海之内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追配文、宣中兴的盛业,德泽流传后世,永远不灭。

刘保被左雄的奏章感动了,一再下令官吏考察真假,审慎施行。

可以说,左雄改制,是对东汉吏治的一次巨大冲击,一次光明正大的改革。

但这样的一种改制,无疑触犯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神经,而且也堵死了许多权贵子弟的晋升之路,最终未能付诸实施。左雄的思想却整整影响了东汉王朝的一个时代,而隋唐两代,也最终把他的考试制度完善成了影响世界的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