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计划中(第4/5页)

桂花婶叉腰:“你要是敢这么干,我就直接让你秃。”

大队长尴尬的脸色都变了:“你看你,可别动手儿,我这头发可不多了。”

桂花婶:“你少给我放屁,这事儿你敢胡来,我跟你拼了。”

大队长:“我这就是说一下,不是还没提什么吗?”

桂花婶盯着他,一字一句:“不许提,你要是敢提,我就敢让你秃!”

大队长:“知道了知道了!

桂花婶:“哼!”

一脚蹬过去,拽着被子滚到了炕梢儿。

大队长:“……”

另一家。

王寡妇也是根本睡不着,王大娘跟媳妇儿睡在一个屋儿,她低声:“还想孩子的话?”

王寡妇点头,她低声:“这要是真的能养,公社那边儿收可是一斤六块钱啊!这可真是能贴补家里不少。海风海浪下一年的学费,咱们都能攒齐了。”

这个巷子里的几家,他家是条件最困难的了。

不说旁的,像是他们分了三十来斤肉,别人家可能都做成熏肉腊肉咸肉存着,她家却已经偷偷的拿到公社卖掉了。没办法,他家的日子,就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有个来钱的门路,她可真就是轻松了。

王寡妇:“明个儿我在好好问问大喜。”

王大娘:“嗯,对,咱们再问问。”

与此同时,月季他们家也不平静的。不过他家倒是不像其他两家想的那么多,毕竟是姻亲的关系,心里上安全感更足一些的。月季的婆婆李大娘感慨:“这同样是人,脑子怎么就差那么多呢?”

李大爷则是小声儿:“我早说了,别管许老三咋地,他家崽可不是一般孩子。”

李大娘搓手:“这要是能行,可就赚钱了。”

李大爷:“可不是咧!”

老两口商量的紧,月季两口子倒是没心没肺,睡得呼呼的呢!在这俩人看来,反正有好处,落不下他们。如果不行,操心也没用。还是睡觉更实在。

别说他们几家了。

不说旁的,就连老贺家都在议论这个事儿。因为难得有三天休息日,所以老两口专门调整了休息的时间,配合了小两口儿。一起过来住三天。

他们平日上班,回家又要做饭什么的,本来就不像农村睡得早,生物钟养成了,就算时间宽松了,也不会睡得很早。

“别看村里不富裕,但是我瞅着,人倒是朴实。要是搁了一般人,这样的事儿哪儿能告诉邻居,恨不能瞒着才好呢!但是你瞅着,人家哪里有一点小心思了?”江婵她妈真心感慨:“你们说让他们回村里的时候,我其实当时心里还是有点犹豫的。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步真是一点也没有走错。”

二狗子:“哪儿都有怀着小心思的人,但是肯定也是好人更多的。”

这话倒是不假。

老江看向了亲家,说:“要是他们都养土鳖,你也打算养吗?”

这事儿是个好事儿,但是他一个人,忙的过来吗?

贺大爷倒是乐呵呵:“要是大家伙儿都养,我肯定也要养的。能自己赚点钱,总是好的。”

他不像是亲家有工作,全靠着儿子养,虽说自己的崽,没得什么。但是当老儿的,总归是更希望能够不给儿女增加负担的。毕竟,他也不是老的不能动了。

“那家里……”

贺大爷:“没啥,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带着二狗子,可不比现在还累?现在我不用去种地,已经很好了。”

他原来还想着,在后院儿搞上自留地呢。

他的户口在村里,虽然不干活儿没有工分,只有三分的基本口粮。只靠这个,别说半饱了,就连三分饱都是勉强。亏得他儿子能赚钱啊!可儿子孝顺,可不代表他就没有别的想法。如果能够多赚一点,自然是更好的。

这么想起来,老头儿一下子还干劲儿十足了。

“我已经想过了,自留地种上,他们如果养土鳖,我也厚着脸皮跟着干。我现在还壮实呢。”

他是这么说,二狗子却不赞成:“自留地就别……”

还没说完就被他爹贺老狗打断:“我都定了,我真的还成。”

二狗子瞅他爹这样,知道是劝不住了。不过很快的,他就想到了别的,他说:“要不,这样你们看行不行?不管是自留地还是养土鳖,别人搞起来。咱们也跟着参与。但是啊,有些活儿就不要干了。我今天不是跟小婵去王大娘他们家了吗?他家也挺困难的,你瞅着,我把洗衣包给他们怎么样?”

其他人:“???”

二狗子:“以后你们的衣服就不用自己洗了,捡柴也是一样。”

老贺头:“这……”

二狗子:“就这么定了,反正这些您也洗不干净,不如就让别人赚点小钱儿。咱们把时间节省出来,干点更好的。”

老贺头:“……”

一旁的老江也笑,说:“亲家,等过两年我退下来,我就跟着你干。”

老江的工作,传不到自个儿人了。这话要从江婵说起,江婵十七岁的时候,面临下乡。当时老江和江大娘已经商量谁要把工作让给闺女了。毕竟他家就这么一个闺女,可是万万舍不得她下乡的。

就在江大娘打算把工作传给闺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儿。老江的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出了车祸,彻底不能工作了。他家也是夫妻俩双职工,独生子,但是他家孩子才七岁,接班是万万不可能的。

两家一商量,就签了一个十年合约。

老王把工作传给江婵,江婵避免了下乡;十年为期,十年后,老江把工作传给老王的儿子。这十年,老江每个月补贴老王他们家十块。当时江婵刚上班,工资是二十,所以相当于拿出工资的一半儿。

当然这个钱是老江出的,他可不会拿闺女的钱。

虽然这事儿老王是不那么合适,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这工作卖出去,虽然能拿一笔钱。但是他儿子以后长大可就不好说了。而老江这人,他是信得过的。

他这每个月不干活儿还能拿十块钱呢。

总之,双方算是皆大欢喜的。

现在这事儿已经过去八年半了,再有一年半多,就到了十年之约。也正是因为这个,老江这么说,老贺头也爽快:“到时候亲家咱俩一起干,肯定也不差。”

老江乐呵呵的:“成!”

好像家家户户,都在讨论这个事儿,而同样的,许老三他们家也是一样的。作为挑起这件事儿的人,雪林很平静的。他们等着小桃子睡着了,这才点了油灯,坐在了西屋儿的炕上。

一九六九年第二次家庭会议。

油灯放在炕中间,几个人围着坐了一圈儿。雪林觉得,在遥远的记忆里,好像有这么点印象。

他们这是,后妈的茶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