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致富路(第3/5页)

常喜:“行了你去支会一下桂花婶他们,看看他们要多少。”

月季:“好嘞。”

常喜从柜子里拿出钱,点出四张大团结,别看他们是花了钱的。但其实,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容易了。基本上,这就是一个想卖的人拿不到钱,想买的人没有门路的时代。

虽然有黑市儿,但是黑市儿啊,哪里是一般人去的了的。

但凡是日子过得下去,没有大胆到那个份儿上,都不会去黑市交易的。这承担的风险太大了。就算是认识的人,其实也不敢直接用钱交易的。

毕竟,谁知道买方会不会反咬一口。如果不是李大娘这层关系,人家李家是宁愿放着自己慢慢的换慢慢的吃,也决计不敢出来倒腾成钱的。

他们几个倒腾,那是相当信任的关系了。

常喜锁好了东西,重新去了老李家。桂花婶和翠花婶都在,俩人虽然心疼的不要不要的,但是下手也一点都不手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下一次还不知道是明年的啥时候,所以大家都觉得,狠狠心,也得多买。

三宝拿了四个编织袋,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被三个妇女买的所剩无几了,眼看他姑眼睛都直了,他赶紧的:“剩下的就不倒腾了吧?姑你留着吃。”

李大娘:“行,给姑留着。姑也给你带些东西回去。”

她肯定不直接给钱。

但是也不会怎么占便宜。

三宝憨厚:“姑你不用客气。”

李大娘:“你可闭嘴吧。”

三宝:“……”

李大娘:“咱家还有半拉兔子,一直没吃呢,今晚给你做个兔子炖土豆。”

三宝:“好嘞。”

他姑这个村,真是太富裕了啊!

太太太富裕了。

他这一趟,到手就八十多了。

其实他原本还担心这些太多了,但是他爸说,多的就给他姑留下,这边缺海货,大不了明年晚点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差点被抢光。

三个妇女就这种购买力了。

三宝觉得有点像做梦。

而抢到了好东西,几个妇女自己也高兴,常喜在家做了果脯,放在炉子上进行烘制。心里已经开始给其他的东西分配起来了,蚬子干可以做一个辣炒的蚬子酱,鲅鱼的话,今晚可以炖一条。

哦不,今晚应该剥一点虾仁做萝卜汤。

总之,今年肯定是丰盛的一个年了。

常喜这边算着小账目,那边儿呢。

许老三他们大队部其实也在算着小账目,这一次的土鳖和红糖,大队部都是有结余款子的。像是土鳖,大队部那边是按照五块钱往外兑,这是事先已经签署了协议的。

至于红糖,每一袋子扣掉一毛钱,这也不是说就要赚社员的钱,而是本身运输就是有费用的。虽然大队看起来是赚了钱,但是大队要安排人外出,不管是吃喝住宿都是需要计算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扣掉许老三这趟出门的成本,他们这边也还剩了二百块钱。

他们大队一般是没有这样大笔的收入进账,章会计算完,整个人都激动了。这当会计的,最怕就是大队没有钱了,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儿花。

但是没想到现在终于有了点起色。

“好,这个真是太好了。早知道这个这么赚钱,咱们该是早早干起来的。”

许老三:“呵。”

章会计也不计较他的冷笑,看向雪林的眼光满满都是慈爱:“小林子真是个好孩子。”

雪林:“……”

我只是想来看看每天的报纸而已。

大队部虽然穷,但是有些事儿不糊涂,像是这个报纸,还是会订的。也亏得他们大队距离公社近,不然订报纸人家都不会送。雪林愿意跟他爸一起来大队部,就是为了能够看报纸。

“小林子你说你怎么这么厉害,明明没有上过学,倒是完全没有不认识的字儿。”他可观察过了,小林子根本没有任何停顿,本质上,他就是看得懂的。不是装模作样。

雪林:“我平时有跟我爸学的,我爸毕竟是初中毕业。”

这么一说,也有道理。

章会计:“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许老三洋洋得意:“我这当爹的这么聪明,孩子能差到哪儿去?”

大队长:“你就吹牛逼第一名。”

许老三:“你看,大队长,你这就不对了。我要是不厉害,能搞来便宜的红糖吗?你可别觉得吹牛逼厚脸皮是缺点。到底是有点还是缺点,可是要看放在什么地方的。放在我的身上,就是优点。”

大队长:“……”

每一次与许老三对上话,他都想抽自己。

让你多嘴跟他搭腔儿!

章会计:“这年前还能卖一批,咱老百姓这日子肯定就越来越好了。大队也终于能攒下点家底儿了。”

许老三扫他一眼,拆台:“你做啥梦呢,这次收入多是各方面原因导致的。咱要是送到公社或者县里,人家一看咱们这么大的货量。愿意六块钱才怪。”

“那省城……”

“你也会说了,那是省城。”许老三:“再说你看着吧,周围几个大队肯定要跟风的。”

大队长眼珠子瞪着不乐意:“他们还要脸不?跟咱们学?他们这样我就去公社告状去。”

许老三:“他们大队肯定不能跟咱学,但是你架不住人家老百姓这么干吧?谁家还没三俩亲戚的?我就不信都能忍着不说。你看着吧,快则半年,多则一年,这一片儿就能多起来,价格也能下来。”

大队长骂了一声娘,但是心里也知道,这个根本就是无从避免的。

毕竟,他们把这个交到各家,就已经不能保证了。其实他也想到,大家能跟亲戚朋友说,但是谁都应该明白的。这个事儿说出去,他们的销路就会不好。只看,怎么选择了。

“就盼着他们脑子清楚点。”

许老三:“清楚啥啊!不管是谁都会觉得,责任不在自己,自己只告诉一个人啊,但是却不会想,你告诉一个人,我告诉一个人,最后是个什么结果。更不会想,你告诉张三,张三告诉李四,李四告诉王五……串呗。”

一时间,大家沉默下来。

许老三眼看大家听进去了,又说:“所以啊,我们主要不能把销售地放在本地,就算是宁愿花钱去外地,也得走出去。本地这点市场不值得竞争。你把价钱搞得这么低,等到了春夏山上虫子多了,人家还能卖上价钱吗?咱也不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吧。”

大队长不是个笨人,但是愣是没想明白许老三的意思。

他可不是这么讲究又厚道的人啊。

大队长:“……哎不是,你啥意思?”

许老三:“跟他们说啊,让他们知道实际情况,能拖一阵儿是一阵儿,别给自己的财路往外撂。也让大家知道,价格下去了,不是咱大队的事儿,就是有些脑子不好的拖后腿。反正多抗一段日子,咱们多赚一份儿钱。等到了春夏,山上都有的时候,就不定是个什么情况了。再一个,大队长啊,咱大队都为社员着想了,也得让领导都知道啊。去公社的时候,该卖惨就卖惨,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咱们为了公社的整体利益,都是争取销售在外地的,这多讲究啊!就不说给什么先进公社,最起码口头得表扬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