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发展中(第4/5页)

他说:“这可以。”

不过他也愁:“那你说,送点啥合适啊?”

他深深感慨:“咱们有的东西,人家也都有吧?”

许老三:“确实,不过,送礼这种事儿,也不是一定要看多么重。主要看咱们有没有这个心意。”

他似乎是考虑起来,说:“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家有咸鸡蛋,我可以拿一些。不过咱们说好了哈,大队得给我结算的。”

大队长:“大队总归不会占你的便宜。”

许老三:“那行。”

顿了一下,他问:“对了,正好咱们有驴车,大队的鸡蛋要不要我捎到公社卖?”

大队长:“你可真能揽事儿。”

上次他自己承担了几个鸡蛋的损失,大队长都挺不好意思了,现在他这一提,大队长更不好意思:“要不算了吧。”

许老三:“行,你说的算,反正我就是为大家好,毕竟在其位谋其事嘛。我也是想为妇女同志分担一点。再一个,现在春耕也挺忙的,我这不是想着为他们节省去公社的时间,多在地里干活儿吗?”

关系到种地,大队长又迟疑了,不过很快的,他说:“你说的也有点道理,我通知一声。”

许老三点头:“行,不过我这边肯定要晚几天回来,让大家别担心哈。别是到时候以为我卷钱跑了,就那么几个鸡蛋钱,我不至于的!”

大家都笑了。

小桃子的耳朵动了动,默默的低头吞了一下口水。

他家每天都可以吃鸡蛋的,家里人都以为她不懂,其实她可懂了呢。她都知道,什么都知道的。她爸爸主动要干活儿,是为了他们家可以吃鸡蛋。

如果自己想去供销社买这么多鸡蛋,是买不到的。而且哦,供销社会很贵。收购站收乡亲们是三分五,但是供销社卖可是四分五。

如果,他们直接买村里人的,就会便宜,可以按照供销社收购的价钱了。乡亲们不吃亏,他们家也占了便宜。可是她爸爸妈妈不想直接买,因为现在不可以直接买,只能换!如果买卖,就会有人来抓人了。

所以呀,她爸爸才要这么做。

看起来是给了乡亲们方便,其实自家也方便了呀。

许桃桃觉得,自己超级精明,一下子就看中了呢。不过,她知道也不可以说,小孩子不可以把大人的事情说出来,要挨揍的。

挨揍不要紧,如果不乖,以后就没有蛋蛋吃了。

许桃桃认真的看着面前的算术题,认真,超认真!

她,什么都没有听见。

她,好认真的学习呢。

因为又多了收鸡蛋的事情,许老三就更忙了一些。现在已经开春,不少人也会去收购站,所以收到的并没有上次多,不过各家各户都为了省事儿,倒是也不管那些,都送到了许老三这边。数一数,也有三百来个了。

许老三家上次大手笔的留了三百个鸡蛋,即便是每天都会吃,也要有一大半儿多呢。毕竟,他自家也是有鸡的。

但是这一次,他们家还是默默的留下了一百个。因为,他们家的鸡蛋,还有将近一百个是咸鸡蛋。这一次,许老三煮了六十个咸鸡蛋和二十个普通鸡蛋带走。

其实,自然是不煮更好,但是不煮吧,这东西就太容易碎了。

当然,这么些他也不是都要送人,更不是为了投机倒把。除了大关系,也是为了,自己吃。出门在外,总是要吃饭的,许老三倒是想去国营饭店的,但是他不是省城人,就算是他们费劲心力换到了粮票,拿到省城也用不了。

现在各地粮票都是有严格要求的,而除了一些大单位的采购员,别人也压根儿别想拿到全省或者全国通用的粮票。他出门总不至于不吃不喝,上次是带了咸菜扛着,这一次,他就打算跟鸡蛋为伍了。

难啊!

这个时代想出门,真是太难太难了啊。

就算你带着钱,去外地都找不到吃饭的地方。

如果说在火车上还好,最起码火车上不要粮票,但是下了火车就没辙了。至于你说在火车上多买点下车吃?天真!这根本不可能的,虽然火车不要票,但是也定量的,一个人最多就能买一份。而这个一份,分量也就是普通,大男人说完全吃饱,都不可能。

自然,现在也没有什么吃饱的事儿,全国上下,大家都不怎么能吃饱。

许老三都去了省城,自然是要待两天的,这个吃喝,就得自己准备了。

以前的时候,雪林第一次还没穿越的时候,其实也看过网络小说,主角出门在外,吃吃喝喝好不快活。等真的穿越到这个时代,看他爸出门,才晓得,果然现实并不像想的那么容易。

国营饭店没有票。

私人饭馆,想都不要想。

当地人自己都不那么容易找到的,更不要说他们这外来的。

基本上出门如果没有饭票,都是自带饼子,啃去吧。

不过就这还是有的吃就不错了,也不少,吃都没的。

除非特别有钱,没有粮票,直接去供销社买点心,但是那玩意儿要吃多少才能吃饱?

总之,出门难。

“爸,你这次……”

还没说完,就听到门口有声音,许老三:“等会儿说。”

他出了门,还没走到篱笆门口就笑了:“贺大爷?”

贺大爷:“我想跟你换点鸡蛋。”

许老三:“您进来啊。”

他倒是也不见外,说:“您要多少个?自个儿挑。”

贺大爷:“我想要二百个,有的吗?”

许老三:“……您这是全包了啊!”

虽然许老三知道贺大爷不是自己吃,还是提醒他:“等天热了吃不完可就放不住了。”

贺大爷:“这我晓得的,我要分给我亲家那边。那边除了自己吃,赶人情什么的都是极好的。城里人物资也缺啊。”

许老三:“那随您。”

许老三还真是没想到,他们村这鸡蛋,还没出村,就已经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不过,这倒是省事儿了。

等贺大爷走了,父子俩感慨起来。

雪林:“这城里人缺物资,农村人缺钱,但是却不能直接交流,还要通过一个收购站搞个差价。如果有一天可以直接交易,就没这事儿了。”

许老三:“那可不是,不过谁知道要多久呢。”

还要多久吗?

雪林是知道的,但是他不能说。

他说:“也许以后就行了。”

他说:“稍后你带走两块表。”

他们家之前结算了木头和木工钱,还在黑市儿买了一块布包裹字画。虽然这布是早些年地主家的条绒窗帘,但是也并不便宜。再加上,他姐姐和妹妹正好也开学了。学费啊,书本啊,纸笔啊,这些费用加起来。他们的存款都花光了。雪林晓得,他们家真是没什么钱了。也亏得,这次鸡蛋的钱还是回来再给,不然估摸着都得欠外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