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功的代价(第2/6页)

没有力量,就没有正义。弱国的悲哀,莫大于是。

十二年,……张仪相楚。

懂得记取历史教训的朋友们,读到这里应该就会忽然脊背发凉了。张仪相魏,就把魏国搞得如此凄惨,如今他又来相楚,楚国将会如何?

当然各位可能会想,楚王又不是笨蛋,怎么可能相信张仪呢?楚王当然不是笨蛋,但请各位再跟我念一次:“一个人会被骗,不是因为他笨,而是因为他贪。”张仪胆敢故技重施,就是因为他带来了楚国无法拒绝的礼物:商於之地六百里!

当时的天下,韩、魏已经屈服,赵、燕偏僻弱小,只有齐、楚的联合是秦国最大的威胁。张仪告诉楚王,只要楚王愿意与齐国绝交,不必费一兵一卒,秦国将割让商於六百里的土地作为礼物。

如果你是楚王,一边是友邦的交情,一边是诱人的利益,请问你会选择哪一边?

结果楚王毫不犹豫,立刻答应了张仪的要求。不但楚王大喜过望,连楚国的群臣都纷纷前来道贺。当时也有臣子谏言,怀疑张仪的承诺是否可信,但楚王的反应是:“给我闭嘴!”

楚王立刻就任命张仪为宰相,然后公告天下与齐国绝交,接下来就坐着等张仪回秦国割让土地。结果张仪回秦国后,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受伤,然后避而不见楚使。楚王等了三个月没有回音,就以为张仪怀疑他的决心,于是就派勇士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决定联合秦国来对付楚国。张仪听说了这个消息,这才愿意见楚王的使者,然后说:“我答应楚国的六里土地,现在可以交割了。”

等等,怎么会是六里呢?楚王的使者坚持张仪当初说的是六百里,而张仪坚持他当初说的是六里。最后无奈的楚使只好如实回报楚王,楚王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楚王为什么会相信张仪?因为张仪是秦国的宰相。他必然是想,一个大国宰相会公然骗人吗?秦国会公然骗人吗?答案是“当然会”,因为秦国奉行的是“强道”。

楚王恼羞成怒,决定发动大军进攻秦国报复。但此时的秦国已和齐国联合,两国一起攻打楚国,结果是什么呢?

十三年,……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结果楚军不但被秦军斩首八万,连汉中之地都丢了。楚王不但没有拿到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反而被秦国拿走了六百里土地。后来愤怒的楚王决定发动全国之兵再次进攻秦国,最后还是惨败。

张仪的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详述了,以后有机会再来谈谈纵横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只是想让各位看看,张仪是如何运用诈术,玩弄各国于股掌之上。那么张仪这么聪明的人,结局又是如何呢?

答案是惠文王死了之后,他立刻就被新任的秦武王(也有记载写作悼武王、秦武烈王或元武王)赶出秦国。

因为一个满嘴谎话的人,不但列国厌恶他,连秦国的君臣也厌恶他,说他“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被赶离秦国的张仪,后来不到两年就死了。

惠王卒,子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秦国在孝公和商鞅一代人的努力之下,成为天下强国。又经过了惠文王和张仪一代人的努力,让天下列国为之雌伏。本来按这样的发展,秦国应该此时就能取得天下,为什么却要等到八十多年后的始皇时代才终于完成统一大业呢?

答案很简单,还记得我前面和各位说过的秦人的特殊性格吗?越艰困越奋斗,越顺利越荒唐。这样的规律几乎贯穿于整个秦人历史的始终,就像是对他们的诅咒。

四年,……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秦武王的力气非常大,性格又争强好胜,特别喜欢和大力士角斗。他身边的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被他任命为大官。这够荒唐了吧?不够,还有更荒唐的。有一次,秦武王与孟说比赛谁能举起大鼎,结果秦武王居然因为硬要举起那个沉重的大鼎,超过了他力量所能负荷,就这样折断膝盖骨而死了。跟他一起举鼎的孟说,也因为这件事被族诛了。

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

荒唐的秦武王一死,他的异母弟弟昭襄王继位。结果第二年,秦国爆发了内乱。这一场内乱规模极大,包括大臣、诸侯、公子们统统起来作乱,结果全部被年轻的昭襄王杀得一干二净。连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昭襄王的嫡母,恐怕都参加了这场叛乱,所以才会不得好死。而武王的王后,就是昭襄王的寡嫂,也被赶回了娘家魏国去。这种大臣想谋逆,君王杀大臣的老戏码,在秦国又一次上演。

十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

关于这件事的发生年代,是有一点争议的。《史记•秦本纪》记载此事在昭襄王十年,但《史记•楚世家》和《六国年表》却说发生在楚怀王三十年,也就是昭襄王八年。不过考证年代不是本书的重点,事件内容和意义才是,各位知道有这样的不同记载也就可以了。

张仪死后,是不是代表秦国不再使诈骗人了呢?当然不是。在这一年,战国史上最大的骗局就要出现,而策划者就是这位年少即位的昭襄王。

骗局的一开始是这样的,秦昭襄王写信给楚怀王,邀请他参加在秦国武关召开的秦楚友好会议,缔结两国同盟关系。楚怀王收信后十分犹豫,去的话怕秦国骗他,不去的话怕秦国打他。最后他的儿子子兰劝说他万万不可拒绝秦国的好意,所以楚怀王还是去了。是啊,大国怎么会公然骗人呢?

结果等楚怀王一到武关,立刻就被秦国抓了起来,然后押送到咸阳去。秦昭襄王要楚怀王答应割让楚国的巫郡和黔中郡,才愿意放他回去。结果愤怒的楚怀王坚持不答应,秦国就不放他走,楚国也坚持不受威胁而另立新王。最后秦国的骗局没有得逞,但楚怀王后来也就死在秦国了。

这件事说起来复杂,其实就是诈骗和绑票而已。只不过秦国以大国之姿,居然可以不要脸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惊可惧!也难怪楚人对秦国的愤恨如此之深,后来甚至有“亡秦必楚”的谶语不断流传。而《史记》更记载了当时天下各国的反应,“诸侯由是不直秦”,天下诸侯都因此看不起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