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路上(第2/2页)

而从天津前往北京的官道也基本就是沿着北运河走的,本来与琼海军合作的那位车马行老板还特地为琼镇贵人们准备了船只,不过郭逸等人只看一眼就谢绝了——冬天还能在运河里航行的船只都是又小又矮,人在里面基本只能坐卧,身体都挺不直。更不用说这些船只的移动多半是要靠沿河水夫拉纤,速度也慢的可怜。还不如乘坐自家马车舒适快捷。

但所谓“舒适快捷”也只是相对而言,尽管代表团所乘坐的马车已经是采用了这个年代所能达到的最佳技术,强烈的颠簸与震动依然让车中旅客们难以忍受,在旅行的头一天里,时不时就有一辆马车忽然停下,从里面冲出一个或两个人来,跑到路边去呕吐一番。对此大伙儿只能用一句电影台词来自我安慰:“吐啊吐的就习惯了。”

白天道路不好走,晚上住宿也是个大问题。正如陈涛提醒过他们的:官道沿途虽有驿站,但那卫生条件却绝非现代人能够忍受。即使寒冬腊月,跳蚤臭虫依然活跃于床第之间,哪怕代表团晚上更换了自己携带的被褥铺盖都无济于事。

如此日夜折腾一下,才到第二天时代表团所有人就都没了精神。团队中原本有几位现代时经常往来于京津之间的同志,在第一天时还能高坐马上,东张西望到处寻找地标,比较现代与古代的不同之处,如今却也一个个蔫了吧唧的低头赶路,再没精神顾及其它了。

好在这段路毕竟不算长,京津之间直线距离一百二十公里,现代时才不过一个小时车程而已。换了代表团的马车队,速度再怎么慢,每小时十几公里还是有的。冬天日头短,这帮人又甚是懒散,每天只走三四个钟头,但再怎么拖拖拉拉,前后两天功夫,到了第二天傍晚时分,远处那巍峨高耸的北京城楼还是呈现在众人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