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2页)

镇国夫人府所在的公侯街里的许多人家早被他们得罪得死死的,那是杀亲的仇,没得解,他家能有今天仰仗的又全是天子皇后,自然不用担心他们跟那些公侯府上勾结。他们迁过去,再派亲随军保护,亦可震慑周围那些公侯。

镇国夫人再次查看周围,确定没人之后,才把其中关节掰碎揉烂了讲给两个儿子听。

裴昶看向裴三郎的眼神透着竖然起敬。能让天子皇后如此,三弟真是厉害!

裴三郎懂,帝王心术嘛!

他跟他大哥保持距离,省了天子猜忌,也挺好。

不过,就他大哥那穷封地,皇后的金子只能救急,救不了穷。

镇武侯世子要袭爵,不是有金子就行的,还得回去找镇武侯,他必须要有镇武侯的亲笔请奏和镇武侯大印随着三千两金子一起到太内司才行。

这已是七月下旬,已是秋收时节,封地也有很多事。

裴三郎母子二人在京城没事,世子便要赶回去忙秋收。一年里的收成全指望秋收,是赚是赔有没有金子剩下都在这时节,再有年底进京的贡品也得筹备。

自家人,他大哥待他挺好的。他刚到朝城庄园的时候,他哥没少在背后帮他。他开作坊,他一个七岁孩子派管家仆人出去大批量买毛皮,能没挨宰也都多亏了这个大哥处处帮衬。

他上辈子,都要被重男轻女的父母打死了,弟弟缩在旁边连声求情阻止都没有。这辈子,他大哥在袭爵那么缺金子的情况下,他爹给了他一个七岁孩子二百两金子,他大哥没有说半句不是,还在暗地里帮他。

裴三郎做不出冷眼看着兄弟们不好的事来。他哥要回封地,他从宫里出来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兄弟俩很可能再找不到这样说话的机会,于是拉着他大哥聊了聊朝城经济的发展。

首先,要想富,先修路。从朝城到鲁城的路要修通,卧牛山那条路千万别省。

地里的产出有限,卧牛山是个好地方,人工播种野生养植可以走起,蘑菇、木耳采下来烘干制成干蘑菇、干木耳卖,各种野生动物也是项产出。如果发现有野菜,试着挪到庄稼地种种,如果能够种出来能卖得比粮食贵。

没有烘干机,土法烘干,搭个炕,下面是灶眼,上面铺块大石板,再用罩子起来,加上鼓风机,小火慢烤热风吹干。

养殖鸡、鸭、鹅、牛、羊等家禽牲畜,粪便收集起来,晒干了可以卖肥土的粪肥,也可以建粪池自己沤肥,播种的时候施一次肥,长苗的时候再施一次,到开花的时候还施一次,保证作物的产量会高很多。

他不是干农业的,那些经验也就是在乡镇长大、去到乡下见过别人怎么种地看来的,只能提供大致方向,具体操作还得他哥自己慢慢琢磨。

小半个时辰就聊完了。

镇武侯世子和镇国夫人听得直愣神,然后都挺好奇裴三郎的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没有倒出来。

裴三郎叫来仆人带着自己的三百两金子回屋,留下镇国夫人和镇武侯世子母子俩面面相觑。

镇武侯世子很是胆战心惊,问:“三郎来京后,就一直如此?”仿佛三郎在路边捡块石头都能变成金子,还半点都不掩饰,叭啦叭啦叭啦就倒出去了。

镇国夫人说,“你有爵可袭,他没有,你们各有不同。”不过她还是叮嘱句:“你若不想英年早逝,切不能如三郎这般操之过及。”

镇武侯世子点头应下,被幼弟吓得手脚都是冷汗,却已经无可奈何。眼下他三弟的事,父母都已经不太能插得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