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2页)

准备高热食物作为行军路上的食物供应。至于前线粮草,让各地豪商运过去,太商府派人直接驻扎过去,就近筹备粮草。

起兵的城多,有五十座。可大凤朝有九百多座城,八百多位公侯,还有一百多座城目前没有封出去,暂由太礼府派人临时掌管,这些都是能调人和调粮的。

打仗危险,可对商人来说,恰恰是做生意买卖赚大钱的时候。

平时,战奴们吃个半饱或者是饿上一两餐肚子也没事,现在随时要上战场的,得吃得饱饱的才行。即便朝廷有存粮,那也需要持续向豪商们购买。

裴三郎活了两辈子头一回遇到战争,慌得不行,挖空心思地给朝廷各种张罗物资,成天往太商府跑,带着车队跟蚂蚁搬家似的往太商府运货。

天子和瑞临长公主都被他砸傻了。

京城里的公侯和朝廷官员们也都懵了。

曦公到底有多能攒家当!

羽青鸾对裴曦大概有多少家底,心里是有数的。

裴曦经常给她写信闲话家常,庄子里生了匹小马驹,用马和驴生出骡子,一个池塘捞了多少鱼卖了多少活鱼又留了多少制成鱼干,三十个池塘一年能囤多少粮,要怎么卖,都叨叨叨叨地写在信里。

包括他收了多少粮,要用多少粮食加工倒手保持赚钱,又要留多少粮用来应对灾年,这些都写在信里告诉她。

裴曦的账目向来简明清楚,一眼就能看明白记住了。

太子坐在羽青鸾的旁边,看完奏报,掰着十个手指头来回算了半天,也没算明白,求助地看向自家姐姐,结果姐姐没理他。

朝廷封地多,总能遇到起兵作乱的。

不说今次,之前天子派出亲随军去封地查抄公侯府,次次都要强行攻城,等到破城之后,才能拿得到人抄得了那些公侯的家。

朝廷上下,早就习惯了。

这次比起以往,也就是跟闵公府勾连的人多了些,对方主动了点。

天子回过神来,说道:“这是裴曦对朝廷的心意,自当褒奖。”

朝堂上的众公侯官员们听到心意二字,下意识地看向羽青鸾。

太子注意到大家看来的目光,以为在看他,把背挺得笔直,一副很是神气的模样。他的嘴唇微微嚅动,悄声对跟他坐在一起的羽青鸾说:“皇姐,大家都在看我,我紧张。”

羽青鸾:“……”她低头看了眼身侧自作多情的弟弟,又抬眼扫向殿上众臣。

大家纷纷避开他的目光,附和天子,把裴曦一通夸赞。

天子吩咐瑞临长公主把裴曦送来的货,按照市价用金子结算给他。他等下朝后,又让瑞临长公主把裴曦送去的新鲜物什送来几份,让他开开眼。

瑞临长公主办事很有效率,当天就给天子送来了。

一样挑了十件,送来的物品在天凤宫正殿堆成了小山。

好多东西都是天子没见过的。

天子提起一个包,问瑞临长公主:“此包有何用途?”

瑞临长公主也用不明白,说:“有介绍书,我找找。”东西太多,一时没找到这包的介绍书,急得直冒汗。

羽青鸾看不下去,清清嗓子,说:“此物为挂在腰带上的急救包,里面有医匠配的止血用的药物和绷带、纱布和止痛药。”

天子和瑞临长公主一起扭头看向羽青鸾。

羽青鸾满脸无辜地问:“看我作甚?”

瑞临长公主笑笑,心说:“皇兄,您还是问青鸾吧。”她拱手,行礼,告辞。衙门忙着呢。

天子拉着羽青鸾给他讲解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结果,他女儿竟然样样都认识,哪怕是没见过也是听过的。

第二天,天子召望公进殿,小声问他,“曦公时常给长公主写信?”他知道他俩有书信往来,但从眼下的情况看,这通信似乎……很是频繁。

望公面对天子垂询,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天子听完,牙疼。青鸾要是儿子,他都得去抄抄她的小金库了。

他没忍住好奇,晚膳的时候状似随意地问了羽青鸾:“听说你有个千里眼?”

羽青鸾:“……”

太子擦擦嘴角,纠正:“不叫千里眼,叫望远镜。”

羽青鸾:“……”

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