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第2/2页)

大部分的植种物子,种出来后也不知道有什么用,或者是真的没什么用,基本上就是负责种植的人照着画个图记录其特性特征,完事。钱,财,人力,都打水漂。

这些水漂和浪费却是必须的,因为有用的东西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中筛选出来的。

他有这人力、财力、物力,去做这些事,能够很大的改善民生,也能让自己提早享用到。不然不知道要花上多少年才能让人发现它们的价值。他的五香牛肉,他的卤菜,他的各种香辣、麻辣食物,就是这么来的。辣椒有了,芥末也有了。

他刚来鸾城,到处都不熟,不知道农科作坊在哪,还是让裴七派了人来领路,才找到。

因为鸾城要预留出建城的区域,庄园开垦都较远,不过也不算太远,就在预留的城区外,马车慢慢悠悠地行驶了大半个时辰就到了。

农科作坊跟村子不一样,村子是只围人住的区域,不围庄稼地。

农科作坊是连庄稼地一起建了木头院墙围起来的。作坊里有战奴巡逻,闲杂人员要是进去会被战奴抓起来,如果故意进去损坏作物之类的,战奴有权将人射杀,出了事他兜着,管得极严。

毕竟,豪商们卖给他的作物种子都是一小包、一小袋,多的也就是一两筐果实,数量都是很有限的。他交往的豪商们多,很多豪商怕出现意外或被找麻烦,不愿给他真实信息,做完买卖就找不到人了。要是没出来或者是种子没了,想连补种都没地方找种子。

他买的玉米就是一小筐,因为肥料不够,只有十厘米长,每根玉米棒子上只有稀稀疏疏几十颗玉米粒,再把坏掉的剔除出去,只有一小碗玉米粒,那真是按粒数着种,施肥加守着除虫种出来一些,因为授粉不好,长得……也不太好,不过,好歹种出了两三斤种子。

作坊南迁,耽搁了种植,他不确定今年有没有种上,如果没有种的话,他决定先拿一斤种子给老婆孩子尝个鲜,再给老丈人送去点。虽然有点败家,但剩下的种子,多种一两年也能出来的嘛。

他下了马车,正准备看有没有种玉米,然后一眼瞥见面前那一大片白花花一团团一簇簇的东西,酷似棉花。

他快步赶过去,扯起一朵,仔细看,发现真的棉花。

这棉花的数量不少,按照种盆景的样子的一株株的种得极好,种了约有大半亩。

裴三郎:“……”呃,棉花,花……花农把它当成盆景植物来种,没毛病。

负责种植棉花的花农还在那抓虫,见到裴三郎过来,先是愣了下,然后俯地叩头跪拜行礼,忙不迭地介绍道:“此花如同天上的云絮,经久不败,总管事说能卖钱。”

裴三郎激动地连连点头,说:“赏,评优!”老丈人的棉被、棉袄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