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第2/3页)

他有点纳闷,悄声问南敏,“我大哥不缺钱吧?”他大哥受裴昌连累,被撸了差使,但在南疆做买卖那些年,可是挣了不少钱财。即使后来产业都交给了小芽芽,手上总是有点养老金的。莫非庶出子女太多,掏空了家底?要不然干嘛心疼一个茶杯,连手都给烫到了。

南敏说:“想是瓷器金贵,家有万金也难得一盏。”听说太女要建官窖做御造瓷器,那瓷土要从几千里外运来,驻守窖场的是羽翎军,金矿待遇。官窖一开,帝君之前烧的瓷器会比起初代马鞍还要金贵。毕竟,帝君造马鞍的时候身份低,那马鞍有出售卖钱。这个可是帝君赏赐!御赐之物!他家也有一套,摔着他也不能摔着瓷器。这么一套瓷器传下去,后代遇到点什么事,拿出来能救命。官窖产的,和这些可没得比。

他委婉地向裴曦解释了下这些瓷器的金贵。

裴曦懂了。瓷器贵,但糊在上面的BUFF更贵。

羽青鸾当即派出二百羽翎军去朝城接惠长乐。

惠长乐跟着裴冲和朝廷寻找他们的队伍一起回到朝城,因为没有通行令,过不了卧牛山关卡,于是在裴冲通过军驿司递了折子后,便留在朝城等候。

军驿司的快马传信送得极快,他们等了不到十天,便等到了朝廷派来接他们的羽翎军。

惠长乐所带的大部分随从都留在朝城,只挑了十几个亲信随从跟着裴冲和羽翎军去京城。朝廷如此封锁朝城,想必有不便透露之处,即使她什么都不知道,也下令封口。毕竟沿途见到许多作坊,据说都是生产军械的,一些作坊里还敲得叮叮当当的。这些透露出去,不知道什么都触到朝廷隐秘。因此,她挑的随从都是口风极紧之人。

来接他们的羽翎军也没能进入朝城,只在卧牛山关隘处等着,与他们会合后,调头往京城去。

通往京城的栈道重新修葺过,比当年修得更加宽敞结实,许多以前搭木架的地方改成了石条,关隘修成的石头的,上面还抹了青膏泥,整齐光滑,更加难攻。

过了卧牛山,到了鲁城地界,随处可见繁华,几乎已经看不到战乱的影子。路上的商队络绎不绝,旁边有许多沿路兜售吃食、货物、山果、野味的村民。她所见到的人,几乎没有打赤脚的,最差的也是穿了草鞋粗麻布衣服,路旁也没有无人收殓的尸骨。他们迁到大野国国都后,偏居一隅,虽说有牛羊产出,也能种粮食庄稼,但种不了稻谷、缺盐、黍米的收成也总让除不尽的杂草祸害了……够活命,但……穷,日子过得远不住裴贞在时的朝城。

这么多年了,惠长乐想起来都跟做梦一样。

他就那么带着人走了,再没回来。

她骑着马,到了京城,看着那城墙、城楼,一直走过去很远,还在回头看,一行泪,划过脸颊坠落到尘埃中。

好多次都快熬不过去了,她想想裴贞,再看看还没成年的儿子,又咬咬牙硬挺着,熬着,熬出头了。

老天爷有眼,叫青鸾得了天下!她带着儿子,终于能回来了!

羽青鸾正在上朝,听闻惠长乐到宫门口了,立即让宫侍去把人请进来,她自己也步下天子大位走到宫门口,然后就见一个头发斑白的妇人由裴冲扶着,一只手上还拿着一根拐杖,左脚有点簸,艰难地爬着台阶上来。

她快步过去,扶住那妇人,盯着她的脸。她表姐只比她大几个月,却是满脸风霜皱纹,苍老得仿佛有五十岁。

惠长乐见到羽青鸾,也呆住了。这么多年没见,青鸾的风彩更盛当年,生育过三个孩子,提刀上战场平定过天下,年轻得如同只有二三十岁的模样。她回过神来,俯身行礼,却被羽青鸾紧紧地托住双手。

羽青鸾扶稳她,说:“免礼,天凤宫说。”当即宣布退朝,令人抬了软椅过来。

裴冲扶惠长乐坐上软椅,然后陪在她身边步行。

羽青鸾的凤驾以远惠长乐一步远的距离,两人约等于并排而行。她问:“你这腿怎么了?”

惠长乐说:“叫蛇咬了一口,剜肉时伤到筋,好在性命无碍。”她笑了笑,似感慨又似打趣:“陛下还是这么年轻。”

羽青鸾发现,这么多年,她还是这么爱嘴贫。她的心情却轻松了许多,也找到往日相处的熟悉感。

她进入天凤殿,等惠长乐坐下后,低声吩咐句女官。

女官领命而去,不多时,捧了个剑盒出来呈到惠长乐的面前。

羽青鸾说:“这把剑从越公手里,落到乔世侯手里,后来又落到乔世侯的夫人手里。乔世侯夫人被斩杀于城楼上,这把剑便由我一直收着。”

惠长乐闻言顿时猜到这是什么,她控制住双手的颤抖,慢慢地打开盒子,就见裴贞的剑静静地躺在剑盒中。她的手抚过剑,又再握紧它,拿起来,拔剑出鞘,上面刻着一个贞字。她盯着剑看了又看,收起剑,向羽青鸾说道:“谢谢。”顿了下,又说:“当年的事,让你为难了。”不得不冒险派两千骑兵,从南疆一直跑到鲁城。

羽青鸾说:“亦是因我而起。”如果不是为了她手里的天子三宝,越公府也不会冒险攻打朝城。

惠长乐说:“卧牛山起火,朝城失守,不然,断不叫你为难。好在,胜了。”

羽青鸾看着惠长乐苍老沧桑的面容,心头难受,说道:“表姐,我不同你外道,便直言。朝廷如今不再划分封地,但赐爵。平袭三代再逐代降爵的王爵,或者是世袭罔替的公爵,不知你属意哪一个?裴颜可袭你的爵位,裴冲可封公爵。”

裴冲先是震惊、意外了下,随即稳坐如山。这事听母亲的。

惠长乐说:“镇武侯原为武侯府,这样封赐,过于厚重,恐遭非议。”

羽青鸾说:“姑婆的血脉,只剩下你了。你是羽姓天家嫡出血脉中,与我最近的一支,当有恩封。从朝城到大野国都城千里之地,可折算成献地之功,毕竟路是你们用命淌出来的。裴冲他们是沿着……路上的尸骨找到你们的。”

惠长乐从小跟羽青鸾玩到一处,知道她的性子,于是叩头谢恩,道:“陛下,我虽为天家公主血脉,却不姓羽,封王确有不妥。”

封王,前三代划算。世袭罔替的公爵更长远,且有非羽姓不能封王的规矩在,封世袭罔替的公爵确实更合适。羽青鸾点头应允,接下来便根据朝廷的制度,跟惠长乐议定收封的事。

收朝城跟其他封地有点不同,他们是迁到国界外占领无主疆土扎下了根。如今是迁回朝城,还是继续留下呢?二十多万人迁回来,劳民伤财,安置都是项极大的花费,且那么大片疆土不能像天圣长公主那时再扔了。有过朝城撤去的先例,若是后世再有人撤去,重建一个大野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