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伧夫任都尉 群盗集江汀(第2/8页)



看到女儿的悲伤痛苦,细儿的母亲也有点悔恨,恰巧灞陵的大族子弟史步昌有一天浪游长陵,偶然碰见了细儿,垂涎她的美貌,再打听到她新近死了丈夫,心里好不欢喜,立即下聘礼,将细儿娶去做了小妾。细儿过去不两年,果然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史曼倩,小女儿叫史次倩,都长得很标致,特别是那次倩,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美貌异常,比她母亲细儿当年尤其风光,艳名甚至传到皇太子的东宫去了。皇太子派人来史家纳聘,娶了回宫,封为良娣,地位仅次于皇帝给他立的正妃。细儿这才想起那乞丐的话,十分感激,派人去厨城门找他,想带回家终生奉养,却听说早已在一个冬天冻死了,心里嗟叹不已。

次倩嫁给皇太子后,肚子倒也争气,次年就生下了皇太孙刘进,这时皇太子刘据把史氏的很多族人都招进太子宫,封为郎官。可惜次倩只有姐姐,同产中没有男性,未免感到遗憾。细儿这时突然想起当年和前夫生的儿子高辟兵,于是请求太子把高辟兵招进宫,拜为郎官或者侍郎。可是高辟兵却很不成器。细儿一怒之下,请女儿次倩游说皇太子,将高辟兵发到下面的郡县去做个实际管事的官职,以便积劳升迁。这时鄂邑盖公主比较讨皇帝喜欢,她暗暗讽劝丞相和御史大夫,荐举高辟兵为豫章郡都尉,掌管豫章郡四万张强弩。

次倩听到这个任命,有点迷惑不解,这个同母异父的饭桶哥哥怎么有能力任那么重要的官职,甚至连皇太子也非常奇怪,因为他和鄂邑盖公主不是同产亲姐弟,一直是面和心不和,她为什么会这么卖力地替自己安排亲戚呢?

高辟兵来了豫章郡,还是老样子,几乎没办过公事。每日仍是下厨做饭,吃饱喝足了,就躺在庭院的大榖树下睡觉。丞属掾吏们很着急,集体去拜见他,希望他能经常去官署坐曹处理政务。高辟兵光着个膀子,乐呵呵地说,诸君不知道,我这是“无为而治”啊。他脸上和胸脯上的肥肉不时地上下颤动,晶亮的汗水在肉的褶皱间闪烁游走,哎,你们豫章怎么会这么热的?他岔开话题了。

掾吏们陪笑道,的确如此,豫章郡地处江南,城里又有赣水流过,又湿又热。我们这些下级官员都是本地人,习惯了炎热。真羡慕都尉君从长安帝都来的。长安是非常的爽垲罢?

那是,高辟兵笑笑,你们不知道,每次皇上下诏书,要列侯们归国。那些封地在江南的列侯,无不悲伤叹气的。还是长安好啊!他的绿豆眼望着都尉丞,公孙君,你在长安的阳陵长大,应该很清楚的了。

那个叫公孙都的都尉丞笑道,的确,下吏刚来的时候,也适应不了这里的燠热,过了几年也就习惯了。都尉君是皇太子的大舅子,住在长安的直城门边面向北阙的甲第,下吏曾经求家叔带下吏去见识见识,可是家叔不肯,说下吏读书太少,性格粗鄙,礼节不修,怕惹得皇族笑话。对了,都尉君来此,可见深受皇上重视,虽然辛苦点,可是皇上的信任,比什么都强。刚才都尉君说无为而治,非常精辟。不过下吏侧闻,皇上很早以来就爱好儒术,况且都尉君是皇亲,自小也熟读《论语》、《孝经》,儒学深厚,皇上喜欢以经义治国,以《春秋》断狱,都尉君正好施展才华,以便将来跻升公卿的行列。黄老那一套,恐怕已经不合时宜了罢。

高辟兵的笑容收敛了,他摸摸自己肥硕的胸脯,随手一把汗甩了出去,险些甩到掾吏们的脸上。他不耐烦地说,《论语》、《孝经》是天下无人不读的识字课本,哪里是什么专门的儒学了。我若喜欢儒学,难道不早早地去学那《诗经》、《仪礼》,当那清闲的博士,还跑到这蛮荒的地方来受罪?诸位不必再说了。无为而治未必就不能治好一郡,当年孝文皇帝不就是无为而治,令天下衣食滋殖、蒸蒸日上的吗?即便是本朝的汲黯,担任东海、淮阳两郡的太守之时,也是天天躲在屋子里睡觉,公事全部委任丞属,年终考核却也总在天下郡国前列。况且都尉的职任不比太守,本就不需要掌管行政事宜。当今天下太平,正是放马于南山之阳的时候。我等只需要清静无为就行了。

丞属们见到高辟兵这样懒洋洋的,又清楚他的背景,任职这个地方不过是做个样子,捞取点升迁资本,于是怏怏地一哄而散,懒得理会他了。任由他关上门,在树阴下喜滋滋地晾那一身肥肉。公孙都有些不快,他压低声音对其他掾吏说,没想到都尉府这样严密的军事机构,现在每日只看见袅袅炊烟,实在是丢脸之极。让黔首们知道,真要笑掉大牙。再说,这事也实在奇怪,皇上怎么会派这么个人来掌管冲灵武库的。

掾吏们愤愤说,他是皇太子妃的哥哥,有什么奇怪。公孙都拈了拈颌下稀疏的胡须,忧虑重重地说,诸君有所不知,近年来皇上宠爱钩弋夫人,卫皇后家族早就没什么势力了。皇太子也汲汲自危,日日忧惧。皇上怎么又可能提拔一个懦夫担任发弩都尉呢?况且,冲灵库的安全与否,和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有关,万一发生意外,按照《置吏律》,他这个长官固然有罪当斩,我们这些下属也一个跑不掉,都得为他陪葬了。

掾吏们全都呆在那里,脸色煞白,叹道,那只有都尉丞君多费点心了。皇上近年来律令更换频繁,的确让人无所适从,而且用法太峭刻了,当年暴胜之公子被皇上任命为绣衣使者,持节来到我们豫章郡,发郡车骑甲士,监临两府,将太守、都尉及丞属十多人当场斩首,至今回想起来都后怕。真怕皇上又派一个绣衣使者来,到时候,我们不知道还能否有幸保住这颗吃饭的家伙。现在梅岭那边盗贼聚集有数百人,我们也只能封锁消息,不敢让长安知道。唉,都尉丞君何妨向令族叔公孙君侯打听一下消息,探询皇上派高辟兵来掌管冲灵库的用意。

公孙都皱起眉头,疑问就在这里,我堂兄公孙敬声去年因为细事不谨,已经下廷尉狱了。家叔惶恐不安,曾向皇上请求,希望能以捕获阳陵大侠朱安世,为堂兄赎罪。皇上念在家叔是皇后的姐夫面上,答应了家叔的请求。现在家叔布置家吏,并以丞相府的名义发牒给天下郡县,逐捕朱安世。皇上有个期限,如果不能在十月年终考核之前捕获,我堂兄恐怕性命不保。说起来这新任都尉也跟我有点七弯八拐的姻亲关系。家叔曾提起,皇上对家叔的政绩不大满意,对皇后和太子也很冷淡,本来应该下诏书褫夺他的印绶才对,可为什么非但没有那样做,反而提拔和家叔有关的人担任重要职位呢。你们想,如果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无论什么人,能握有冲灵库的强弩利兵,都将是十分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