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和谐最贵(第3/3页)

不过坦白说来,刘备的痛苦还是很深刻的。一方面汉献帝是对他曾经有过期待的,希望他有所作为,杀了曹操;另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刘备的事业是和汉献帝紧紧绑定在一起的。

有汉才有刘。有汉献帝才有刘备。如今这两者都不存在了,对刘备来说,他的所有奋斗都失去了意义。

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刘备,被松绑了。他失去了依靠。

接下来该怎么办?革命还要不要继续下去,或者说以什么名义去革命,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刘备病倒了,被这些重大的革命理论问题所击倒。

诸葛亮却以为,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谓的革命理论问题在他看来并不存在。

皇帝没有了,再立一个不就完了吗?没人做皇帝,你刘备自己上不就行了吗?

一切皆有可能。

刘备却被诸葛亮天才的设想惊呆了。“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这是刘备听到诸葛亮如此这般建议后的第一反应,也是他的道德自觉。刘备似乎愿意做吹鼓手而不是旗手,永远跟在皇帝的旗帜后面呐喊助威。

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生命才有依靠。

说到底,忠义二字害了他。为忠义而活,在忠义面前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些构成了刘备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质量。

诸葛亮指出了问题的要害。

目标。

给自己一个目标。

也给天下人一个目标。

大汉朝在许都寿终正寝了,天下革命的人怎么办?茫茫黑夜需要亮光指明革命前进的方向。这亮光在哪里?

成都。

刘备。

所以,诸葛亮以为,重要的不是谁做皇帝,重要的是汉室子孙要有人做皇帝,以继续未竟的事业。

以给天下人一个目标。

刘备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意思,但他还是不愿意挺身而出。

不错,他是景帝的子孙,可汉室子孙多了,他是最合适的那一个吗?

刘备不相信。

相信了也不干。这是道德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刘备闯荡江湖这么多年,靠的是什么?“仁义”二字。

另外刘备还有一个心理障碍绕不过去。

曹丕。

曹丕篡汉自立,他也要篡汉自立,这不是将他和奸人划为一道吗?

打死我也不干!

刘备的态度很坚决。

太傅许靖声泪俱下。太傅许靖认为,人世间最难做到的事情是如入火聚,得清凉门。这需要境界。以身饲虎的境界,化火为冰的境界。所谓舍生取义,取义不难,难的是舍生。

当然要细究起来,舍生也不难,难的是舍名——拿一世清名去换人间安宁和幸福,这需要大境界。

而现在的刘备显然是患得患失。

许靖对他说,汉天子已被曹丕所害,王上你如果不即皇帝位,兴师讨逆的话,这就不叫忠义。现在天下无人不想着王上为君,为孝愍皇帝报仇雪恨。王上如果患得患失,顾惜自己的名声,以一己之私害天下公义,天下将托付给何人呢?

刘备踌躇复踌躇,觉得自己到底做不成众矢之的。

入火聚易,得清凉门难。唉,世人究竟有几个能舍一世清名去承受千载骂名呢?

起码刘备自己做不到。

历史的僵局就此形成。

刘备忧虑过度,不理政事,只有诸葛亮在勉强支撑。

但是很快,诸葛亮也病倒了。

装病。

两人双双罢工。

刘备熬不住了,便去探望诸葛亮,问他为什么不理政事?诸葛亮语出惊人,说大王还有什么政事好理呢?大王坚决不肯就皇帝位,“众官皆有怨心,不久必尽散矣。若文武皆散,吴、魏来攻,两川难保。”到那时,还有什么政事呢?怕只有后事了吧……

刘备顿悟。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啊。

人世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他终于决定,称帝。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日,奔波江湖几十年的刘备迎来了他人生的高潮——在成都称帝,并改元章武元年。在解释为什么接受皇帝称谓时,刘备用了三条理由:

天命不可以不答;

祖业不可以久替;

四海不可以无主。

很是无奈与沧桑。

虽然刘备是顶着大汉的名号称帝的,但是很显然,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两个名义上的皇帝——曹丕和刘备。孙权虽然出于战略需要在表面上对曹丕称臣,可谁都知道,他称帝只是时间问题——孙权有这个实力和野心。三国格局差不多已经成型,曾经的主角汉献帝沦为配角甚至群众演员,历史已不需要他的发声。接下来台词最多的只能是已经称帝和随时可能称帝的那三个男人。

三个欲望张扬的男人。

他们将继续过招,为欲望而奋斗终生。

毫无疑问,历史曾经很好看,历史还将更好看。

因为三个男主角倾情出演,兴致勃勃,很有从一而终、将演出进行到底的意思。最重要的,起码到现在为止,他们没有耍大牌,没有撂挑子,没有无缘无故要求加戏份或者减戏份,总之,艺德很好,令人期待。

他们其实是个演员。

历史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