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两个人的死(第2/2页)

不过,沮授不知道,自己即便逃出去也难免一死,因为袁绍不可能让他活着看自己的笑话。只是这一层的意思,谋士沮授到底不明白。

沮授死时神色不变,很有慷慨赴死的意思。这让曹操大为感慨,他叹息说:“吾误杀忠义之士也!”当然这话说得还是有矫情的成分在。如前所述,曹操是一定要沮授死的,否则,他自己都死不瞑目。

沮授死后,曹操把墓做得很气派,在黄河渡口很醒目地立着,墓碑上书“忠烈沮君之墓”,体现着曹操有容乃大的意图,令天下义士、谋士、壮士、勇士一时间景仰不已。

沮授的结局是尘埃落定了,田丰却悬而未决。

他在冀州狱中等待命运的裁决。

袁绍的喜怒哀乐,袁绍的微妙心机,都可以决定他的命运。

只是这一层道理,看守田丰的狱吏不知道。这个狱吏虽然看人无数却并不识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要识人必须先识心,很显然,看守田丰的狱吏做不到这一点。

他能做的只是贺喜。当袁绍战败的消息传来,狱吏的第一反应就是贺喜。这个天真的人儿真诚地以为,袁绍败了,田丰胜了,就像田丰田大谋士当初所预计的那样。

田丰却轻叹一口气。为狱吏的天真,也为自己的命运。

不错,表面上看,袁绍是败了,他田丰准确地猜到了这场战争的结局,可问题的关键是,战争的结局其实也就是他命运的结局,因为袁绍肯定会让他死翘翘的。

不为别的,就为四个字。恼羞成怒。

田丰淡然地对狱吏说:“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狱吏不以为然。田丰的话在他听来太背离生活常识了,他不相信。

很快,这个天真而自信的狱吏就相信了。因为田丰死了。

死在袁绍恼羞成怒的刀下。袁绍用这把恼羞成怒的刀告诉狱吏,人世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太笨的人要死,太聪明的人也要死。做人,始终要战战兢兢。

狱吏果然战战兢兢了。一方面是惊骇于袁绍恼羞成怒的刀,另一方面则是惊骇于田丰的临终遗言。田丰的临终遗言说得很悲愤,充满了懊悔的意思。他是这样说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真是后悔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