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证书还是合同书(第4/4页)

孙权笑了。接到周瑜的信之后笑了。

他突然觉得,人世间的事,处处有意外,却处处有伏笔。意外就是伏笔,伏笔就是意外,有时一件事情貌似绝望了,却是希望的开始。

一切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轻言失败。因为还有未来。

孙权决定给刘备未来,温柔乡里的未来。他大兴土木工程,广栽花木,又增女乐数十余人,并送金玉锦绮好玩之物,以娱刘备耳目,以丧刘备心志。一切做得有条不紊,却是充满心机和杀机。

刘备果然乐不思蜀了。

事实上这是人性的弱点,没有人可以超越,哪怕是大英雄。其实,从另一方面说,越是英雄,身上的柔软之处越多——英雄难过美人关,没有英雄不怜香惜玉。

赵云着急了。在刘备被声色所迷,全然不想回荆州之后。他打开了诸葛亮给他的第二个锦囊,以求解决之道。

赵云看了,然后就被深深地震惊。

诸葛亮太料事如神了。在第二个锦囊中,诸葛亮不仅准确地猜到了刘备将入赘东吴,还猜到他一定会坠入温柔乡。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了解,可以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地步,真可谓步步惊心。更让赵云惊心的是,诸葛亮不仅在此间提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个猛回头、警世钟的办法,玩的就是当头棒喝。赵云相信,刘备一定会回头是岸的,只要他心中还有理想。

刘备得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消息是赵云告诉他的。赵云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今天早上孔明派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战败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而来,形势已是万分危急,请主公速回。

刘备看上去六神无主,一时间不知道做何反应。

温柔乡里岁月长啊。这半年多来,天天在红粉间穿梭,早已忘记荆州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了。家在何处?是东吴,还是荆州?

突然间便惊醒了过来。人世间的很多事真是经不起拷问。比如“家在何处”这个问题——一个人心中有信仰,家其实就在心里;心中没有信仰,四处漂泊,家就在四处。

刘备决定,回去,回到荆州。但是,回家的路是漫长的。一如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以为离开时容易,回去时也是容易的,殊不知,有些地方一旦离开了,再回去却是很难。甚至永远回不去了。

现在的刘备就有这样的感受。首先,他是个有妻室的人。他的家安在东吴,他是东吴的上门女婿,怎么可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其次,即便孙夫人肯放他走或跟他走,老太太同意吗?孙权和周瑜同意吗?他现在是个身份敏感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上门女婿,又是被囚禁者,真是要走也难。

只能使出哭招了。哭是刘备闯江湖的独门暗器。很多年前,刘备靠他的眼泪屡有斩获,很多年后的今天,刘备准备再试锋芒。

孙夫人被惊呆了。她不知道,一个传说中的英雄可以哭成这个样子。在心情复杂的同时,她也有了一个决定:要追随这个男人而去。

不错,他看上去是有些脆弱,迷茫,可无论如何,他是她的老公。一个有志向的老公。一个不忘本的老公。

东吴是她的家园,却不是他的家园。他们的家在荆州,在远方,在这个世界。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刘备就要随刘备。孙夫人决定,逃出牢笼,和刘备奔向新世界。哪怕就此得罪哥哥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