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破绽百出的信(第2/4页)

张鲁手下的谋士阎圃也赞同他称王,却不赞同在此时称王——阎圃以为,称王是要资本的,起码地盘要大。不错,现在汉川之民已愈十万余户,那些从子午谷奔入汉中的西凉之民,也不下数万。但是西川四十一州的土地与民众更可观。如果能把它拿下来后再称王,与曹操的对抗才会有底气。

张鲁的眉头皱起来了,眼里开始射出杀气。他想到了仇恨。杀母之仇。

益州刘璋曾经杀死张鲁的母亲及兄弟,张鲁认为,这不但是自己报仇的时刻到了,也是夺取西川四十一州的绝佳理由。

在这样的时代,没有人可以苟活。只要你有污点或者破绽,就难逃命运的诅咒。即便没有污点或者破绽,也很难独善其身。这是张鲁的深切感受。

刘璋失眠了。失眠是刘璋的老毛病。每有风吹草动,他就失眠。只是这一次,情况比较严重。因为他听说张鲁准备率大军进攻西川,要让他的脑袋搬家。

刘璋以为,这是一个过不去的坎,躲不开的劫,他的脑袋,怕是不保了。益州别驾张松却以为,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躲不开的劫,如果能另辟蹊径的话。

路是怎么走出来的,抄小路走出来的。多少人为了趋利避害、少走弯路,踏出了一条条捷径——张松以为,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路构成了人生的全部智慧。现在他就要给刘璋指出一条小路——这是拯救益州的不二捷径。

倚曹。倚靠曹操。张松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承认现实,倚靠强者,如果我们自己还不是强者的话。当今世界,谁是强者,唯曹操莫属。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打败马超,天下无敌了。如果让曹操兴兵去取汉中,以图张鲁。那张鲁自顾都不暇了,哪还敢侵犯我蜀中呢?

刘璋听出了张松话里的意思——这是让曹操为他火中取栗啊,曹操会这么干吗?曹操凭什么这么干?刘璋不信。

张松伸出了舌头:这是什么?

刘璋:舌头。

张松:错,武器。

刘璋:它很软。

张松:可以硬起来,只要我愿意。

刘璋:硬的东西就是武器吗?

张松:当然不是。

刘璋:那为什么你的是呢?

张松:这是我的舌头。

刘璋:跟我的不一样吗?

张松:每个人的舌头当然不一样。

刘璋:我以为一样。

张松:哦?

刘璋:都只有两个功能:吃饭,说话。

张松:不错。

刘璋:那有什么稀奇?

张松:话人人会说,我说的不一样。

刘璋:你说的话能吓死人?

张松:不,倾城倾国。

张松出发了,在刘璋的半信半疑下,带着他那根倾城倾国的舌头出发了。当然他身上还有另一样东西,只是刘璋不知道。西川地图。

这是张松准备献给曹操的。张松当然对自己的舌头很有自信,但他更相信地图。

地图是什么?是土地,是江山,是人之欲望,是金戈铁马。

虽然没有人可以永远做地图的主人,但人人却希望得到它。张松相信,曹操对这张地图是垂涎欲滴的。

只是他没见到曹操。曹操不是很忙,而是很空。空虚。

这是胜利者的空虚。曹操凯旋之后,每天在相府里饮酒作乐,背颂他的成名作《短歌行》。

曹操现在还忧什么呢?张松以为汉中和西川应是他的忧愁所在。

他很想做一回杜康,替曹操解忧。却是没机会。因为他进不了相府大门。

好在三天后,相府大门打开了。

不是曹操心情好,是张松有所付出。他贿赂了曹操的左右近侍,这才被得以引入。

曹操的心情的确不好,特别是在看到张松的长相之后。

张松长得确实影响市容。史书上说“其人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如果用一个贬义词形容的话,曹操以为是猥琐二字。

其实,光是长得不怎么样也没什么,世上长相难看的人多了去了,曹操也见得多了,曹操后来为之生气的是张松的言谈举止。

张松侃侃而谈,说当今之世,实在是很不太平。所谓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他来一趟京师,很不容易,特别是见到曹操曹丞相,更不容易啊……

曹操不以为然,说我扫清中原,有何盗贼?你要见我,不见上了吗?还说什么怪话?!

事实上曹操后面还有话没说出来。他的潜台词是是我曹某人是谁啊?是芸芸众生想见就能见的吗?何况你又长得这么不令人待见。

曹操之所以不说这些话是给张松留一面子,大老远的从西川赶过来,不容易。化外之民有些牢骚,发了也就发了吧,我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你一般见识。

但是曹操很快就后悔了。他不与张松一般见识,张松却向他展示了不一般的见识。张松说,当今之世,南有孙权,北有张鲁,西有刘备,这些人各据一方,每家都有十几万的部队,并不服丞相管辖,什么叫天下太平呢?

曹操怒了——见过不会说话的,没见过如此不会说话的?这是什么舌头啊,这么硬邦邦的可以?!

他转身离去,将张松晾在原地,一个人在那傻半天。

张松也懵了。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怎么这个宰相肚里只能走蛔虫啊,弯弯肠子绕得可以,真是小肚鸡肠。

他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一双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是一个自称杨修的人,要跟他谈谈。这个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现在是曹操门下掌库主簿。杨主簿平生最大的功夫就是一条舌头玩得滴溜溜转,和张松一样,也是靠舌头吃饭的主。所谓惺惺相惜,他见张松今番栽在自己的舌头之下,便想与他沟通沟通。

张松也想与他沟通沟通——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地图还在身上揣着呢,总得找机会递出去。现如今曹操正在气头上,张松不好自己腆着脸上,也许这杨修会是一个很好的传递者。

当然,杨修是不会主动帮他传递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做事都需要理由——拜托,给我一个传递的理由好不好?

张松不知道怎么给。他当然可以给杨修钱,只是这样的举动显得他很无能,是钱在说话,不是他张松在说话。或者说是钱打动了杨修——更何况杨修要不要钱还两说呢。

所以张松没有给钱,而是给了才能。自己杰出的才能。杰出的记忆才能。

当时的情景动作是这样的:杨修多少带些自豪地拿出曹操写的新书给张松看,以表示他所追随的这个人文武双全,他没有跟错人。张松将那书接过来随便翻了翻,之后就扔到一边,不屑一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