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心神不宁(第2/2页)

“宰相乃众官之首,层层递进,已成定规,崔太傅久在军旅,显然对宰相之位并无兴趣,陛下想让崔太傅安心,只有两个途径。”

“说。”

“崔太傅尚有一子一孙,他本人的官爵太高,无法再提,可以按惯例荫封子孙。”

“嗯,这个可行。”韩孺子早有封赏崔腾之意,觉得此事并不难办,崔腾又的确立过功劳,外人说不出什么。

“二是……”赵若素却不说下去了。

君臣二人还没有达成互信,赵若素说话不能不小心,韩孺子只好先行赦免:“赵大人但讲无妨,朕绝不怪罪。”

“如果陛下早生嫡子,崔家自然踏实。”

韩孺子苦笑,皇帝明明拥有天下守卫最为森严的宫室,结果不仅得不到该有的安全,连个人生活都无法隐藏,不知有多少人“关心”嫡子问题。

说起嫡子,韩孺子想到了母亲,一想到母亲,他一下子想起更多的事情,“负责和亲事宜的是哪位大臣?”

“礼部的元尚书。”

“他是前些天从京城来的。”韩孺子记得很清楚,礼部尚书元九鼎是京城来的十几拨使者之一,官职最高,所以留下来主持朝会,现在想来,和亲一事肯定也是他负责。

“嘿,礼部真是很擅长讨好宫里的人。”韩孺子冷笑道,元九鼎当初就是最早投向上官太后的大臣之一,如今他又走老路,开始讨好王美人了。

赵若素后退,跪地不语。

赵若素有杨奉的智慧,也有刘介的刚直谨慎,韩孺子对后者不是特别喜欢,但还是笑道:“朕不该无故乱猜,赵大人请起,朕不会泄露此间之语,更不会追究某人。”

韩孺子当然不会追查,如果最后真的证明母亲暗中干预了和亲,他更难办。

纳妃一事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伤害到任何人,韩孺子宁愿保持糊涂。

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是心神不宁,赵若素三十几岁,毕竟老到些,说:“微臣已经看过,今天的公文没有急件,陛下若觉倦怠,可早些休息,以身体为重。”

新婚之人,怎么能一整天不相见呢?

韩孺子笑着摇摇头,继续看公文,直到再也看不下去,才起身离去,但是留下命令,如果东海王那边有新消息,立刻转告他,不可耽误。

皇帝居住的小院里还残留着许多喜庆色彩,人却不多,与赵若素一块回晋城的泥鳅,正在院子里兴高采烈地与金垂朵的丫环聊天,介绍自己的新名字“晁鲸”。

如果早看到这名丫环,韩孺子当时就会猜出真相,可昨天的成亲仪式他没怎么参与,根本注意不到丫环。

“我就知道。”丫环在匈奴人那边待了一阵,更不讲礼节,看着皇帝不停地笑。

“你叫蜻蜓?”韩孺子问。

“呵呵,陛下还记得我呀。”

“当然记得。”韩孺子微笑道,“你为什么还穿匈奴人的衣裳?没人给你新衣吗?”

“过几天就走了,换来换去太麻烦。”

“走?”韩孺子很惊讶,因为蜻蜓所谓的“走”显然不是回京。

蜻蜓捂嘴,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向皇帝直摇头。

“我终归是匈奴人。”金垂朵不知何时走到了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