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限期抓捕(第2/2页)

“当然,虽无明文规定,但是按惯例,正一品的大臣若是卧床,皇帝理应派内侍前往探视,如果得的是不可治愈的重病,皇帝亲临床榻之前也是应该的,不是必须,但是应该。听说大将军的伤势的确很重,刚刚能睁眼,还不能说话,陛下应该去看看。”

东海王的话里隐藏着一点幸灾乐祸和嫉妒,韩孺子只当没听懂。

“陛下后日亲临崔府,今日才下旨意,刘介和蔡兴海他们可有的忙了。”

“这种事通常要提前多久准备?”

“至少十天,一个月最好,甚至有提前半年、一年就开始准备接驾的。不过崔家有钱,不只一次接驾,经验丰富,肯定不用这么久,两天应该够了。”

韩孺子叹息道:“皇宫、倦侯府,朕已经不记得多久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了。”

“陛下的安危是天大的事,能离开皇宫常住倦侯府,已经算是破例。”

韩孺子微微一笑,“先将刺客和探望大将军的事放下,朕问你,如果想要提拔一位官员,按‘惯例’该怎么做?”

“要提升几个品级?”

“很高就是了。”韩孺子不肯说得太清楚。

“那就是破格了,被提升的官位有空缺吗?”

“有。”

“宰相等大臣一直没有推荐此人?”

“没有。”

“嗯,这个人最近立过功吗?”

“立过,但不是很大的功劳,跟那些将士无法相提并论。”

东海王笑道:“陛下太实诚了,如果非要亲冒矢石、浴血奋战才叫大功,那文臣岂不是永远没机会了?功劳有两种,一种是人人可见,首级、牛马等等都是明证,一种是皇帝可见,这个人的举动或者影响到大势,或者显露出极难得的忠诚,都算是大功。比如左察御史萧声,真论起来,他也没做什么,对匈奴人的伤害还不如普通的士兵,可他被俘不屈,投河自尽,足见其忠,陛下给他一个大功,没有任何人反对。”

“嗯。”韩孺子点头,明白了其中的区别。

东海王告退的时候,心中比崔腾更加得意,皇帝仍然需要他的建议,最关键的是,他能通过建议猜出皇帝的心事,给未来铺路。

卓如鹤从云梦泽回来之后,必然平步青云,这就是东海王的结论。

东海王猜错了,韩孺子想的其实是另一个人。

整个京城都在抓捕刺客,皇帝所思所想却是如何改造朝廷,他也要给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