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十节 战备(第2/2页)

这些商人走南闯北,更是一眼就看出这种银币和铜币很难伪造。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黄石肯不肯认账。一开始有几个山东的商人去长生岛兑换银币,杨致远二话不说地就给他们换成了足额的官银。其他翘首盼望的同行见黄石的信用似乎还可以,就决定先用着这个东西作生意,大部分和东江左协作买卖地商人也都认可了银币的币面价值。

章明河现在和黄石说得话让后者很开心,章明河他们也发现用银币能比较容易杜绝克扣军饷的问题。当然军官只要彻底不要脸,霸王硬上弓地去喝兵血那还是没有办法,但至少他们不容易用劣质和不足额的银锭糊弄士兵了。每枚银币和铜币上都清清楚楚地写着它们的价值,就是不识字的士兵多看上几回也能明白都是什么意思。

不过在这一片赞许声中,黄石并没有想到章明河他们还是有投机取巧的办法。那就是用刀贴着银币的外圈刮边角料,后来再发饷的时候章明河地亲兵们就会彻夜不眠地刮银币,把每枚银币都制下来一圈。什么张攀啊、尚可喜啊等辽南的军官也都或早或晚地想起了这一招。他们刮完了以后发给士兵,士兵很快从亲兵那里学会了这手也开始刮。等商人用货物换到银币后自然会再刮一次,银币在商人间流通的时候就会越变越小。反正小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去长生岛换银币。

天启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盘古堡周围旌旗蔽野,营盘接天。张攀、尚可义兄弟也都带着本部精锐前来效力,现在此地已经聚集了东江镇左协的六个营九千战兵,加上过万地辅兵明军已经有两万五千之众。昨天东江军还明目张胆地在复州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探马也曾跑到复州城下窥探。据报后金军日夜紧闭四门,还把周围的零散兵力都回收到了复州城中。

明军闻讯后就派出救火营掩护大批辅兵搭建桥头堡,一旦这个坚固的堡垒完成,明军在复州交战时的伤兵就可以得到迅速后送到这里来治疗,明军也可以借助这个桥头堡掩护辅兵和退路。

威风凛凛地黄石坐在军帐正中,侧面则是满脸严肃地吴穆和他身后的书记员陈瑞珂,明末的通讯、机动能力和指挥效率都很低下,主将根本无法同步掌控全军,再加上明朝的“大小相制”的体制,黄石深知友军是不是和自己同心同德就能决定了生死胜败。

黄石掏出了一份行动计划书——随着现在军事行动越来越庞大复杂,他已经开始记不清所有的任务细节了。他的内卫部下还把这份计划书印了很多份,发给了每个参与会议的将领一份。张攀他们刚才被命令围坐在桌子旁的时候就吃了一惊,现在又是满腹狐疑地接过这厚厚的计划书,然后他们也学着黄石嫡系的样子打开,也小心翼翼地看了起来,洪安通还为不认字的章明河配备了一个内卫作翻译。

计划书里详尽地描述了各队的任务,他们的友邻和行军的路线,黄石作完了任务简报后就开始询问各位将领有什么问题。这更是让几个友军将领感到震惊,以往长官的命令都是不好质疑的。黄石主要是希望大家有话现在说,觉得任务完成不了最好也事先都提出来,这总比到了战场上,一看形势不妙就脚底抹油强。

经过半天的适应,东江左协的各个军官也就熟悉了黄石的军议模式。大家经过大量的探讨总算达成了共识,黄石也尽力地满足了众人的要求。通过这次交流他也对东江镇各部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还有什么问题么?”黄石最后一次询问在座的将领们,同时环顾着他们脸上的表情。

“没有了。”众将一起朗声回话,经过这么老长时间的交流,他们也都充分了解了手里的这份计划书,更因为这种了解而对战争的结果充满了信心。

这些军官脸上流露出兴奋和对功劳的饥渴,这让黄石也感到很满意:“好,今夜大宴士卒,明日一早,大军就出发渡过复州河。午时前就要开始对复州的进攻。”

散会以后,黄石出声把贺定远喊住了,拉着他又在桌子边坐下:“贺兄弟,你今天没有说过一句话啊。”

“末将没有问题,没有任何问题。”贺定远最近的脸一直绷得冷冰冰的。

“贺兄弟,你们我兄弟之间,到底有什么不能说得呢?”

贺定远仔仔细细地看了黄石的眼睛一会儿,仿佛是两个陌生人一样,黄石在这期间尽力维持着脸上的微笑,贺定远哀叹了一声:“大人,如果我是那个小兵,如果我有一个那样的仇人,我不报仇是不可能的。”

贺定远悲哀地摇着头说到:“不可能不报仇啊。”他猛地扬起脸:“大人,如果这么做的人是我,您也不赦免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