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三十三节 辽阳(第2/3页)

就像黄石自己的长生岛一样,在物资极其不足的情况下,黄石只能靠人格魅力来维持军队地向心力。而从总体上来说,东江镇比长生岛更加窘迫。毛文龙的压力也远比黄石要大,他几乎没有能力给手下什么物资奖励。

所以毛文龙也只能靠个人感情来团结部下,凭借他的威望艰苦地维持着东江镇,没有让几十万辽民在困苦中分崩离析。张再弟还记得黄石曾几次流露过对袁崇焕的担忧,还说他怀疑袁崇焕会对东江镇和毛文龙不利。所以张再弟就把黄石对袁崇焕的敌意理解成了对毛文龙的忠诚,这次黄石甘冒奇险去辽阳。也是为了和辽东都司府争斗,以保护毛文龙和东江镇。

黄石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微笑着说道:“松开手吧。”

“是。”张再弟沉闷地应了一声,松开手退开了一步。

黄石也不再多话,一夹马腹就踏上了通向复州的官道。

现在京师里已经有消息说要把黄石调去京营,如果不解决赵二这个问题的话,黄石估计自己被调离辽东就是板上钉钉地事情了。在黄石原本的历史上,此时的后金政权就已经摇摇欲坠了,而这个时空他们也更接近覆灭。

如果事情有了反复,如果后金政权又一次地死灰复燃,那就意味着又要有不计其数的人死去,那会是成千上万的无辜人。黄石看着广阔的辽东大地,在他的计算里,这一次的危险并不会比带头挥马刀杀敌更大,但却关乎到更多人的性命。

“一开始我把自己定得很高,我的利益高于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后来我立志要救民,但却因此而迷惑了,不知道应该按照怎样地标准来取舍。”

座下的马蹄声渐渐变得急骤起来,黄石正想着他心事:“今日的情况正如贺兄弟所说,如果我明明有机会拯救几万、十几万人的性命而不去做,那日后我一定会后悔的。”

望着黄石急速远去的背影,张再弟突然脱口叫喊起来:“大哥,若是建奴伤了你一根寒毛,我绝不与他们善罢干休。”

随行的有张再弟特别挑选过的几个长生岛官兵,还有四、五个水手,他们也都是离开长生岛后,才刚刚知道黄石计划的,他们也一起冲着黄石消失的方向喊了起来:“大人,我们绝不与建奴善罢干休!”

也不知道他们的话有没有能够落入黄石的耳中,很快那一人一马就已经绝尘而去。根据长生岛的情报,目前辽阳似乎只有皇太极这个后金贝勒在,此外努尔哈赤的两个小儿子多尔衮和多铎似乎也在。这主要是因为辽东陈继盛的攻势牵引走了后金方面的主要注意力。

自打六月底东江军攻入建州后,不仅赫图阿拉很快被明军包围,陈继盛还把努尔哈赤在建州的祖坟都刨了。此外这也是明军第二次来到萨尔浒战场,陈继盛除下令尽可能地收敛骸骨外,还主持了一次祭奠工作。

抚顺的后金守军点燃烽火后,努尔哈赤很快就带着四个贝勒去增援建州了,经过了二十四个日日夜夜的激战,后金军总算收复了苏子河沿线的丛林地区,也给赫图阿拉解围了。因为辽南东江军的威胁,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在完成战略大目标后又星夜奔回辽阳。以便向南进行防御。

而到八月初为止,长生岛的军情显示努尔哈赤仍带着莽古尔泰、代善和阿敏在建州的森山老林里转,陈继盛的部分小股部队还在那里和后金军打游击,努尔哈赤步步紧逼,一定要把明军彻底驱逐回宽甸地区。

听说辽阳为首地是皇太极后,黄石就感觉此行活着回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根据黄石的理解,皇太极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同样也非常冷静,所以他的行动规律是有迹可循地。如果现在呆在辽阳的不是皇太极而是老疯子努尔哈赤,那黄石的性命和计划就完全没有保障。

这次黄石决心摆明车马地说要议和,如果皇太极杀了自己,那黄石就已经证明了议和此路不通。而且这份政治宣言不仅仅是对明廷有效,蒙古各部也会看的清清楚楚。知道和后金混是不会有前途的。

在黄石看来,皇太极还可以给自己扣上一个从大明叛逃的帽子,但这他就更不能杀自己了……连高级叛将都杀,那谁还会投靠到后金那边去呢?

这次深入虎穴,黄石知道带卫兵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对方要动手。黄石就是带一百个卫兵也没有用;如果一切都能按照黄石的计划进行,那他就是一个兵不带也安如泰山。所以黄石这次只身前往辽阳,正因为他是一个人独自行动,所以一路上的麻烦也少了不少,行进速度也比大队人马要快很多。

抵达复州后。黄石并没有向驻守的地方军队说明自己的目的,简单地换马以后。他就沿着官道直趋盖州。虽然长生岛经济拮据,但为了保证对后金军基本动向的掌握速度,从复州岛盖州的这一段官道上,大批的驿站也都建立起来了。

这些驿站虽然用度很大,但也是辽南明军最重要地情报触角之一,更让黄石的旅途变得舒适许多,他一路上白天遇到驿站就换马,晚上遇到驿站就进去休息。无论是换马还是休息,黄石都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上,只把明军的关防掏出来给驿站的人核对。

这次黄石带地关防是从李云睿那里拿的,那些驿站地士兵大概也都见惯了长生岛军情司的做派,他们仔细核对了军情司的关防后,就不再对黄石做其他盘查了。他们一句话也不说地给蒙面人换马或是领他到客房住下,从来没有给黄石的行程找过任何麻烦。

天启六年八月七日,

黄石离开盖州附近的一座驿站,这也是明军的最后一座驿站了,上次耀州守军在听说海州陷落后立刻弃城逃走,让黄石缴获的十八磅炮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次经过耀州的时候,黄石看见的仍是一座了无生气的城堡,它甚至连城堡都已经算不上了,只是一片经过后金军和明军双重焚烧的废墟罢了。

继续向前,黄石很快抵达到了海州,这座一度是辽中重镇的城市,现在也被后金军抛弃了,上次大战后东江军大肆破坏了海州的城墙。现在它也没有被修复,看来后金军没有什么欲望再坚守这座城池了,所以也不打算浪费人力经营它了。

最后清理了一遍自己的思路,黄石自嘲地笑了一声:“他还是把我的军队看得很重,而把我本人看得比较轻。”

瞭望过了一会儿之后黄石就纵身几个跳跃,从城墙上回到地面,上马继续向北行去。很快,他就抵达鞍山堡,这座城堡和耀州一样,也是扩建起来的新城堡,里面驻扎着上千后金马步,还在城头安装了一些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