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少年功与名 第一百四十三章 浪淘英雄(第2/3页)

说话间,朱元璋已急步走到朱棣身前蹲下身,枯如槁木的双手颤巍巍的扶住朱棣的头,浑浊的双眼已是老泪纵横。

“棣儿,棣儿……你何苦如此!何苦如此啊——”

儿子在自己面前求死,临老终落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贵为天下共主又怎样?享尽人间尊崇又怎样?如此凄然苍凉的晚景,岂是荣华富贵能填补的?

朱元璋想到此处,愈发伤心悲戚,扶着朱棣的头,哀鸣哭泣不止。

朱棣在朱元璋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摇晃下,终于有了几分生机,原无声息的胸膛恢复了微弱的起伏。

朱元璋见状不由大喜,涕泪交加的道:“棣儿,棣儿……你终于醒了,朕还没死,你怎可先离朕而去?你这是不孝!不孝啊!”

白发苍苍的老人,此刻哭得像个孩子一般伤心。

朱棣呻吟了一声,茫然睁开了眼,额角的鲜血却糊满了整张脸庞,朱元璋急忙抬起龙袍的袖子,细心的帮他拭去脸上的血迹。

过了一会儿,朱棣渐渐回过了神,声音嘶哑道:“父皇,儿臣……没死?”

朱元璋又喜又怒,神情变得万分复杂,怒声喝道:“你当然没死!你这不孝子,什么事情不能好好说,非要以头撞柱,这是人子该做的么?”

朱棣惨然一笑,虚弱的道:“父皇竟怀疑儿臣……私通北元,儿臣辩无可辩,……唯一死耳!”

朱元璋大恸道:“父皇错了,父皇相信你!你数次征伐北元,为我大明屡立奇功,杀鞑子,斩敌酋,功在社稷,朕不该怀疑你,不该啊——”

朱棣虚弱的笑了:“父皇愿信儿臣清白,儿臣……死而无憾!”

朱元璋怒道:“以后不准你轻言死字!昂藏汉子正当挺胸做人,睥睨世间英豪,怎能学那儿女之态?”

“儿臣性烈如火,宁折不弯,今日蒙受不白之冤,更且这不白之冤是父皇加诸儿臣头上的,儿臣除了一死,还能如何?”

朱元璋龙目泪流不止,抱着朱棣的头哽咽道:“父皇相信你,父皇相信你……棣儿,父皇这就下旨,命你回北平领军,用你的刀剑,把鞑子赶出长城之外,让那些蛮夷们再次领受燕王的赫赫威风,让我大明的旗帜飘扬在大漠草原!”

朱棣眼睛一亮,随即又飞快的黯下去,仍旧虚弱的道:“多谢父皇信任,儿臣……愿以今日头上的鲜血,发下血誓!燕王一脉,世代永不叛君!若有违此誓,儿臣愿受九天雷轰,万死不得超生!”

“好!好!好儿子,好儿子啊!”

朱元璋泣不成声,苍苍的白发仿佛在向世人宣示,他再也不是那个曾经纵横天下,威服宇内的淮右布衣,此刻的他,只是一位心疼儿子的可怜老人。

岁月如大浪,淘尽英雄。

两日后,朱元璋下旨,准燕王朱棣回北平领军,抗击北元乞儿吉斯部,并调河南,山东,山西三地数十个千户所,近八万官兵随同前往征伐。

这道圣旨令满朝文武尽皆哗然。

春坊讲读官黄子澄第一个提出反对,这一点黄子澄与萧凡的看法是一致的,燕王乃虎狼之辈,只能留于京师,不可放回封地,朱元璋这道圣旨无异于纵虎归山。这对朱允炆将来的皇位是十分不利的。

黄子澄一连上了好几道奏章,皆被朱元璋留中不发,未得只字片言批复。

就在满朝文武或惊或疑之时,紧接着,朱元璋又下了第二道圣旨。

这道圣旨却有些意味深长了。

圣旨中言道,燕王领河南,山东,山西三地八万官兵击溃北元乞儿吉斯部以后,三地官兵不必归原建,就地驻扎在河南,山东,山西三地与北平府交界的位置上,各自建立新的千户所,以防北元鞑子来年反扑,解北平之围后,由武定侯郭英统领三地官兵将士。

击溃鞑子之后,原北平府将士抽调五成回京,由五军都督府另行补上新丁充入北平府。

这道圣旨将所有大臣都弄懵了,有细心的大臣慌忙拿来地图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河南,山东,山西,这三个地方在什么位置?皆紧邻北平府!分别位于北平的东,南,西面,可以这样说,在这三个地方与北平交界处驻扎八万卫所将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等于将北平往南的所有道路完全封住了,并且隐隐对北平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一旦北平府有什么风吹草动,三地卫所将士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扑向北平。

第一道圣旨可谓是朱元璋对四皇子朱棣示之以恩,第二道圣旨却又对其施之以威。

天子如此做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到底是想为削藩做准备,还是对皇子宠信过甚?

天威不可测,在没弄清朱元璋的意思以前,所有的大臣们都闭嘴了,包括叫嚣得最凶的黄子澄在内。

萧凡听到这个消息,沉重的叹了口气,心中一团阴影郁结,朱元璋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既不忍心对付儿子,又担心儿子将来造孙子的反,于是调兵合围北平,在战略上占了先手,这一招的政治意义更大于军事意义,朱元璋意在警告朱棣,放你回了北平,但你小心点儿,别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算是把朱棣的不臣之心扼杀在摇篮中了。

可站在萧凡这个穿越者的角度来说,朱元璋这般做法,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虎若归山,龙若入海,像朱棣这样的当世枭雄,区区外围的八万将士算得了什么?该反的时候,他照样会反。

京师各方动荡之时,萧凡领着张三丰师伯进宫觐见天颜了。

哪怕是锦衣卫同知,带个陌生人见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照样得去礼部衙门报备,然后礼部再核实,最后呈报天子,天子点头同意宣见之后,萧凡和张三丰才能进宫。

报备的过程很顺利,张三丰自己跑去礼部衙门,礼部的官员都拿他当骗子,萧凡领着他去,那效果便大不一样了。

既然锦衣卫萧同知说他是张三丰,那他肯定就是张三丰,就算他不是,将来陛下怪罪,责任也全在萧凡身上。

于是礼部官员乐得做了个顺水人情,二话不说便上报了朱元璋,朱元璋听说名满天下的张老神仙居然来了京师,不由大喜过望,立马大手一挥,宣见!

这天下午,萧凡便领着张三丰进了宫。

萧凡进宫很多次了,这一次却是最紧张的。

京师朝堂和市井尽皆流传着他和江都郡主的绯闻,不知朱元璋听说了没有,如果听说了,他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一刀砍了自己这个破坏他人家庭的奸夫?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江都郡主早已许配给长兴侯的儿子,萧凡现在还真就是勾引别人老婆的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