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战长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春华山之役(第2/6页)

王耀武能说什么?

作为一军之长,面对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他唯有听从的份儿。

接令时,王耀武的军部在江西新喻(今江西新余),跟随李天霞第51师(仍是军的预备队)在一起,余程万第57师在上高,廖龄奇第58师在分宜。最先出发的是余程万第57师,随后是廖龄奇第58师,再后面是王耀武的军部和李天霞第51师。全军取道浏阳,向长沙东面的捞刀河南岸转进。到春华山之前,第57师和第58师在浏阳以西蕉溪岭那8公里长的狭窄山道上一度遭日机袭击。

9月25日,第74军主力已集结在浏阳。

王耀武又接薛岳电报,催促他率部跑步赶赴长沙东向的黄花镇。

临近傍晚时,跑在最前面的余程万第57师主力已迫近黄花,前锋是刘安泰第169团;日军第3师团花谷旅团的池边大队则由北往南而来,两军就这样猛然迎头相撞!

刘安泰率部抢先一步进入春华山。

发现石野中队后,刘团长认为对方知道自己在山上,是来攻山的;石野那边呢,被打后,以为碰到的只是被击溃的败残兵。

双方都误会了。

就在石野布置进攻时,从左侧背方向打过来三发炮弹,第一发就把他炸碎了。炮弹来自日本人自己。原来,石野中队受阻后,池边大队长派出步兵炮小队去增援,由于距离没控制好,所以炮弹落在自己人身边。

9月26日晨,池边大队主力来到春华山,跟刘安泰团展开手榴弹对攻,随后好歹占领了一侧高地,但很快遭侧方位的炮击,原来第57师另一个团在侧翼包围过来。

战斗随之白热化。

第57师的两团死死扼住春华山,池边大队根本无法从正面闯过去。到这时候,凭借着对火力的判断,那名大队长发现自己完全错了,他们实实在在地遇到劲旅了。

此时,在余程万指挥下,除第57师一部进占春华山外,其他部队也挺进到在春华山至天鹅山(位于春华山以南,与春华山对屹)之间。

现在感到头疼的是日本人。

池边的任务是去浏阳河北岸寻找渡河点,所以思忖了半天后,觉得不能耽搁时间,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最后蔫不溜秋地远距离绕过春华山。在电报里,池边跟后面的花谷说得也比较含糊,只说春华山有中国军队。花谷说:“那打啊。”于是就带着主力部队过来了。

花谷主力过来的时候,王耀武正在下达命令。

余程万第57师扼守赤石河(春华山东北)一线;廖龄奇第58师火速向春华山、永安一线前进,以一部占领春华山,接替第57师阵地,主力控制在永安方向;李天霞第51师则向黄花靠拢,随时准备攻击长沙城下的日军;军部和直属部队跟随第51师行动。各部限9月26日正午十二点之前进入以上位置。

廖龄奇第58师蔡仁杰第173团在上午十点前已经到了春华山,该师其他部队亦赶到战场。

花谷旅团主力过来后,打了半天,花谷正发现面前的部队不是那么好对付。琢磨中,他回过味儿,自己的任务是渡过南面的浏阳河,而不是在这里跟中国军队纠缠,于是最后他跟池边一样,于太阳落山后,采取了远距离绕道蔫溜的办法。

但到了9月27日拂晓,余程万第57师与接撞而来的第3师团主力遭遇了!

在此之前的凌晨时分,师团长丰岛房太郎亲率第18联队(联队长石井信)迂回攻占了永安。

我们说过,在这一片战场,春华山、永安、黄花三地呈等腰三角形状,春华山是顶点,永安和黄花分别是东西两个边角,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丰岛立足未稳,即遭廖龄奇第58师反击。

现在说说廖龄奇。

会战前,他再一次没在军中。干什么去了?到江西吉安结婚去了。当得知部队向湖南增援时,廖龄奇这才回返,追上了部队。

廖龄奇出身黄埔,在英国进修过战术,性格桀骜,右臂负伤有残。

廖很早进入第88师,那时师长是俞济时,后换孙元良。南京陷城日,时为旅长的廖龄奇不能返城,大骂孙,最后率部沿城奔下关脱身。后兰封一战,第88师新师长龙慕韩被枪毙,廖不想留在这个部队,转投老上级第74军军长俞济时。此时,恰巧军所辖第58师师长冯圣法,以前也是第88师的人,而且正跟手下的旅长邱维达闹矛盾。于是邱重新回到王耀武第51师,廖则取代邱做了旅长,后再升师长。

廖龄奇做师长后,王耀武已经是军长。

在王的眼里,廖性格跟张灵甫有点接近,都历经过大战,一个腿部残疾,一个胳膊残疾。不同的是,王有恩于张,老张服老王,言听计从,廖就不一样了,来第74军是投奔俞济时,跟王一无关系,二无渊源,加上廖有英国学历,说的一口洋文,而且又跟王同岁,故而对王始终保持着一股劲头。平时,两人大面过得去,但私下里,连老实巴交的周志道都看出来了:廖龄奇不服王耀武。

一次,在李天霞第51师师部,作为副师长的周志道对王耀武说:“军长,廖龄奇也太耍性子了,给谁看呢?”

李天霞也在一旁帮腔,说:“军长,这样下去可不行。军队里的事,下级不服上级,今后打起仗来,还怎么指挥?”

王耀武“呵呵”一笑,说:“廖师长是老长官(俞济时)的人,平时对我也没有太大冒犯,只要大家同心杀敌,在这个问题上不出漏子,那么一切都没问题。”

不少时候,老王一句话说出口,听上去很温和,实际上锋芒暗存。

确实,作为部队长,最难受的就是下级不服自己,所以不要怪王微笑后面的冷冰冰。

永安外的廖龄奇,在丰岛袭占该城后,他指挥部队横刀一切,断绝了永安城内外日军的联系。

接下来的战斗极为激烈,不到一小时,第58师三个连长牺牲,日军第18联队则有两个中队长战死。此时,无论是石井信第18联队本部,还是丰岛房太郎第3师团本部,都进入了永安。廖龄奇得知这一信息后,发起了狂攻。

9月27日全天激战,整个永安火光冲天。

在副师长张灵甫指挥的城南围攻中,两军投掷的手榴弹几乎结成了一张天网。丰岛身边的第18联队在会战中光中队长就死了八个,其中三个在这一天被毙杀在永安。在永安,该联队一天之内伤亡超过八百人。

永安之战,是第58师在抗战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永安战打到最惨烈时,第3师团长丰岛综合战况,判断出与自己陷入混战的中国军队是王耀武第74军。

尽管与第74军决战这件事在第11军参谋长木下勇看来意义不大,按高级作战参谋岛村矩康的说法,也只是拖住第74军,但真打起来后,无论阿南、木下还是岛村,都绞尽脑针,想把王耀武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