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之不宁 第九节(第2/5页)

“回长安主持大局?!”石越淡淡的反问了一句,嘴角流露出少见的嘲讽之意,“我不需要回长安,我便在庆州。统帅临阵脱逃,这种事情,既便有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也做不出来。”

丰稷承认石越是大宋少有的文臣,但是无论如何,他认为石越始终是个文臣。

“公之责任,非在庆州!”

“士兵与百姓们,不会和你讲这些道理。”石越的语气虽然平淡,却十分坚决。

“平夏城吃紧,定西侯的援军不一定能及时赶来,若稍有迟误,只恐已铸成大错。而长安兵两天前已经在驰援缓德城的路中,余下的守军是绝不能再动,再无援军来环庆。公为朝廷重臣,岂能效匹夫之勇,为此不智之举?”丰稷不敢放弃,“庆州由下官在此拒守便可。”

“我再无地方可去!”石越断然拒绝,“庆州如若失守,长安门户大开,渭州亦受夹击,是将战火引至我陕西腹地。我不会离开此地。再派人去渭州,催高遵裕的援军。”

“是。”丰稷终于知道石越是铁了心不走。他心中一时间不知道是忧是喜。石越身在庆州,不仅仅是庆州的士气民心都会受到鼓舞,连各地战斗的将士,也会感觉有依靠。一旦他离开,便容易重蹈韩绛覆辙,动摇军心士气,导致大溃败。但是身为主帅如此轻身犯险,却不能不让丰稷担忧。

“立即在庆州募集志愿军,设法救援环州。”石越又吩咐道,“传令宁、邠、坊诸州,调集厢军、乡兵,增援庆州。”

“是。”丰稷答应着,正要出去执行。方走出数步,又被石越叫住了。

“令宁、邠、坊各州不许再强征农夫。”

丰稷不由一怔。

“那样只会骚扰百姓。各州居内地,农夫不经训练,难以大用。聚集起来亦不过是乌合之众。”石越解释道,“而且,渭州的援军最多十日可至,庆州不会有危险。”

丰稷点点头。的确如石越所说,此时强征农夫并无作用,而且如果高遵裕能及时派出援军的话,庆州不会有丝毫危险。只须有一万禁军在此,再有厢军、乡兵、义勇协助,庆州城就不是区区四万西夏军所能撼动的。

望着丰稷大步离开的背影,石越闭上眼睛,微微叹了口气。

他并非是无意义的冒险,而是知道自己在庆州的存在对于军心民心的重要,同时也算定只要高遵裕能及时派出来援军,庆州城破的危险就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无论如何,他在决策时,抛弃了狄咏与何畏之。

“对不起。”石越喃喃说道,“但是我不能派兵。”

实际上,他也是无兵可派。环州的守军,除了少数精锐的力量,勉强只能守城,绝无野战之能。石越不可能把手中唯一的精锐力量都派出去,去救援一座几乎是注定要陷落的孤城。

环州围城第五天。

如血残阳。

狄咏的左臂插着一枝羽箭,瞪大眼睛,望着从城下退潮一般撤走的西夏兵,松了一口气,顿时身体一软,他心中一惊,连忙狠狠地咬了一口嘴唇,巨大的疼痛让他终于聚起精神,挺着身子站了起来,没有在士兵们面前倒下。

又打退了一波进攻。

这已经是西夏人第二次攻上城墙了。

“你还没死呢?”狄咏转过头,见何畏之正笑着向自己打招呼。他的目光落到何畏之的右臂上——那里用一块布随便包扎了一下,鲜血已经将布浸透。

“你也中招了?”狄咏笑着指指何畏之的右臂。

“被狗娘的从背后砍了一刀。”何畏之的目光也注意到了狄咏左臂上的羽箭,笑道:“你是怎么来的?”

“慕泽那狗贼射的。”狄咏瞅了一眼羽箭上的“慕”字,漫不经心的说道。

“看来真要进忠烈祠了。”

狄咏看了一眼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士兵,“能拉弓的不足两千人,火器全部用光了。”何畏之低声说道。

狄咏抬头仰望夕阳,忽然转头问道:“还能突围么?”

“围得铁桶似的。”

“那便死守吧。”狄咏咬着嘴唇,忽然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不忍之色。

“怎么了?”

狄咏指着城中,沉声道:“我担心西贼破城后屠城。”

历史上,大凡血战过后的城市,都没有好下场。

何畏之也沉默了。

“再守一天。如果明天之后,城池不破,援军不至,何兄你便提我人头去降西夏,换回这满城百姓的性命。”狄咏淡淡说道,“只不过难为你了。”

何畏之望着大步走下城墙的狄咏,久久没有说话。

环州围城第六天。

西夏大营。

“攻了五天,折损近五千人马,一座小小的环州城都拿不下,饭桶!”仁多澣指着慕泽的鼻子破口大骂,“事先还说什么环州只有两千人,岂码有五千人以上!”

慕泽有苦难言,如果仁多澣一次给他两万人马,狄咏与何畏之再勇猛,他最多两天也能夺下环州城。但是仁多澣偏偏采用了最愚蠢的战术,每次给他的人马,都不超过一万。而且全是静塞军司最不管用的兵,或者是强征来的小部族的人马。慕泽不知道这些小部族大多是与梁乙埋关系不错的部族,仁多澣每次派的兵,也都是亲梁乙埋的将领的部队。仁多澣根本是故意将这些人派去送死,但是慕泽却以为是他短视无知。

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敢顶撞仁多澣。

毕竟仁多澣是连梁乙埋都要忌惮三分的大部族的族长。

“今日之内,末将必然拿下环州城!”

“那好,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率五千兵去,拿狄咏的人头回来我。”仁多澣不耐烦的挥挥手。死掉的五千人,他其实一点都不心疼。这四万大军中,他本族与附属小族的人马占到三万左右,现在是几乎一点都没有损失。

慕泽听到“五千人马”,心中再次不停的咒骂,但是面子上亦能恭顺的应道:“遵令!”

好在环州城的守军这次是真的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了。慕泽在心里自我安慰道。

然而,在他刚刚点齐兵马,准备出营攻城的时候,忽然听到东边传来一阵喊杀之声,一彪人马,奇迹般的从庆州方向杀来。瘁不及防的东大营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慕将军,要不要去救援?”身边的副将探身询问。

“不必。”慕泽眼中露出冷若冰霜的光芒,“城中宋军必然出去接应,我等趁机强攻西城,环州城必将易手。”

“将军英明。”

但是慕泽的如意算盘并未打响,他刚刚准备向西城开拔,便见中军官手执令箭飞奔而来,向慕泽喊道:“慕将军,仁多统领命你立即救援东大营,若有延误,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