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年谱卷六(第2/8页)

二十二日,总兵饶公廷选来见公。二十六日,奏报楚军近攻景德镇连获胜仗,现在添军助剿一折。附片奏:饬九江道沈葆桢赴本任,调总兵饶廷选接防广信。又奏记名道编修李鸿章留营襄办军务,檄令会同曾国荃等督剿景镇。又奏陈明服阕日期一片。时公麾下各军,悉赴景德镇,其留防抚州者千数百人,皆本归江省调度之营,借公为之镇抚而己。

六月初三日,礼部主事李榕来抚州见公。

湖南贼围宝庆,久不解,萧公启江军亦至宝庆。总督官文公奏,探知湖南贼势,将窜入蜀。请令公带兵赴夔州一带,择要扼守。奏上谕:“官文奏请饬曾国藩迅赴夔州一折。详览该大臣所奏各情,实为通筹大局起见,本日已谕令有凤派兵扼要严防。惟该省兵力恐不能当此悍贼。曾国藩前派萧启江带兵援剿湖南,现在湖南吃重,此一军自未能调回。此外,如江西、湖北等兵,素称得力,着曾国藩即日统带,由楚江前赴四川夔州扼守,以据两湖上游之势。倘贼踪窜至,即要有备无患。至江西景德镇之贼,尚未剿平,着曾国藩斟酌情形,咨商耆龄,妥为布置,俾得迅埽逆氛,不至顾此失彼,是为至要。钦此。”

公弟国荃督军至景德镇,三战皆获胜。十四日,克景德镇。贼窜浮梁县。十五日,公弟国荃、张公运兰等追击贼于浮梁。克之。贼溃入徽州境。江西全省肃清。

十八日,复奏寄谕防蜀一折。奏称:臣所部兵勇为数无多,目下景德镇攻剿之师,难以遽行抽动。若令由鄂赴蜀,应须兵力稍厚,乃可携以入峡。维时湖南宝庆贼势犹盛,湘军既克景镇后,弁勇等思归尤切,势不能止。公乃调张运兰引军回湘,以援宝庆。拟自率六千人溯江西上至宜昌,驻军扼湖广之西路。

二十二日,驰奏克复景德镇及浮梁县城,江西全省肃清一折。奏称:曾国荃系臣亲弟,不敢仰邀议叙。随折奏保道员张运兰、王文瑞、游击任星元三员,阵亡都司李印典、守备向其昌、陈玉才、高成春请恤。附片奏:调张运兰一军会剿宝庆,以副弁勇迫救桑梓之情,可期得力。臣拟先驻湖北宜昌等郡,如贼果入川,再行酌量前近。又奏保已革编修吴嘉宾、前奏保升同知,经吏部核驳,请以内阁中书选用,并加五品衔。又片奏副将黄翼升复姓归宗一案。

二十八日,张公运兰拔营回湘。

公弟国荃率吉字中营拔赴抚州。

公饬调朱品隆等军田景镇拔营,取道湖口渡江,驻军于小池口。

七月初一日,公弟国荃至抚州。公作《林君殉难碑记》,刊石立于抚州城外林源恩殉难之处,以表其忠。

初六日,奏报景镇官军分两路赴楚拔营日期一折,奏保萧启江一军南安、信丰两案出力员弁,开单请奖。附片奏:臣前在江西重整水师,设立楚师子药炮位三局,历时三载有余,始行裁撒,请将该局员量予保奖。公弟国荃以病留抚州数日。

初七日,公由抚州启行,绅民酌酒于路,以饯公行。

初十日,公行抵南昌省城,奉上谕:“现在江西全省一律肃清,剿办甚为得力。曾国藩调度有方,着交部从优议叙。在事出力之道衔候选知府曾国荃,着免选知府,以道员用。钦此。”

李公绩宜由黄州率军回援湖南,击贼于宝庆城外,大破之。石达开窜入广西境,湖南解严。

公弟国荃病愈,由抚州拔营回湘。

公弟国葆更名贞干,从军于黄州。胡公林翼奏留办理军事,是月至抚州,旋至南昌见公。沈公桢葆见公于南昌。

十五日,公登舟启行,李公瀚章、鸿章皆从。十七日,泊吴城镇。李公瀚章所设报销总局在焉。十八日,核阅报销清册。十九日,泊湖口。彭公玉麟、杨公载福来见。公棹小舟石钟山下,作《湖口水师昭忠祠记》彭公立石焉。

是月,奉上谕:“该侍郎原折所称驻札宜昌等处,即可稳占上游,但为镇守湖北起见,尚未筹防蜀省。曾国藩当熟思大势,应如何定计之处,详悉驰奏,毋得迁延。钦此。”又奉上谕:“曾国藩虽先驻宜昌等处,仍当侦探贼情。如宝庆一带未能遏其人川之路,即当亲督兵勇赴蜀,以便调度堵剿机宜,未可迁延贻误。钦此。”又奉暂留兵勇赴徽州会剿之旨。又奉酌拨兵勇留防江西之旨。

二十五日,复奏四次谕旨一折。奏称:“江西北路饶州有刘子浔一军,彭泽有普承尧一军。臣与耆龄熟商,拟令饶廷选、吴坤修各添置一军,或以留防本省,或以助攻皖南。臣所带领人数无多,不能抽拨赴皖,亦不能酌留防江。臣筹防全蜀,断不能迁延贻误。俟抵鄂后,察看贼势,与官文、胡林翼会商,再行驰报。是日,又奏折恭谢天恩交部优叙,弟国荃以道员用。公舟次湖口,所调朱品隆、唐义训等营咸集,驻营于江之两岸。触暑多病。公留湖口旬日,令各营休息医调。

八月初一日,札调朱品隆重等拔营,由陆路赴鄂,驻扎巴河。公舟解缆,溯江而上,泊九江,谒先贤周子墓。

十一日,行抵黄州,与胡公林翼相见于行馆,留七日而行。

公在舟中,定每日静坐,读书日课。武昌门人张裕钊谒见公舟中,公教以文词甚详。

途次奉到上谕:“官文奏皖省贼势日张筹议由楚公路剿办一折。皖省粤匪与捻匪勾结,蔓延日甚,官文以宝庆解围,败贼悉数南窜,川省已有备无患。请饬曾国藩缓赴川省,暂驻湖口,分军四路进剿皖省。所筹实于大局有益,曾国藩如已启程赴鄂,着与官文商酌。如湖南大局已定,川境可保无虑,即暂驻湖北,调回湖南各军,为分路近剿皖省之计等因。钦此。”

二十三日,公至武昌省城。与官文公会商军事,留旬日。

是月,公弟国潢、国荃迁葬竹亭公,江太夫人于台洲新茔。

胡公林翼委公弟贞干回湘募勇二营,赴鄂助剿。

九月初三日,公由武昌解缆回黄州。与胡公林翼商筹近兵皖省之途,须分四路:循江而下者为南二路,循山而近者为北二路。胡公拨派兵勇十营,隶公麾下。初五日,公至巴河登陆。驻陆营中,接见各营营官、哨长、简校军实。胡公林翼至公营视师。

十二日,驰奏遵奉谕旨会商大略,由鄂省回驻巴河一折。催调萧启江一军,克日前来,会师东下。

副都统多隆阿公攻克石牌贼垒,近规安庆。

二十五日,公至黄州。留二日还营。

李公鸿章奉旨授福建延建邵遗缺道,留公营幕中,不之任。

两淮贼氛肄扰,胜保,翁同书督师屡失利。漕运总督袁公甲三奏请以公一军,由河南光固进剿,遏贼北窜。奉上谕:“袁甲三等所虑,不为无见。着官文、曾国藩、胡林翼再行悉心筹酌。至此次官文等会筹大举,关系全局利害,总须计出万全,不妨稍迟时日,谋定后动也。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