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三十二(第3/11页)

惟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今来函称外感内伤同时举发,窃恐心境不能开广,俗见不能摆脱,非豪杰达观之道,亦非孝子爱身之术。望以此事为第一义,而以防务置诸第二。但使九月霜降以前,冰桥未结之先交卸防务,必无他虞,何以郁郁萦虑,使心先病而身受其咎乎?

承询报销事宜,湘军营制,鄙人向虽约略具奏,而未将刊本章程奏明。此间现在办理历年报销,正虑部中挑剔,拟以刊本饷章具奏,实报实销,当亦无从驳诘。顷浙江马中丞已将右帅饷章入奏,兹将原折抄寄一览。敝处一二月出奏,再行抄折奉寄,以备尊处仿照办理。

西捻窜扰运东,各帅沿途筑墙,以困贼于黄、运两河之间。近日屡获大捷,聚歼之效当不出此两月,亦大快也。

复沈幼丹星使 同治七年七月初三日

辱商及船政经久之策,海上统驭之材,具征远虑虚衷,规模宏大,养船十六只,岁费百二十万,诚非一省所能独任。惟购求坚木,来自外洋,动逾岁月,加以杂料办集之繁,众匠兴作之苦,以十六船计之,似非三四年间所能毕事。此数年中,如果外患叠生,自以多船为妙。若其海岛平靖,一波不兴,或亦可以少造数号,相机增减。此间购买机器,在闽之前开局造船,在闽之后,拟试办二三号,即以本省之资养之,为本省捕盗护运之用,初无耀兵瀛海之意。约旨卑思,自愧规划之隘。闽厂蓄谋深远,用费甚巨。除苏省自行制造外,其余各省或可分拨闽船,共筹养船之资。

总统重在得人,雪琴病势日深,业于六月十八日奏请开缺。甘肃还山以后,尚无书牍往还。闻有寄谕询其病状,亦未知湖南如何复奏,尊处拟奏请派作总统未卜,果能出任艰巨否?

此间春霖淫溢,二麦歉收。夏间苦潦,近始转为晴霁,秋成似有可望。附告一慰。

复彭宫保 同治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接二十二、二十四两日惠书,并准大咨抄件,具悉一切。

寄谕系七月二十二所发,丁中丞密件系八月初十所奏,两不相涉。朝廷以为阁下开缺即行,故有后命。不知阁下绸缪水师运以全神,并无急于还乡之意。视朝廷之慎重江防,洵属明良一德。此间得台端料理数月,开岁后事事当已妥协,旌从似可放心南还。已如尊指嘱子密代作片稿,抄达冰案。大约初一二日,折弁可启程矣。

顷接厚庵来函,甚述病状,而未尝自言其苦况。殷定文前有一案,求鄙人挈之北去,业经批驳。其与吴镇不协,并未著有实迹。黄军门深不以为然,与昔告尊处之言自相矛盾,甫经奏补之缺,未便遽行更改。

复朱修伯枢密 同治八年四月十四日

在京月余,鬯聆名论,兼承料理各琐事,感纫无极。

直隶例行文牍多于江南,而重大之件较少。刑案积压已久,亟须设法清理。前撰《清讼事宜》,本不欲上渎天听,因奏留臬司宜详陈备细,遂以进呈,得毋以琐渎取讥否?昨所举劾数员,徐察物议,尚不谓谬。惟天气亢旱,二麦灾歉,若旬日内再无雨泽,则民不堪命,百为并废。

练兵一事,本拟到任两月即行规画,现因旱象已成,恐须办理荒政,不得不暂置缓图。六军之弊,在挑练兵丁加有练饷二两四钱。其同在本营者,如甲、丙得挑而饷多,乙、丁不得挑而饷少,一予一夺,相去悬殊,而差、操则并无劳逸难易之分,各兵皆莫得其解。其不同在本营者,如良乡、涿州之兵挑入练军,调至保定,其练饷二两四钱在保定支领,其底饷一两五钱仍在良、涿本营支领。各省兵丁常态皆以小贸营生,或手艺营生,今以良、涿之兵丁充保定之练军,其本身仍在良、涿小贸手艺如故也。另雇保定之人冒名入于练军,应点、应操少分练军所加之饷,给予临时冒点之人。一遇有事调征他省,冒点者又不肯往,则又转雇乞丐、穷民代之远征。兵止一名,人已三变,尚安望其得用?鄙意此后挑选某营兵丁一名,即裁去本营额饷一名,练军多一兵,绿营即少一兵。无论底饷、练饷均归一处支放,归一处训练,庶可杜平日之雇替,而奉调远征时,仍不能禁其临时之雇替也。左右思维,竟无妙策。至于将才,尤为难得。往年察看老湘营尚有一二将才,二月间檄闻寿卿何员最优,调之入直,适遇绥德之变,未据禀复。

变通楚勇之议,自金陵克复,国藩即屡疏,言湘军浸成暮气,不可复用。故他营全撤,独留寿卿一军。去年平捻之后,又批答寿卿来牍,屡令暂勿西征,带回长沙,遣散旧勇,另行招募,如戚南塘澄定浑水再汲新水之说,庶几壁垒一新。该军未奉此文,遽行西渡,今果致有此失!尚幸应时立定,未挫军威,此军在秦究系得力之师,势难骤议撤换。若新募秦陇之人,未谙营制,未临战阵,虽有名将统之,亦难遽期得力。秦中自收降董福祥股匪,克复董志原老巢,军事大有起色,似可毋庸改弦更张也。

圣学日益精进,不胜大幸。大婚典礼停罢浮费,力崇节俭,洵救时之要务。艮相一疏,论及内府耗费之多,亦属切要之言。其管部一节,竟未施行。鄙人不过以此为分所应言。其见信与否,原亦不过问耳。醇邸慎所许可,乃独垂青于鄙人,感惭无已。敝处函牍稀少,未便于醇邸忽改常度。公事交涉,则必竭力关注,如有所急于其私靳者,而后足成天下之大公。

前接方略馆来文,因档案多有糜烂,查收敝处奏稿,核对前疑,庚申以前奏档罕有存者,接此文知并未遗失。敝处稿本转有偶失者,同治元年二月十六日奉旨询袁帅为人何如,兼询胜帅。五月初二日复奏,当时因系慎密,原稿并未录存,后遂遗失不见。阁下暇时能检抄见寄否?又自咸丰四年三月以前拙疏多因战败失去,三年十一月有创办水师分条复奏一件,疏多愤激语,本不足观。奉文宗朱谕褒嘉,有“尔之忠诚,可格天日,非独朕知”之语,闻命感激,至于泣下。亦欲存其原奏,用志恩遇。此事年较久远,不识尚可查录否?琐琐奉商,尚祈秘之。

复黄昌岐军门 同治八年四月十五日

接到来函,并准大咨。藉悉台从以是月十三日出巡上游江面,不识何时可抵岳州?波涛远涉,勤劳可知。